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

  • 首頁
  • 藝文消息
  • 台灣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

本事藝術/2020年11月21日~2021年1月16日

撰文/本事藝術(藝術家2020年12月547期)
 
 

 本事藝術推出遷址台北後的首檔展覽「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展現持續突破現行思想框架、鼓勵創作本質的意圖。此策展計畫邀請藝術家王佩瑄共同策畫,邀集七位文化背景與資歷相異的國內外藝術家,或以最具代表性,或以最新力作的深刻呈現,試圖建立共情與情感經驗在社會上能作用的積極意義,進而延伸討論身體與性別的政治性、主/群體性等。

  
左/布蕾達.貝班  我的輓歌 2010 五頻道錄像Courtesy the Artist’s Estate and Kalfayan Galleries, Athens- Thessaloniki
右/石澤英子 讓你狂奔的東西 2020 顏料、紙 50.8x40.6cm
 

 身體作為各種情感、慾望、生理徵象的載體,亦是自我意識、身分認同的顯示介面,與不斷回應外力、連結群體經驗的活板塊。每個呼吸著的肉體都是一個自我與世界隔離或關聯的閥口—向內,難以透過細胞吸收或代謝的愛慾、孤獨、失落,蟄伏在暗紅色的潮間帶; 向外,則親密或衝突地接觸、找尋、抵抗、翻越。人類動物如何能在這層皮囊間穿梭自如?如何能感同身受?如何能突破牢籠而自由?最終,如何能離開自己的身體?

 本展係由兩位女性策展人在邁入30歲中段青壯年轉換之際,在個人身份與社會期待上的不適感與危機感之相通感受出發,藉由分享參照彼此生命經驗與困局,所得出的差異與共鳴,由此折射出當前無論在個體深層靈魂與集體生存處境之下,一種細微卻直刺入心的普世現實。

  
左/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 內–外(食人) 1973-74 Super 8 彩色底片轉製錄像(2000年) 版次 5/5 + 2 AP 片長: 8'14"(每秒18格)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 Anna Maria Maiolino
右/菲利普・克雷默 伴侶(IV) 2015 油彩 120×150cm
 

 展出作品或富含內省性、直覺、感受與洞察力,或與藝術家的切身處境有某種親密的關聯,這些透明而真實的起伏輪廓猶如一長串的門、夢和詩,串接起在內外之間不斷牽連摩擦、無盡往復的深刻軌跡。期望藉此次展陳,作為與自身及其他生命個體相遇、彌合的契機,並為當前普遍削弱作者性的藝術體制提出另類思辨,藉此肯定各種情感、覺受、抽象的「內在知識(inner knowledge)」,與學術知識的主流價值對照。

  
左/伊莉娜.布洛希雷斯 聖母領報 2009 6×7cm底片Pigment print,鋁板,裱框 49×60.8 cm /52.3 x 64 x 3 cm含框
右/喬舒亞・萊波維茲 調解術,或角色扮演的終結:斯巴達戰士 2019-20 數位噴墨 150×200cm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