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面前,我們都脆弱
紐約猶太博物館「柴姆.蘇丁:生肉」
紐約猶太博物館/2018年5月4日~9月16日
他們說庫爾貝(Gustave Curbet)能透過他的裸體像畫出巴黎的特色,而我想要用牛隻的屍體展現巴黎的種種。——柴姆.蘇丁(Chaim Soutine)
已經忘記初次見到那血肉模糊、難以辨明畫中為何物的畫作是在哪間美術館,然而,當下被狂躁、抽象卻又真實得不可直視的血腥畫面所撼動的感覺,仍然記得。「這傢伙竟然畫雞的死屍!」我當時心裡是這麼想的;畫中的那隻雞,看似是宰殺後不具生命的個體,然而層層堆疊的顏料與猖狂的筆法,卻猶如注入一股生命力,乍看之下令人感到不適,卻又深深吸引著我——這是我與柴姆.蘇丁的初次相遇。
蘇丁被喻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靜物畫家之一。此次,紐約猶太博物館特展「柴姆.蘇丁:生肉」,展出蘇丁筆下懸吊的家禽、牛隻、魟魚等被視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些靜物畫作涵蓋了藝術家從1920年代至其後期的創作生涯,標誌著蘇丁帶給傳統靜物畫派的革命性視覺概念及表現手法。
蘇丁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白俄羅斯的一座猶太村莊,自小生長於一個仇視猶太人的環境。1913年,廿歲的蘇丁移居至當時歐洲藝術家與知識分子聚集的中心——巴黎,並與其他猶太裔藝術家生活、創作,其中包含了他未來的摯友莫迪利亞尼。在巴黎,他開始研究羅浮宮裡的古典大師繪畫,林布蘭特的〈屠宰公牛〉、哥雅(Francisco de Goya)與夏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的靜物畫、庫爾貝等都是他學習的對象,所得出的心得,均反映在其作品以單一物件在空間中的疏離感與具戲劇性的創新表現方式。在1920年代的巴黎,蘇丁是雙重的局外人——同時身為猶太裔移民與現代主義派,然而他憑藉表現主義式的手法與直覺,融合古典大師的靜物畫風與自己的風格,大膽突破靜物畫的既定框架。蘇丁的創作方式非常直觀,他將鳥禽、兔子、牛等動物屍體帶進畫室,做為寫生對象。蘇丁筆下的動物屍體所呈現的強烈感受、活躍筆觸與豐富色彩,影響了後代藝術家,從現代藝術大師培根(Francis Bacon)、杜庫寧(Willam de Kooning)及帕洛克(Jackson Pollock),至當代藝術家如法蘭克.奧爾巴赫(Frank Auerbach)、希絲莉.布朗(Cecily Brown)、達敏.赫斯特(Damien Hirst),都依稀可見蘇丁的身影。
展覽分為「現代靜物畫」、「禽」、「生肉」及「野獸的生命」四大展區。在「現代靜物畫」中,展出蘇丁早期的畫作,探討靜物的本質。靜物畫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紀以前。17世紀,靜物是常見的繪畫主題,然而因為缺乏宗教或歷史的道德訓誡意義,被視為較低等的繪畫類別。即便如此,靜物仍然吸引了許多藝術家,除了林布蘭特之外,尚包含立體派大師畢卡索。靜物題材帶給藝術家欣賞乍看平凡的日常生活途徑,因此靜物畫時常帶有生命的美好或萬物無常等哲思意味。蘇丁早期的靜物作品相較晚期保守,主題多為餐桌上的食物與餐盤擺飾,可以看見線條與輪廓相較柔和,色彩對比上也不如後期作品鮮明。然而,此時的靜物畫已然顯示蘇丁的創新表現,畫中物被情緒渲染過後顯得栩栩如生,如〈魚、甜椒、蔥〉中,除了紅椒與蔥較為清楚以外,其餘物品因扭曲而難以辨識。這幅畫連同蘇丁其餘五十多件作品,在1922年由來自費城的收藏家亞伯特.C.巴恩斯(Albert C. Barnes)買下,成為巴恩斯收藏(現費城巴恩斯基金會)的一部分,同時讓當時蘇丁的經濟困境得以紓解,並建立名聲。
柴姆.蘇丁 魚、甜椒、蔥 約1919 油彩畫布 費城巴恩斯基金會藏(圖版提供:The Barnes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