原民美學進化論 ── 郭掌從筆下的現代原住民
璀璨 豐采──2021郭掌從原住民族油畫展暨館藏作品中的時代映象
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2021年1月2日~2月21日
借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來詮釋郭掌從的現代原住民圖像創作。
當代原民美學,是郭掌從透過親身踏查和系列創作組構起來的,而非以觀光之眼,按下快門的那種浮面的原住民影像。原民美學進化論,應該從最早的台灣人類學調查說起。
日本領台第二年(1896年),東京大學派出助教授鳥居龍藏(1870-1951)來台灣,會同稍早隨軍抵台的伊能嘉矩(1867~1925),連袂進行圓山貝塚探查,貝塚是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更早於台灣原住民的台灣人祖先。鳥居龍藏後來專事台灣山地探險,應用古老照相器材和技術,就原住民人種、族群、慣習、祭儀、語言與社會結構等作學術性科學調查。但是有關原住民美術的進一步研究,大抵都是在戰後才開始的。原住民美學的端倪,即是從歷年來採集的器物,如雕刻、編織、服飾等耙梳其功能及其裝飾之美。今天,集原住民文物之大成的殿堂,就非「順益原住民博物館」的館藏莫屬了!這裡必然也是郭掌從遇到創作瓶頸,就立刻獲得解套的原民美學空間。
郭掌從 阿美族之花與情人袋 2006 油畫 91×72.5cm
戰前,「台展」日籍審查員鹽月桃甫(1886-1954),幾乎每年都出品台灣原住民之繪畫題材,可是當年台灣畫家非但沒有管道接觸原住民,而且西畫才剛起步,光是練習畫裸女、靜物、風景等就已無暇顧及其他了,根本沒有去想到民族學的議題。戰後,顏水龍(1903-19974)是著筆原住民較多的前輩畫家。後來原住民嘉年華或豐年祭,逐漸觀光化,也會引發畫家們對異文化趣味的魅力。
然而畫家郭掌從是深入原住民部落,體驗原民文化習俗,親臨祭典儀式,近距觀察他們的穿戴,並分析不同族群之美感特徵。郭掌從意欲表現的,是當代原住民保有的傳統精神和原始生命力。十幾年來,他獨自開發的原住民系列主題,絕非驚鴻一瞥的個人趣味性表達,而是譜出現代原住民的文化張力,巨大的畫幅,生動的表情與服飾特徵,才是他擁抱台灣原始之美的企圖。
郭掌從 排灣族家庭 2008 油畫 162×130cm
原住民器物是台灣美術史的起點;但是郭掌從觀察到的是現代原住民,所以呈現的圖像是當代原住民表情,也是當代才有的彩衣織繡,以及化學纖維或貝殼類,甚至還有銀、銅等金屬飾物,這些反而是從前山區部落沒有的材料,時代進步了,材質跟著多樣化,遂也豐富了現代原住民祭祀儀典的道具運用,倒是工法之細膩,巧奪天工的手藝,本是原住民的才華,如今更增原民美學的多采多姿。
郭掌從的藝術之路很早就起步,他畫盡九份,遍歷全台大山大水之後,大概到了2006年末,一群畫友在永和黃飛畫室描繪模特兒人像時,正好「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亞磊斯泰集華坦也來到現場,理事長主動提議,希望畫家們能為當代原住民保存記憶,同時可以邀請各族原住民穿傳統衣服,來畫室充當模特兒,並約定今後每三周換不同族群上陣。郭掌從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從此迷上畫業生涯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原住民題材,竟又欲罷不能地乾脆走出畫室,投身各部落現場直接探索。
郭掌從 塞德克女性 2006 油畫 91×72.5cm
初期的畫室試筆,當然是畫模特兒靜態坐姿。很快的,郭掌從大量收集原住民相關書籍及參考圖典,認真閱讀,因此畫面上增加模特兒畫像以外的圖騰、編織與山海背景等複合圖像,不僅讓單純的人像畫有了動作,也活化標本圖案於畫面上,形構成原住民的生活實態,2006年的早期作品即已出現這樣的特徵。
大約在2010年前後,郭掌從透過引介,直接前往各部落實際踏查訪問,加上又勤跑原住民博物館,考察有系統的實物與之對照,再查閱原住民生態論著等治學工夫,對原住民有更深入了解,他發現排灣族和魯凱族的服飾最為精緻,織繡技法與色彩最豐富。
郭掌從 排灣族紋手婦人 2014 油畫 116.5×97cm
全盤掌握原住民文化知識,郭掌從進一步處理原住民群像,從情侶、樂師、家庭之倆人組,到紋面一族乃至達悟勇士、布農杵樂、賽夏族矮靈祭、排灣族飛天舞等群像巨作,特別是達悟族人,他得瞭解丁字褲打結法,畫〈排灣飛天舞〉還特別露出腳底,組構飛騰姿態臻至完美地步。
他的群像創作通常是巨大畫幅,動輒100號油畫以上,因此已非工筆琢磨,而改採大筆揮灑,粗曠的筆刷紋理,更充滿原民生命力。即使是單獨人像的〈排灣紋手婦人〉,從髮飾、臉部至手臂全是筆刷匯成的豪邁手法。再看〈邵族勇士〉的筆法,郭掌從執著創作的原住民,確實已找到自己的畫路,延伸出獨立的風格。
郭掌從 紋面一族(Ⅱ) 2020 油畫 120×120cm
〈排灣族祈福(五年祭儀)〉是一件很有故事性的120號(194×130cm)大製作,人物為主,背景為輔的組合構成,是郭掌從來到台東、屏東交界之山區部落,親身體驗排灣族五年一度的祭典。當場有現採伐的超長竹竿,點燃出煙火裊裊直上雲霄。焦點是族人長老念禱文祈福的表情,雖然畫面只是祭式停格的一幕,卻宛如讀到一首排灣史詩。
郭掌從 排灣族祈福 2014 油畫 194×130cm
長年以來郭掌從關懷原住民,研究原住民也創作原住民,發現原住民與生俱來的歌舞天份,賦以藝術肢體語言,性情又耿直豪爽,加之隨興所致的個性,這些原民本質,也是他融入原住民人物造形的基本元素,可是原住民最天真、最天然的秉性,事實上已經蘊藏在郭掌從群像創作中的奔放筆跡。
郭掌從說:「大安溪上游的泰雅族,至今仍是保存原住民文化很豐富的區域」,還有屏東霧台鄉魯凱、排灣兩族部落群,也是尚待深掘期待還有什麼新發現?追求藝術本來就是畫家一生志業,追逐原住民的當代生態,卻唯有郭掌從深陷進去再顯形象,原住民的民性,郭掌從的真性,一筆一畫皆落實到他的油畫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