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設計2023年7月 #190
美與文明的機遇之境
藝術家蘇拉吉說:「當你由一個點畫出一條線時,那就是繪畫或建築的起點。」
「環境是一切設計的開始,也是建築的唯一答案。建築設計為眾人帶來的不該只有形而上的美學,更應在引發思索以外,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留下一些具有傳承價值的貢獻。」西班牙RCR建築事務所將親土建築奉為信仰,由自然中汲取能量,將理念化為尺規,丈量理想能夠實踐的距離。這樣的信念,凝練化為7月專輯「建築,時代的賦格」所欲探求的美學奧義。
保留建築的基因、保留時間的層次、保留建築的展示功能和使用的影響,以及建築講述的故事,是2023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大衛.艾倫.奇普菲爾德 (David Alan Chipperfield)透過建築保護文化遺產的深度思考。他認為珍惜建築物和地方文化是人們的天性,「我們珍視它們,因為它們承載著我們對於文明的記憶與理解。這種保護、修復甚至恢復的衝動,不僅是我們對先前文明的尊重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在這個時代如何定義自己的一部分。」
龐畢度藝術中心舉辦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回顧展,由高齡87歲的福斯特本人親自設計,並由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和福斯特基金會合作完成,以7個主題展出建築師60年來的近130個建築和設計專案,透過大量的圖紙、草圖、比例模型和剖面模型,對福斯特的建築生涯進行了全面的梳理。
「在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地方匯聚著一切關於平等、種族、希望和恐懼的問題——非洲。由人類學的層面而言,我們都是非洲人。而那些在非洲發生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們所有人身上。」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總策展人加納─蘇格蘭建築師萊斯利.洛克(Lesley Lokko)以「未來實驗室」作為主題,定調了本屆展會的議題核心,她認為:「非洲獨特的環境既具有挑戰性又富有創造力,這意味著它是一個強大的地方,我們可以從中研究即將主導下個世紀的問題——氣候變化、社會變化、人口變化、新的治理形式、爆炸性的城市化等等。」
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精心策畫跨類別頂級珍品,成交總額達30億港幣,61件拍品成交額超逾1000萬港幣,其中20%為新買家、45%為千禧新世代買家,30%買家於網上平台成交。所有類別均見證亞洲藏家熱烈競投,共吸引來自六大洲48個國家的藏家熱烈競投,逾3500萬觀眾登入觀看拍賣現場直播,創下歷史新高。
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特展」前所未見的搶票風潮,便可知這位17世紀的荷蘭「珍珠」畫家至今仍在人們心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美國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近期出版的《維梅爾的地圖》將焦點投向隱身在畫面背景、鮮少受人關注的壁掛地圖之上,全面性地向讀者解析流淌於維梅爾血液中的「地圖狂熱」,以此豐富擴展了現代人對維梅爾在藝術與生活層面的認識。
「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曾說,人們舞動之處是聖地。我希望修正這句話──我認為無論是表演者的演出場域,或是觀者的佇立點,皆是聖潔之地。正是觀眾與表演者的存在,共同完成了這件藝術品。」創作向來因挑戰身體極限而具顛覆性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在行為藝術的境界裡締造了屬於自身的信仰。對她而言,「表演」如同一場結合身心靈的宗教經驗,使其在綿長的過程中,試圖召喚並激盪個體意識與精神啟發。建立在阿布拉莫維奇長年對「靈性」的探尋,英國牛津現代藝術館(Modern Art Oxford)舉辦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門與通道」展覽,將觀展體驗轉化為一段自我意識的轉變歷程。
藝術熱新聞 | |
008 | 影視聽中心×北美館「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 |
畢卡索謬斯法蘭索瓦絲.吉洛於紐約辭世 | |
德國政府顧問小組建議巴伐利亞銀行歸還一幅康丁斯基畫作 | |
009 |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獲美國建築師學會「25年獎」 |
林布蘭特〈旗手〉於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亮相 | |
杉本博司雕塑新作聳入舊金山天際 | |
010 | 惠特尼美術館「布勞耶大樓」易手蘇富比 |
畢卡索第二任妻子賈桂琳遺產中的〈女子半身像〉於德國創拍賣紀錄 | |
曾下落不明300年,魯本斯畫作將於倫敦蘇富比重新上拍 | |
品牌、科技、新思維 | |
011 | 多元文化Le Multiculturalisme ◎陳郁秀 |
藝術龍門陣 | |
016 | 藝術收藏的多元思考(上)」 ◎熊宜敬 |
文物專欄 | |
018 | 孫悟空是印度人還是中國人? ◎戴忠仁 |
藝術拍賣 特別報導 | |
020 | 仇英〈僊山樓閣〉以3123萬港幣成交 ──佳士得香港「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及「中國古代書畫拍賣」成交總額逾3億6000萬港幣 ◎編輯部 |
024 | 巴斯奇亞〈黑〉以6260萬港幣成交 ──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春季系列拍賣成交總額逾12億4462萬港幣 ◎編輯部 |
030 | 百達翡麗名錶及珍罕彩色鑽石戒指領銜 ──佳士得香港雅逸精品類別成交額達11.5億港幣 ◎編輯部 |
032 | 〈清乾隆鬥彩蒼龍教子圖夔龍耳抱月瓶〉以1億802萬5000港幣成交 ──佳士得香港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4場現場拍賣成交總額逾3億7600萬港幣 ◎編輯部 |
藝術焦點 | |
036 | 地圖狂熱 ──維梅爾繪畫中的地圖象徵 ◎黃其安 |
藝術視界 | |
042 | 自身體與精神勞動中昇華 ──洛朗.格拉索以科技重構現實幻象 ◎韋怡忻 |
藝術視界 | |
044 | 群中化身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內在視野下的「門」與「通道」 ◎韋怡忻 |
對話藝術家系列:山海之會 特別報導 | |
046 | 蔣友梅 感通天地的修心能量 ◎陳玟妤 |
048 | 吳季璁 觀視系統的文化與時間感知 ◎陳玟妤 |
050 | 馬漢士 從薩米地圖到蘭嶼記憶 ◎陳玟妤 |
藝術博覽 | |
052 | ART SOLO 2023 ART TAICHUNG 2023 台中藝術博覽會 ──探索城市藝術:揭開台中藝術博覽會的獨特風貌◎編輯部 |
TOP 200 | 2022年200大藏家 | |
054 | 2022全球200大藏家榜(七) ──典範移轉之趨的美學視野 見證時代之變的收藏觀點 ◎陳玟妤 |
7月專輯 ◎林志鴻 | |
060 | 建築,時代的賦格 ARCHITECTURE:Fugues of the Time |
062 | 超越建築的系統生態學 ──諾曼.福斯特對於空間的結構性思考與永續之見 ◎洪昱溱 |
070 | 建築意義、記憶與遺產的守護者 ──2023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大衛.艾倫.奇普菲爾德 ◎林純雅 |
076 | 留存時光孕生的風土實感 ──RCR建築事務所的物質與地文觀點 ◎ 洪昱溱 |
080 | 啟動未來實驗室的變革之旅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林純雅 |
086 |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編輯部 |
藝影像美學 | |
088 | 逾越攝影和行為藝術的混合體 ──喬安娜.皮奧特羅斯卡「我們之間」回顧展 ◎詹育杰 |
雕塑藝術特別報導 ◎林志鴻 | |
092 | 再造與仿生之間,探問生命定義的極限 ──塞夫爾國家陶瓷博物館「生命的形式」展 ◎詹育杰 |
096 | 從半獸人到古怪動物的神話生態系 ──卡洛琳.史密特演繹關於自然的另類想像 ◎詹育杰 |
珠寶美學 | |
100 | 以珠寶接近眾神,進入萬化迷宮 ──丹尼爾.布拉什啟迪自天地的靈魂工藝 ◎林純雅 |
藝術史巡禮 | |
106 | 千淘萬漉,入深愈奇,走進人類最早的博物館 ──先聲──博物館的起源 ◎趙斯亮 |
綠與野專欄 | |
114 | 展覽與空間的天作之合 ──肯園25新.走.神在無礦 ◎古碧玲 |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運用 | |
118 | 王世襄 煮茶讀書 ◎池宗憲 |
建築觀點 | |
120 | 加拿大雙人組建築師DSA ◎黃健敏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122 | V&A博物館攝影中心擴建計畫 |
123 | 模組化永續建築的代表:矩陣一號 |
124 | 沙洋油菜博物館、文獻館及場地改造計畫 |
125 | 致敬匠心與靈感的複合辦公空間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126 | 自謬斯的行館汲取靈感╱路易威登X蘇富比「藝術家手袋系列」拍賣 |
127 | 源於山海時光的風味甄藏╱復刻夏日「靈魂之景」的香息之旅 |
128 | 「加州夢」的奢華悠閒生活風格╱參數化設計的創意空間╱珠寶藝術拍賣為孩童醫療挹注資源 |
129 | 因愛啟航的珠寶創作靈感╱以玻璃媒材描繪對溫室的想像╱畢卡索為愛而生的美學奇想 |
藝想創見 | |
130 | 於遍地牛馬之地尋景敘事 ──史恩.湯瑪士的德州影像地誌 ◎林志鴻 |
美與文明的機遇之境
藝術家蘇拉吉說:「當你由一個點畫出一條線時,那就是繪畫或建築的起點。」
「環境是一切設計的開始,也是建築的唯一答案。建築設計為眾人帶來的不該只有形而上的美學,更應在引發思索以外,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留下一些具有傳承價值的貢獻。」西班牙RCR建築事務所將親土建築奉為信仰,由自然中汲取能量,將理念化為尺規,丈量理想能夠實踐的距離。這樣的信念,凝練化為7月專輯「建築,時代的賦格」所欲探求的美學奧義。
保留建築的基因、保留時間的層次、保留建築的展示功能和使用的影響,以及建築講述的故事,是2023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大衛.艾倫.奇普菲爾德 (David Alan Chipperfield)透過建築保護文化遺產的深度思考。他認為珍惜建築物和地方文化是人們的天性,「我們珍視它們,因為它們承載著我們對於文明的記憶與理解。這種保護、修復甚至恢復的衝動,不僅是我們對先前文明的尊重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在這個時代如何定義自己的一部分。」
龐畢度藝術中心舉辦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回顧展,由高齡87歲的福斯特本人親自設計,並由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和福斯特基金會合作完成,以7個主題展出建築師60年來的近130個建築和設計專案,透過大量的圖紙、草圖、比例模型和剖面模型,對福斯特的建築生涯進行了全面的梳理。
「在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地方匯聚著一切關於平等、種族、希望和恐懼的問題——非洲。由人類學的層面而言,我們都是非洲人。而那些在非洲發生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們所有人身上。」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總策展人加納─蘇格蘭建築師萊斯利.洛克(Lesley Lokko)以「未來實驗室」作為主題,定調了本屆展會的議題核心,她認為:「非洲獨特的環境既具有挑戰性又富有創造力,這意味著它是一個強大的地方,我們可以從中研究即將主導下個世紀的問題——氣候變化、社會變化、人口變化、新的治理形式、爆炸性的城市化等等。」
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精心策畫跨類別頂級珍品,成交總額達30億港幣,61件拍品成交額超逾1000萬港幣,其中20%為新買家、45%為千禧新世代買家,30%買家於網上平台成交。所有類別均見證亞洲藏家熱烈競投,共吸引來自六大洲48個國家的藏家熱烈競投,逾3500萬觀眾登入觀看拍賣現場直播,創下歷史新高。
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特展」前所未見的搶票風潮,便可知這位17世紀的荷蘭「珍珠」畫家至今仍在人們心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美國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近期出版的《維梅爾的地圖》將焦點投向隱身在畫面背景、鮮少受人關注的壁掛地圖之上,全面性地向讀者解析流淌於維梅爾血液中的「地圖狂熱」,以此豐富擴展了現代人對維梅爾在藝術與生活層面的認識。
「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曾說,人們舞動之處是聖地。我希望修正這句話──我認為無論是表演者的演出場域,或是觀者的佇立點,皆是聖潔之地。正是觀眾與表演者的存在,共同完成了這件藝術品。」創作向來因挑戰身體極限而具顛覆性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在行為藝術的境界裡締造了屬於自身的信仰。對她而言,「表演」如同一場結合身心靈的宗教經驗,使其在綿長的過程中,試圖召喚並激盪個體意識與精神啟發。建立在阿布拉莫維奇長年對「靈性」的探尋,英國牛津現代藝術館(Modern Art Oxford)舉辦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門與通道」展覽,將觀展體驗轉化為一段自我意識的轉變歷程。
藝術熱新聞 | |
008 | 影視聽中心×北美館「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 |
畢卡索謬斯法蘭索瓦絲.吉洛於紐約辭世 | |
德國政府顧問小組建議巴伐利亞銀行歸還一幅康丁斯基畫作 | |
009 |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獲美國建築師學會「25年獎」 |
林布蘭特〈旗手〉於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亮相 | |
杉本博司雕塑新作聳入舊金山天際 | |
010 | 惠特尼美術館「布勞耶大樓」易手蘇富比 |
畢卡索第二任妻子賈桂琳遺產中的〈女子半身像〉於德國創拍賣紀錄 | |
曾下落不明300年,魯本斯畫作將於倫敦蘇富比重新上拍 | |
品牌、科技、新思維 | |
011 | 多元文化Le Multiculturalisme ◎陳郁秀 |
藝術龍門陣 | |
016 | 藝術收藏的多元思考(上)」 ◎熊宜敬 |
文物專欄 | |
018 | 孫悟空是印度人還是中國人? ◎戴忠仁 |
藝術拍賣 特別報導 | |
020 | 仇英〈僊山樓閣〉以3123萬港幣成交 ──佳士得香港「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及「中國古代書畫拍賣」成交總額逾3億6000萬港幣 ◎編輯部 |
024 | 巴斯奇亞〈黑〉以6260萬港幣成交 ──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春季系列拍賣成交總額逾12億4462萬港幣 ◎編輯部 |
030 | 百達翡麗名錶及珍罕彩色鑽石戒指領銜 ──佳士得香港雅逸精品類別成交額達11.5億港幣 ◎編輯部 |
032 | 〈清乾隆鬥彩蒼龍教子圖夔龍耳抱月瓶〉以1億802萬5000港幣成交 ──佳士得香港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4場現場拍賣成交總額逾3億7600萬港幣 ◎編輯部 |
藝術焦點 | |
036 | 地圖狂熱 ──維梅爾繪畫中的地圖象徵 ◎黃其安 |
藝術視界 | |
042 | 自身體與精神勞動中昇華 ──洛朗.格拉索以科技重構現實幻象 ◎韋怡忻 |
藝術視界 | |
044 | 群中化身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內在視野下的「門」與「通道」 ◎韋怡忻 |
對話藝術家系列:山海之會 特別報導 | |
046 | 蔣友梅 感通天地的修心能量 ◎陳玟妤 |
048 | 吳季璁 觀視系統的文化與時間感知 ◎陳玟妤 |
050 | 馬漢士 從薩米地圖到蘭嶼記憶 ◎陳玟妤 |
藝術博覽 | |
052 | ART SOLO 2023 ART TAICHUNG 2023 台中藝術博覽會 ──探索城市藝術:揭開台中藝術博覽會的獨特風貌◎編輯部 |
TOP 200 | 2022年200大藏家 | |
054 | 2022全球200大藏家榜(七) ──典範移轉之趨的美學視野 見證時代之變的收藏觀點 ◎陳玟妤 |
7月專輯 ◎林志鴻 | |
060 | 建築,時代的賦格 ARCHITECTURE:Fugues of the Time |
062 | 超越建築的系統生態學 ──諾曼.福斯特對於空間的結構性思考與永續之見 ◎洪昱溱 |
070 | 建築意義、記憶與遺產的守護者 ──2023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大衛.艾倫.奇普菲爾德 ◎林純雅 |
076 | 留存時光孕生的風土實感 ──RCR建築事務所的物質與地文觀點 ◎ 洪昱溱 |
080 | 啟動未來實驗室的變革之旅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林純雅 |
086 |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編輯部 |
藝影像美學 | |
088 | 逾越攝影和行為藝術的混合體 ──喬安娜.皮奧特羅斯卡「我們之間」回顧展 ◎詹育杰 |
雕塑藝術特別報導 ◎林志鴻 | |
092 | 再造與仿生之間,探問生命定義的極限 ──塞夫爾國家陶瓷博物館「生命的形式」展 ◎詹育杰 |
096 | 從半獸人到古怪動物的神話生態系 ──卡洛琳.史密特演繹關於自然的另類想像 ◎詹育杰 |
珠寶美學 | |
100 | 以珠寶接近眾神,進入萬化迷宮 ──丹尼爾.布拉什啟迪自天地的靈魂工藝 ◎林純雅 |
藝術史巡禮 | |
106 | 千淘萬漉,入深愈奇,走進人類最早的博物館 ──先聲──博物館的起源 ◎趙斯亮 |
綠與野專欄 | |
114 | 展覽與空間的天作之合 ──肯園25新.走.神在無礦 ◎古碧玲 |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運用 | |
118 | 王世襄 煮茶讀書 ◎池宗憲 |
建築觀點 | |
120 | 加拿大雙人組建築師DSA ◎黃健敏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122 | V&A博物館攝影中心擴建計畫 |
123 | 模組化永續建築的代表:矩陣一號 |
124 | 沙洋油菜博物館、文獻館及場地改造計畫 |
125 | 致敬匠心與靈感的複合辦公空間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126 | 自謬斯的行館汲取靈感╱路易威登X蘇富比「藝術家手袋系列」拍賣 |
127 | 源於山海時光的風味甄藏╱復刻夏日「靈魂之景」的香息之旅 |
128 | 「加州夢」的奢華悠閒生活風格╱參數化設計的創意空間╱珠寶藝術拍賣為孩童醫療挹注資源 |
129 | 因愛啟航的珠寶創作靈感╱以玻璃媒材描繪對溫室的想像╱畢卡索為愛而生的美學奇想 |
藝想創見 | |
130 | 於遍地牛馬之地尋景敘事 ──史恩.湯瑪士的德州影像地誌 ◎林志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