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異域的無限視界
形現:阿拉伯世界的抽象畫,1950至1980年代
波士頓麥克穆倫美術館/2021年2月1日~6月6日
「形現:阿拉伯世界的抽象畫,1950至1980年代」展場一景 ©2021 the McMullen Museum of Art and the Trustees of Boston College
接續去年春天於紐約大學格瑞美術館(Grey Art Gallery)的展出,波士頓大學麥克穆倫美術館(McMullen Museum of Art)今年2月舉辦的「形現:阿拉伯世界的抽象畫,1950至1980年代」特展,主要由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加(Sharjah)的巴吉爾藝術基金會(Barjeel Art Foundation)提供典藏與贊助,以活躍於20世紀中葉阿拉伯世界的藝術家為主,向觀眾介紹北非、西亞地區的抽象藝術,包括來自阿爾及利亞、埃及、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摩洛哥、巴勒斯坦、卡達、蘇丹、敘利亞、突尼西亞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家的藝術家,集結共約九十件作品,類型涵蓋畫作、雕塑、素描及版畫等,呈現阿拉伯世界在當時面臨各種社運思潮以及高速的現代化發展的挑戰下百花齊放的抽象藝術面貌。
20世紀中的阿拉伯抽象藝術
現今阿拉伯世界的廿二個國家各自在20世紀中葉面臨一段動盪而劇變的時期,去殖民化、阿拉伯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戰爭、大規模移民、西方強勢文化輸入,以及石油帶來的富庶經濟,在此期間徹底改變了這一地區,許多新誕生的民族國家急於在國際舞台展現其獨特的文化特色,其中,藝術實踐便是一種能夠凝聚與彰顯自身文化認同的有效途徑。日益發達的國際交流讓藝術家們得以接觸形形色色的現代主義與抽象繪畫,卻也因為西方勢力介入阿拉伯政治與軍事的程度日漸升高,讓他們開始以批判性的觀點反思藝術與社會,期待能使藝術與自己生長的地區產生關連。這些藝術家成立各種藝術學派,組成不同團體,藉由結合在地歷史傳統與新思潮的方式,除了擺脫具體形象,表現線條、色彩和畫面紋理,也融入受阿拉伯書法、伊斯蘭裝飾、宗教神學的啟發,以及幾何學和數學的安排,力圖發展出一種專屬於阿拉伯世界的現代主義,從而拓展抽象的範圍,使20世紀抽象繪畫脈絡變得更為豐富多元。
胡魯菲亞運動與蘇菲主義
「形現:阿拉伯世界的抽象 畫,1950至1980年代」中許多畫幅都以棕褐色調為基礎,正如阿拉伯世界予人的既定印象總是漫天飛舞的黃沙一般,這些作品大多和20世紀中期由瑪蒂哈.歐瑪(Madiha Umar)嘗試以解構阿拉伯字母的方式帶起,並在北非和西亞藝壇傳遍開來的「胡魯菲亞運動」(Hurufiyya)有關。「胡魯菲亞」原意為阿拉伯語的「字母主義」,意指以字母做為現代藝術的生成元素,將其動態布局化為抽象設計的創作概念。以非洲現代主義團體「喀土穆學派」(the Khartoum School)創始人以伯拉罕.薩拉赫(Ibrahim El-Salahi)為例,在他紀念父親逝世的畫作〈最後的聲音〉中,可以看見其對伊斯蘭與北非文化的借鑑,以及那份致力於超越宗教和種族藩籬的藝術願景。這位蘇丹傳奇藝術家以方形畫布的光源為核心,向外散布了各種阿拉伯字母,不僅讓整幅畫面看似一張非洲薩滿面具,也用宛如太陽和新月的圖形,暗示靈魂自肉體朝天堂上升的痛楚與過程;薩拉赫甚至在畫中寫下讚美蘇丹先知的詩句:「所有生命都閃閃發光,藉由祈禱獲得了救贖。」如此一來,此畫除了蘊含現代主義與在地文化結合的理念,也是一件具有「蘇菲主義」(Sufism)的作品。
以伯拉罕.薩拉赫 最後的聲音 1964 油彩畫布 121.6×121.6cm 沙加巴吉爾藝術基金會藏
奧瑪.納格迪 無題 1970 複合媒材木板 119.4×119.4cm 沙加巴吉爾藝術基金會藏
「蘇菲主義」是伊斯蘭教的「密契主義」(Mysticism)一支,重視心靈精神的提昇活動,期能藉由冥想到達宇宙的知識真理與真主阿拉。許多活躍於20世紀中葉的阿拉伯現代藝術家都曾嘗試將蘇菲哲學與儀式融入「胡魯菲亞運動」的字母藝術,使其與伊斯蘭哲學、《古蘭經》教義和神祕儀式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知名的埃及藝術家奧瑪.納格迪(Omar El-Nagdi)。納格迪於開羅美術學院畢業後,前往蘇聯和義大利深造,過程中認識並跟隨前衛畫家喬治.德.基里訶(Giorgio De Chirico);返回埃及後的他,活躍於開羅藝壇並成立了「馬賽克團體」(Mosaics Group),發展出一系列以阿拉伯字母為靈感的抽象作品。以本次展出的〈無題〉為例,納格迪在一片灰白的畫布上用鋒利的垂直筆觸重複描繪阿拉伯數字「1」,這些筆跡不僅形似阿拉伯文的第一個字母(alef),也代表真主阿拉(Allah)的字首,閃電般的線條或長而呈鋸齒狀、或略顯彎曲,宛若藏於世間所有獨立生命內在之中的神性,不僅使畫家創作時的手勢成為一種密契實踐,其以疊加手法營造出的團簇脈動感也具有引導觀者進行冥想的潛能,而成為名副其實的蘇菲之作。(全文閱讀552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