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物/我─徐永旭個展

  • 首頁
  • 藝文消息
  • 台灣

反陶美學突破極限

物/我─徐永旭個展

朱銘美術館/2021年5月1日~2022年8月28日

撰文/朱銘美術館.圖版提供/朱銘美術館(藝術家2021年6月553期)
 

 十年一遇的美好邂逅,朱銘美術館繼2000年「位‧位‧位」個展與2011年「材質物語─土」聯展,2021年再次邀請到備受國際肯定的臺灣藝術家徐永旭舉行個展,以「物/我」為題,精選徐永旭2013年至今二十餘件代表作,從室內展廳延伸到戶外裝置,或氣勢磅礡或纖細微妙,完整呈現其近年藝術實踐的精髓。此次更首度嘗試「參與式創作計畫」,邀請觀眾一同創作,實地感受手與土的對話,帶來更豐富深刻的觀展體驗。


首次發表的新作〈2021-6〉,呼應朱銘美術館本館的天井空間,
以長達三、四米的高度錯落垂吊,散落呈現多個泥條堆疊的小陶圈。

 2021年甫獲國內陶藝界最高殊榮「臺灣陶藝獎」首屆卓越獎的藝術家徐永旭,1955年出生於高雄,原是位國小老師,43歲踏上陶藝創作之路,他以陶土為媒材,用身體作為創作主體的概念,透過泥土重覆的堆累,不斷突破自我創作極限,以極具反差張力的「反陶」美學,體現獨樹一幟的當代藝術實踐。他曾在2008年憑作品《界.逾越》奪得「第八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首獎」,成為臺灣第一人;2018年,更獲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協會榮譽會員,屢獲國內外藝壇肯定。


於戶外展出的〈2019-5〉,以六件大型陶作,圍繞出迷宮般的參觀動線,
在藍天綠地的襯托下,更顯作品與自然的相融。

 「物/我」指涉徐永旭作品與創作者之間互為主體的關係,既是對抗拉扯,也是對話共舞,更是合一無二。他選擇最樸素的白色或黑色陶土,用最原始的泥條盤築、揉捏按壓,讓作品表面忠實記錄整個創作過程,環境的溫濕度、空氣的流動、身體的痛楚與疲憊,長時間不斷重複單一動作產生的變化與張力,使得創作如同生物築巢,形成一種生命的本能,所有痕跡都凝鍊了自身的生命經驗、情感和記憶。


以白色瓷土燒煉的〈2018-32〉同時具備輕薄、巨大、且結構繁複的特質。

 徐永旭今年再次展出,是與朱銘美術館第三次的合作,更能體現其創作的精彩蛻變。本次除展出之精選作品外,有徐永旭為朱銘美術館特別創作之新作,以及首度嘗試的「參與式創作計畫」,讓參加的觀眾透過手與土的對話,實地感受身體介入帶來更豐富的「物/我」參觀體驗。


藝術家徐永旭與展場作品合影。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