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明日的靈光
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採.集」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大墩藝廊(七)/2024年9月21日~2025年3月23日
圖版提供/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永續作為態度的美學提案
聯合國於2015年公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呼籲全世界共同努力為世界永續而攜手努力,藝術作為追求美善世界的社會良心,更應該是這項理念的倡議者、啟迪者、實踐者。有鑑於此,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遂於大墩文化中心創設SDGs特展專室,並委請彰化師範大學陳一凡教授籌畫「SDGs永續藝術策展計畫」,以藝術作為倡議永續觀念的積極工具,將SDGs的理念轉化為美學的語言,藉由創造性的對話,激盪永續發展的討論。
系列展以「穿透明日的靈光」為名,意指當永續成為藝術創作的態度,藝術的靈光將穿透每一個明天,輻射出改變世界的行動。系列展將以四檔策展,引薦以永續為創作態度的藝術家,期許他們的藝術靈光穿透我們與我們的每個明天,啟發關於永續的信念與行動。
「採.集」展場一景
藝術家康雅筑擅長運用纖維和自然媒材來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社會環境議題。本次展覽主以「棉花研究計畫」第六章《白色黄金》展開叙事,思考土地、環境、勞動、資本的交織結構,提出產業與勞動在不同的時代空間背景下的樣貌。此計畫始於2018年,透過史實耙梳與田野考察,將臺灣的地理政治與產業政策,應照全球棉花產業的生命樣態,反射出關於現代化與全球化的當下時事與議題。
康雅筑 關於棉花的一切都是關於棉花 2018 棉花、棉布、線、五金零件
康雅筑 橡膠樹 2024 寮國植物染手紡線、臺灣植物染棉線、工業棉線、木框
在此,「採」是貫穿產業和藝術的動作,也是人與土地的連結動詞;「集」則是經濟目的和藝術目的的社會動員。「採.集」把對產業、社會、歷史的採集研究轉換成藝術的採集動員,用藝術編織起經濟資本、政治政策、人民生活與土地環境的關係,也建構我們的感知與想像。
作品〈泥毯#17-臺中〉,臺灣的森林佔全島約百分之六十,其餘的土地均被人類產業所開發與使用,林業從過去日治時期到美援的林木,以生產與加工為目標;到今日迫切的環境永續與保育議題。此泥毯所呈現的圖像紋樣組合,來自藝術家帶領來自七個地區(西、北、西屯、豐原、梧棲、龍井與太平區)為範圍的八所學校的師生們合作共創而成,藉由各個地區的採土取樣與紋樣設計,描繪出台中地區因環境、自然與產業而生的記憶敘事採樣。開展後的互動活動中邀請觀眾進入地毯區域,透過身體經驗進一步思考步伐肢體與土地的關係,完成了自身生命經驗與紋樣產生外顯與內隱的對話。
康雅筑與臺中市山海屯8所中學共創作品〈泥毯17-臺中〉
2025/04-2025/06:「反義複詞與及物動詞」─楊芳宜+不廢跨村實驗室
藝術家楊芳宜與不廢跨村實驗室長期以跨領域的創作方式關注永續議題,實踐在當代社群影響與自然環境變遷下個人自處與群體共創的可能性。 《反義複詞與及物動詞》藉由兩個修辭學的詞彙來代表楊芳宜與不廢跨村實驗室的創作特質。他們在廢棄、閒置、荒蕪的環境或素材中進行藝術轉化的創作型態,以「反義複詞」的語法向觀眾的慣性認知提問;同時,他們的創作行動不只是以完成美學對象為目的,更結合社會行動,企圖對環境做出真實具體的改變,以「及物動詞」反映了藝術做為社會行動的積極性,誘發環境議題的深層感動與對話。
2025/07-2025/09:「聲紋風景」─曾偉豪
曾偉豪的創作基於對聲音的探索與研究,將無形的能量轉化為可視、可感,並以另類的方式啟動能源,完成聲音互動裝置,在遊戲中誘發關於自然與能源的反思,超越了對於聲音、身體、科技與互動的探索,體現屬於這個時代藝術樣貌的一種表達方式。
《聲紋風景》集結藝術家以自然為發想的聲音裝置作品展出,綜合聽覺、視覺、觸覺進行環境的對話,作品以油墨、鉛筆、身體作為導電介質,形成或啟動聲響。藝術家透過採集自各處的生態環境聲響,在科技性的參與行為中召喚觀者潛在的感性記憶,讓每個人互動過程的想像融入環境,與自然和諧共振。
2025/10-2025/12:「歸」─吳玳瑩
吳玳瑩對於自然有著特別的情懷,進而研究自然媒材作為藝術的各種可能性。包括植物色粉製作、應用、與表現技法,探討生命的本質,以及自然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以視、觸、嗅等感官覺知的連結,促發觀眾不同的觀看角度。「歸」一詞有返還、回歸、聚合之意。
結束8年的北漂生活,藝術家回到故鄉臺中太平,重新體驗在地生活,更深入走訪街頭鄰里,重新找回對家與土地的情感,透過採集在地植物,重新認識在地文化並與當地學校、藝文團體進行合作,連結在地人、事、物,進行一場與土地的對話,回到媒材的本質,取之自然回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