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達的故事
桑坦德波汀藝術中心/2019年6月29日~11月3日
動態雕塑大師亞歷山大.柯爾達(Alexander Calder)的三件動態雕塑在桑坦德海灣上空飛舞,其中一件懸吊、飄浮在桑坦德波汀藝術中心的一間大廳裡──而它可以說是同時飄浮在坎塔布里亞海(Cantábria)上。在波汀藝術中心現正舉辦的展覽「柯爾達的故事」中,空間扮演著與作品同等重要的角色。當一位20世紀不可或缺的雕塑家作品,佔據了由當代最重要及活躍建築師之一所設計的藝術中心時,將是一場什麼樣的邂逅?
「柯達爾的故事」展場一景(Photo: Belén de Benito)(c)2019 Calder Foundation, New York / VEGAP, Santander
藝術家的孫子、也是紐約柯爾達基金會主席亞歷山大.羅爾(Alexander Rower)──每個人都叫他桑迪(Sandy),就像他祖父的小名一樣──明白解釋:「柯爾達的作品是帶有某種私密性的,在如此碩大的展廳將會失去這種特色。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求助於空間的原創作者。」他指的是設計波汀藝術中心的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近日將慶祝該中心成立兩週年紀念。
皮亞諾於1998年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他曾於1983年在都靈(Turín)參與柯爾達回顧展的籌備工作,但現在的挑戰是將展覽放在他所設計的場域。此次策展人為倫敦蛇形藝廊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歐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他和皮亞諾一同著手將空間配置得既獨立又具互動關係,猶如一座座小型「城市」(羅爾是這樣稱呼它們的),而每件雕塑在其中講述著柯爾達尚未被流傳的故事。
「柯達爾的故事」展場一景(Photo: Belén de Benito)(c)2019 Calder Foundation, New York / VEGAP, Santander
展覽由幾種作品形式組成:素描圖紙、樣品模型、動態雕塑、靜態雕塑,以及一些最終無法實現成品的構思,提供觀者探索、解讀藝術家創意思維背後,所具備的細膩和複雜認知。部分作品概念無法具體實現的原因,可能單純尚未完成,也有的是因應競賽的創作概念,或者因死神召喚而來不及完成──荷蘭奧特羅(Otterlo)庫勒─穆勒美術館(Kröller Müller Museum)委託柯爾達製作的巨型雕塑就是一個例子,該館館長在寫信給雕塑家的遺孀路易莎(Louisa)時,提到:「我必須說,桑迪的模型是在我們得知他去世前一天到達的。把它留著跟我們在一起,讓我們深感幸福和悲傷的時刻〔…〕我將它珍藏在我的辦公室裡,每天都可以看到……。」現在這小型鋁合金與鉛線的模型停駐於波汀藝術中心,凝望著大海。
亞歷山大.柯爾達 無題(為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設計的模型) 1938 木頭、金屬片、金屬線、細繩、油漆 35.5×49.5×23.5cm 紐約柯爾達基金會藏 (c)2019 Calder Foundation, New York / VEGAP, Santander
柯爾達因創新的藝術天分深刻改變現代藝術的演進而廣受讚揚。他出生於一個藝術家庭,雖然其藝術養成較偏古典,但這不阻礙他開發嶄新的雕塑方法:以彎曲可塑的鉛線為基礎,在空間中「畫出」三維的圖形。動態雕塑的發明得到了認可,懸浮在空中的抽象元素在移動變化中獲得平衡的和諧。杜象(Marcel Duchamp)於1931年為柯爾達一系列動態雕塑作品以法文「Mobile」命名,表現「運動中的物件」和「動機」之意。在首批動態雕塑中,有些由發動機系統提供動力,不過柯爾達最終捨棄透過機械裝置製造動力,進而開發其他對氣流、光線、濕度或人為干擾作出反應的動力系統。他還創造了阿爾普(Jean Arp)稱之為「Stabile」的靜態抽象雕塑,直到1976年在紐約逝世,享壽七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