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一一_暫時的現實—葉育男個展

  • 首頁
  • 藝文消息
  • 台灣

一一_暫時的現實

葉育男個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德群畫廊/2023年9月23~27日

撰文/葉育男(藝術家2023年10月581期)
 

 人類對世界所理解的一切都是由概念所構成,通過對世界的眾多對象,抽出特有屬性進行理解與實踐,也就是說人類的文明成果,都是由概念組成形成意義。雖然這世界充滿混亂的、多元變動的且複雜的,並且透過思維模式和文化活動建立概念理解「對象」形成意義。本展覽命名為「一一」暫時的現實,源自於楊德昌導演於2000年所執導的電影「一一」而來,電影呈現出人生的樣貌,對瑣碎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重新的省思。覺察且凝視著日常生活,往往充滿著平凡、單調、規律,甚至無聊的聯想。

 創作者從靈感與素描生成的歷程和創作取徑日常的必然性進行創作與日常共生互構的觀念性探索,透過創作的歷程,建立創作者處於創作中,能覺察存有與社會文化關係的依存脈絡,進而提問、提出反思觀點和審視自身日常的互文經驗。

 「觀念性設計」(Conceptual Design)通過不同的媒介(文字、語言、音樂、舞蹈、戲劇、視覺符號等等。)或手法來傳達創作者理解對象事物的思維形式,創作者從對象中提取或概括出來的思想進行設計、探索和總結,其中特點包括原創性、抽象性、探索性和先進性。直到2007年英國金匠大學(Goldsmith)的一場學術會議中提出「推測實在論」(Speculative),把過去對設計的認知和追求目標,提出另一個對照和探討。目的在於反思過去現代主義設計所追求的選項,且強調推測設計或是從事設計領域的設計師,不應該侷限在追求設計技術發展和解決問題為要務的思維模式,須更開放性且多元地看待設計。

 觀念藝術發展至今,難免像當年在二十世紀60年代時,對於現代主義始終落如形式主義的提出激烈的反抗和質疑,更多人把觀念藝術形式化,對於觀念藝術自身喪失了深入批判、質疑的態度。觀念藝術是具有反身性表現的,一種不斷地進行自我批判,一種反客為主,一種思想至上,提供創作者和人們思考日常的所有。

 本次一共展出日常採集靈感來源物件、五十餘件素描與九件裝置作品,其中一件為互動式作品,觀者可參與創作者設定的規則與作品進行互動對話,此次展覽藉由觀念性創作探討創作者和人們是如何受到日常文化與社會議題互文性的影響。並為觀念性創作在當代創作環境演變下,如何引發創作者的創作思維、脈絡和動機以及觸發創作者在創作歷程中作品的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之間的多元樣態,從創作與日常共生互構的推測研究,探究靈感與草圖生成的歷程和創作取徑日常議題的必然性。


葉育男日常採集靈感來源的物件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