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複製時代下的異花盛開
「安迪.沃荷—普普狂想」特展
國立中正紀念堂/2019年1月9日~4月14日
大量製造的濃湯罐頭、可口可樂、瑪麗蓮.夢露⋯⋯,無論是否愛好藝術,幾乎沒有人不曾看過這些已然成為流行符號的圖象。做為1960至1980年代普普藝術的重要代表,安迪.沃荷不僅投入平面藝術創作,也涉足商業插畫、錄像、電影與裝置藝術,他橫跨各種媒介、題材,模糊通俗文化與藝術的邊界,並且將前衛藝術與商業語言結合為一。其作品大膽鮮明的色彩,在各類新興傳播媒介蓬勃之時,記錄下當時的大眾生活與商業文化,在大量重製中對資本主義之下的標準化生產提出批判,並對美術的優越性提出質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改寫了藝術史。自1月9日至4月14日將於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舉辦的「安迪.沃荷─普普狂想」特展,罕見地匯集了沃荷的各式經典作品,甚至包含鮮少曝光的「花」系列絹印版畫,為觀眾帶來沃荷的不同面貌。
右.安迪.沃荷 花 1970 絹印紙本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安迪.沃荷1928年出生於匹茲堡,父母則來自斯洛伐克。他生長於底層勞工家庭,在父親過世後家境愈加艱困。通俗與次文化對他並不陌生,反倒成為他的創作養分。1949年,沃荷自卡內基技術學院畢業之後便前往紐約發展,他在大都會的歷險起始於時尚雜誌《哈潑》(Harper’sBazaar)的廣告設計與邦威特.特勒百貨公司(Bonwit Teller Department Store)的櫥窗設計,無法掩藏的才華讓他在1950年代便成為享有盛名的商業插畫家。他也在此時將原本的姓氏沃荷拉(Warhola)改為更易發音的沃荷(Warhol),並於1952年於紐約雨果畫廊舉辦首次個展。
染著一頭標誌性稻草黃髮的沃荷在紐約十分活躍,除了創作,還加入「外外百老匯」(Off OffBroadway),成為劇團的一員,負責布景設計。初抵紐約不久,沃荷已在博得利藝廊(BodleyGallery)與麥迪遜大道分別舉辦「男孩書」與「黃金鞋」展覽,由紐約開始,沃荷進一步開啟了全球巡展,他的作品透過大眾媒體傳遍世界各地,使他不僅如自己所說的「成名十五秒」,甚至成為該時代最重要的普普藝術代名詞。
普普藝術的概念在1954年由英國藝術家勞倫斯.阿洛威(Lawrence Allowey)首先提出,指稱運用大眾文化創作的藝術,並由英國流行至紐約,融合了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的脈絡,至沃荷達到頂峰。普普藝術仿照低成本的工業產品被大量製造,並且廣泛運用電視、報紙、印刷物等媒介,有時甚至直接使用漫畫等現成影像,使之叛離藝術殿堂、抹消原作靈光,而擁有活潑、新奇、機智與反諷的獨特魅力。這類作品也如沃荷對其創作的自述──缺乏內在而徒留表象,較諸崇高藝術,顯現出「膚淺」的樣態。
中.安迪.沃荷 瑪麗蓮.夢露 1971 膠印紙本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右.安迪.沃荷 瑪麗蓮.夢露 1981 絹印紙本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這種「膚淺」卻讓沃荷為通俗文化贏得了藝術上的發言權。他從1962年開始採用絹印技法創作好萊塢知名影星的肖像,並以這系列作品參與紐約西德尼.詹尼斯藝廊(Sidney Janis Gallery)舉辦的普普藝術展「新寫實主義者」。沃荷接著租下一間閣樓,廣邀一群創作者聚集於此,並將這間藝術工作室命名為「工廠」(Factory)。1962至1964年間,「工廠」不負其名,共產出二千多幅畫作。著名的「瑪麗蓮.夢露」系列即是運用相片絹印技術,將夢露的照片反覆以不同色彩印製於紙上,又以貓王為藍本創作了〈兩個艾維斯〉,更在洛杉磯費魯斯畫廊(Ferus Gallery )一口氣展出廿二幅「銀色的艾維斯」系列作品。沃荷將這種簡單、快速,又需要兼具對細節之敏銳度的創作方式,結合工業商品大量複製生產的特質,創作出猶如商品包裝,卻又在誇張擬仿中顯現吊詭的作品,繼而以布里洛(Brillo)肥皂、亨式(Heinz)濃湯與德蒙爾(Del Monte)水果罐頭的包裝創作另一批雕塑。
此次的展覽也擴及沃荷對電影、音樂與雜誌出版的興趣。他在1963年左右開始投入電影拍攝,在工作室「工廠」所化身的製片場裡製作了七十五部影片。1947至1987年間更設計過六十張音樂專輯封面,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地下絲絨樂團與德國女歌手妮可(Nico)合作的同名專輯,豔黃色的香蕉使這張風格新穎的作品成為經典。沃荷不僅曾為《時代》雜誌繪製黑手黨特別報導的封面,更曾於1969年創辦《內幕雜誌》(Interview Magazine),採訪當時的名人,並刻意用口語形式記錄,透過新穎的手法「製造」了無數明星,成為20世紀重要的流行文化雜誌,1987年由實業家彼得.布朗特(Peter Brant)接手後直至今年才正式謝幕。
右.安迪.沃荷 《內幕雜誌》封面(安迪.沃荷與尚─米榭.巴斯奇亞) 1985 膠紙印刷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除了對於大眾文化的介入與創作,這次的展覽也十分難得地展示沃荷較為罕見的的其他絹印版畫。其中1964年開始創作的「花」系列,即運用了沃荷在《現代攝影》(Modern Photography)中所發現派翠西亞.考菲爾德(Patricia Caulfield)拍攝的朱槿花,意外引發原作者對沃荷的訴訟,對於一向大量複製作品的沃荷而言不啻為一齣諷刺的喜劇。這系列在印刷與色彩上進行實驗的作品,將花的輪廓層層疊印在紙面上,偏離了沃荷一貫的主題,更展現他較為私密且具爭議性的面向,或將讓觀眾刷新對沃荷的印象。另外,在這部分展覽中,也呈現了題材特殊的〈母牛〉。此作為沃荷在知名的藝術經紀人伊凡.卡普(Ivan Karp)的建議下選取的主題,並由曾為詩人的助理傑拉德.馬蘭加(Gerard Malanga)選定照片。沃荷以明亮的色彩與強烈的對比反覆翻印母牛相片,使得畫面中的牛墜入迷幻與混沌之中,讓原本平凡的圖象變得使人錯亂。
當資本主義變得更加蓬勃、商品以倍速被大量製造、大眾文化發展得愈見迅速,不妨回顧這位藝術家的經典之作,返回1960至1980年普普藝術的黃金年代,看看沃荷如何將方興未艾的傳播媒體翻玩於股掌之間,又如何成為影響力持續至今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