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18年9月7日~2019年3月3日
撰文/邵婷如(藝術家2018年10月521期)
「201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展場一景。左牆為星野曉作品〈走泥〉,中央作品為秋山陽〈變形空間24號〉,右牆左起納塔莉.朵寅〈冥想〉、〈花園〉、〈岩石6 號〉、〈紅色岩石7 號〉、〈灰色岩石8 號〉、〈復甦〉、徐永旭〈2007-9〉。
201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陶藝的人文回歸:從藝術的精神原點談起」,從九月七日到2019年三月三日進行為期半年的展期,這次的展覽,我邀請來自18個國家43位陶藝家展出80組的作品,以六個單元詮釋這次的展覽主題。身為三十多年的陶藝工作者,在過去20多年採訪過上百位國內外陶藝家,此次策展思考著如何在這個主題場域安排熟悉且適合的陶藝家,將其精神特質在這個展場充分彰顯。透過他們作品傳輸著個人生命的感受梳理,與人類集體經驗與心靈觸動,許多我追蹤了二十多年的陶藝家這ㄧ路的創作生涯,不單展現精神的純粹寧靜,內在的修為與能量也隨著時間更進ㄧ步地換化在作品裡,他們臣服生命與天地的奇異恩典,反應了自身與人類在時代共進的過程
人類與土地的原生聯結,讓每個人拿起泥土就有捏塑的本能,目前發現最早的ㄧ批陶作位於捷克境內的摩拉維亞(格拉維特文化陶器),其中包括ㄧ件西元前29,000~25,000年「下維斯特尼采維納斯」的土製女性裸體陶偶(註*)。遠古人類在嚴峻的環境中力求生存,卻仍透過壁畫、陶偶等記錄日常生活乃至不可知的世界,當他們拿起泥土這個自遠古存在於地球的物質結合火、水與空氣捏塑的陶偶,反應當時社會儀式的文化關連,探尋精神靈性的歸屬,與神秘宇宙的連結。在未知的生命旅程中,人類從古至今充滿創新的好奇,同時存在身為人類的迷惘,透過宗教、哲學、音樂與藝術等探索生命的存在。(全文閱讀521期藝術家雜誌)
奈良美智 再也不是,再也不是 2018 125.6×121.1×118.4cm ©YOSHITOMO NARA 2018.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Blum and Poe, and the artist. Photograph by Keizo Kioku, courtesy the artist/右.稻崎榮利子 被拋棄在宇宙裡 2013 20×20×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