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製作大都會美術館:1870-2020

  • 首頁
  • 藝文消息
  • 海外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製作大都會美術館:1870-2020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2020年8月29日~2021年1月3日

撰文/周東曉(Tung-Hsiao Chou).圖版提供/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周東曉(藝術家2020年11月546期)
 
 

 座落於曼哈頓上東區第五大道上、緊臨中央公園的大都會美術館,一直是紐約市最受矚目的文化地標,其一百五十多萬件的藏品及廣達20萬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每年吸引全球超過七百萬的訪客。今年適逢成立一百五十週年,館方特別籌畫大型特展「製作大都會美術館:1870-2020」,帶領觀眾一探潛藏在大都會美術館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歷史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了解該館如何從一個構想開始踏實築夢,發展成傲視全球的規模,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帶來啟發、靈感與喜悅。因此,此次特展的策展原則在於呈現館藏質與量的發展歷程,及相關重要事件與關鍵時刻如何形塑當前藏品的跨度與廣度。因受新冠肺炎影響,原預計於3月30日開幕的展覽拖延至紐約市宣布疫情趨緩解除封鎖後,在8月底開放。雖然無法依照原先計畫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不過在保持社交距離下看展更顯清幽,也是另類體驗。


「製作大都會美術館:1870-2020」展場一景(攝影:周東曉)
 

 展覽自這座宛如百科全書般的美術寶藏裡精選約兩百五十件館藏,打破編年順序或政治地域規畫的慣例,以展品納入館藏的時間進行展陳。展場設計概念以「街道」為主,貫穿十間相連的展廳,讓人彷彿踏入時光走廊般回顧歷史,十分特別。由於展覽旨在揭開館藏結構的起源,以及藉著不斷調整收藏重點,持續加入世界各地從遠古至當代各媒材的藝術創作,以增拓國際視野的擴充過程,因此在同一展廳裡可看到年代交錯的文物並列,像是米開朗基羅的素描和丟勒(Albrecht Dürer)、愛德華.威雅爾(Édouard Vuillard)的版畫掛在一起,一旁還有緬甸與爪哇的傳統樂器;或是維梅爾的繪畫伴隨著法國皇室家具,還有安格爾的畫像和中國瓷器、埃及雕像對望等安排。


哈謝普蘇坐像,新王國,第18王朝 約西元前1479-1458年上埃及底比斯 1926-1928年發掘於Deir el-Bahri & el- Asasif, Senenmut Quarry, MMA excavations/1843-1845勒普修斯(Lepsius) 設色硬質石灰岩 213×50×119cm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
 

 館長麥克.霍藍(Max Hollein)表示:「本次慶祝大都會美術館成立一百五十週年的重要展覽,呈現了從最初的一個想法到成就世界上數一數二藝術機構的發展,與紐約市興起為文化之都的歷程息息相關,也展示了美術館在社區中扮演愈發重要角色的沿革歷史。展覽綜觀過去種種之外,更著眼於繼往開來,展望未來的營運方向。」本次特展由館藏與行政執行長安瑞亞.貝爾(Andrea Bayer)和資深研究員蘿拉.克瑞(Laura D. Corey)共同策展,貝爾表示,館藏建構的歷史不僅僅是藝術品的部分,更交織了無數人的心力貢獻,包括藝術家、各種專業領域的館務人員以及贊助各項活動與捐贈藝術收藏的人士等;深具前瞻視野的領導人物擬訂各項館務方針,決定多次重要的館藏擴充購入計畫,並著重美術館的教育功能,竭力支援開放館藏參觀。而回首過往,難免能看出館藏欠缺的部分或執行上未盡理想的項目,這些也留待後世予以評價。


創館最初年代

 美國內戰結束後,一群關心藝文活動的商業人士、社會領袖、藝術家與學者有鑑於歐洲各地美術館的普及,希望在紐約市籌備一座具代表性的美術館,經過約四年的醞釀、構思,1870年1月大都會美術館成立,由藝術贊助者約翰.泰勒.強斯登(John Taylor Johnston)和收藏家威廉.堤登.布拉傑(William Tilden Blodgett)分別擔任董事會主席與行政執行長。自同年11月起,館方陸續納入第一批藏品,包括羅馬時期的石棺、賽普勒斯古物、美國早期繪畫、馬雅雕刻品、托爾特克文物、土耳其和日本盔甲等,初期館藏也包括歐洲古典大師繪畫,像是17世紀的荷蘭畫作及18世紀法國、德國、義大利繪畫。


有櫻花與細工裝飾的能劇服裝(唐織) 江戶時代(18世紀上半葉) 錦緞真絲斜紋布 166.4×163.8cm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
 

 從第一展廳「創始初期」可以看出創館初期藏品種類繁多,雖然並非樣樣是精品,但已經反映出館所想涵蓋世界各地藝術品的企圖心。1872年2月22日大都會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館址位於第五大道681號、原是一間舞蹈學院的達德渥大樓(Dodworth Building),直至1880年遷至現址。在首任館長路易吉.帕爾瑪.迪切斯諾拉(Luigi Palma di Cesnola)於1904年卸任前,館務營運各方面都已上軌道,彼時已編錄出版收藏重心的歐洲和美國繪畫,館內也有18世紀、19世紀的中國玉器及歐洲盔甲與伊斯蘭、日本藝術品。

(全文閱讀546期藝術家雜誌)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