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子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巴斯奇亞大型回顧展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2017年9月21日~2018年1月28日
我從沒去過藝術學校……我只是一直看……觀看是我習得藝術的所在。——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崛起於紐約街頭,尚—米榭.巴斯奇亞被譽為美國1980年代的少年大師,他以看似童趣、未經琢磨,實則精密如百科全書的繪畫,炫風般地席捲當時的美國藝壇。巴斯奇亞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父親是海地人,母親是波多黎各人,為南美洲移民的第二代。1978年,巴斯奇亞被勒令退學並離家出走,自此展開波西米亞式的生活,走上街頭塗鴉,以「SAMO©」身分活躍於紐約蘇活區一帶,密碼式的符號與戲謔字句幽默卻不失詩意。在正式的「SAMO©已死」後,巴斯奇亞的作品開始大量曝光於各大展覽,1981年更被詩人、藝術家雷內.里卡德(René Ricard)評為「光芒四射的孩子」(The Radiant Child)。里卡德以此做為標題,在美國《藝術論壇》雜誌上介紹巴斯奇亞,無形中成為他藝術生涯的催化劑,身價隨之水漲船高。其作品後來入選惠特尼雙年展,又以史上最年輕藝術家之姿參加德國卡塞爾文件展;與安迪.沃荷的合作往來,更讓巴斯奇亞一舉成為藝術明星。當時在紐約文化圈,人們會說:「沒有一天起床不會聽到巴斯奇亞的消息。」然而,巴斯奇亞卻如彗星一般畫過星空,在1988年因藥物過量而隕落。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於今年秋天回顧巴斯奇亞短暫卻傳奇的一生,此展為英國第一場大型回顧展,囊括多達一百件的繪畫與相關文獻。進入展覽,觀眾會先被導引到展場二樓,從巴斯奇亞在紐約第一次參與的展覽「紐約/新潮流」與「SAMO(c)」展區看起,再進一步了解他於1980年代前後加入及組織的團體、自畫像以及與安迪.沃荷的互敬情誼。相對於二樓編年式的生平回顧,一樓展區將巴斯奇亞的明星光環擺在一邊,專注在其作品中出現的符號、譬喻的人物、事件、理論、藝術史以及受影響的電視節目,透過這些多元素材,為觀眾敞開巴斯奇亞在「鎂光燈外」的創作脈絡。
國王、英雄與街頭
巴斯奇亞從未受過正式的藝術教育,但自小便顯露對藝術的極高興趣,主要薰陶來自大小博物館的參觀經驗以及各類書籍的閱讀、音樂與電影欣賞。音樂一直是巴斯奇亞作品的靈感來源,在工作室創作時無「樂」不作,非得有樂曲伴隨,方能讓他的思考如泉水滾滾湧上。即使巴斯奇亞對音樂的喜好很廣泛,他的繪畫仍大多圍繞在經典的爵士音樂家身上,如展出作品〈自畫像〉雖為巴斯奇亞對自身的描繪,實為向爵士薩克斯風手班.韋伯斯特(Ben Webster)與鋼琴家暨作曲家瑟隆尼斯.孟克(Thelonious Monk)的致敬之作。
咆勃(Bebop)爵士大師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是巴斯奇亞畫作中常見的音樂英雄。創作於1983年的同名畫作〈無題(查理.帕克)〉以黑色墨線描繪這位薩克斯風大師,其臉部與五線譜融為一體,一旁關於旋律的文字因畫面而化身為樂譜記號,隨樂曲進行而擺動。帕克的輪廓並不完整,反而是背景浮水印般的方塊填色完整了他的臉龐,而那方塊上頭的一絲絲頭髮與巴斯奇亞自畫像不謀而合,重疊的形象隱約地提醒我們巴斯奇亞對於音樂天才的崇拜,以及兩人身世不約而同的巧合:巴斯奇亞跟帕克兩人皆年幼輟學,年紀輕輕就在藝術與音樂成就上受到矚目,最後不到卅五歲就走入生命盡頭。巴斯奇亞曾表示自己對於成名保有一種浪漫式的幻想,回頭望向那些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他們短促的傳奇一生竟與巴斯奇亞如此相似:年輕發跡、傲視群雄、在短促生命歲月中燃燒所有光華,終至撒手人寰。
(全文閱讀511期藝術家雜誌)
左.「咆勃」展區以巴斯奇亞的爵士樂繪畫為主題,左方作品為〈無題(查理.帕克)〉。 ©The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Licensed by Artestar, New York
右.尚—米榭.巴斯奇亞 格倫 1982 私人藏 ©The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Licensed by Artestar,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