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設計2025年02月 #209
疊合交感的文化感知
藝術,是與時代連動的感性鏈結、智性表達,而策展的脈絡,往往是從未知逐步展開的探索歷程。所有複雜的情感表達,或許最終都歸結為面對生活的深度思索,每件作品都是人與意識深入對話的見證。作品的完成象徵著過去時間的總結,在時空位移後,展覽當中的觀看則讓過去與現在不斷相遇,而策展撬動了人的感知,在往復之間,構築起隱於其中那些具體而微的表述、密集而曲折的思想鍛鍊,讓跨越文化的經驗與記憶,成為可感的存在,產生疊合的可能,藉以編織未見,由此聚焦未來。2月專輯「和合與共,當代策展的思辨與實踐」深入探索策展的多重意義,以及對應時代軌跡的觀點共生與互動。
在傾斜的世界之中尋求新的平衡與共生可能,始終是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當代藝術主管與資深策展人陳暢關注的核心,她思考與實踐的關鍵在於:如何藉由藝術和策展,使被邊緣化的群體獲得表達的途徑與歸屬感?透過實際策展案例與理念分享,探討當代藝術如何為人類構築更美好精神家園的願望,形塑有效的路徑。
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由台灣策展人方彥翔擔任召集人,聯手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策展人安妮.戴維狄安(Anne Davidian)、金海主(Haeju Kim)、艾斯莉.西文(Asli Seven)、墨夫.艾斯賓納(Merv Espina)組成策展團隊。展覽以「所有令人屏息的」為題,深刻探索在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衝突交織的局勢中,「屏息」這源自亞洲的吐納與調息練習,或短暫閉氣的方法,如何成為充滿危機與變化的2020年代緩衝與儲備希望的可能。方彥翔與我們分享,如何以集體策展的策略與實踐,拓展「亞洲」的框架、觀點與方法。
2016年,頂尖棋士李世乭在對戰電腦圍棋軟體AlphaGo時吞下敗局,這場人工智慧擊敗人類智慧的巨大衝擊讓世人為之震驚。隨著人工智慧迅速發展迭代,2022年ChatGPT免費向公眾開放,人類浸淫的網路世界更仰賴演算法推送內容,人工智慧愈發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鑽研AI主題領域的策展人蔡宏賢表示:「再過3年,ChatGPT的平均智商或達145,超越人類130的天才智商標準。意思是,屆時我們所面對的人工智慧有著天才的程度。然而,人類不僅有智商,還具備意識與情感等影響思考和行動的重要特質。但AI是否擁有後者?」從此框架探討AI,或許能得到具啟發性的視角。
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如同以哲學為核心所啟動的網絡,他充分理解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其思想歷程中提出的著名觀點:「語言是存在的棲所。」而他的雕塑世界,大體上是一個充滿了刻意以求、甚至震耳欲聾的寂靜的場域——而這種沉默本身便滿布著思索的路徑,導向存在本身的意涵。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舉辦「莫內:睡蓮的時光」展,適逢巴黎首屆印象派展覽舉辦150週年,作為慶誌印象派誕生的輝煌里程,展覽聚焦於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晚年的創作。透過這些作品,觀眾將見證莫內如何從「印象派」走向「超越印象派」的巔峰,並從中捕捉到他的畫作如何逐步邁向更為抽象與情感豐富的境界,領略他在人生旅途終點所抵達的超凡境界。
「路易絲.布爾喬亞展:我剛從地獄歸來,真是美妙」展覽標題與著名的蜘蛛雕塑,令人想起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蜘蛛之絲》。在那篇佛教寓言式的故事裡,引渡救贖的細線,近似於布爾喬亞的蛛絲,象徵恢復與重生。在全球普遍分裂與衝突擴張之際,重新審視布爾喬亞的作品,也許能為當今社會帶來生存的啟示。
藝術熱新聞 | |
006 |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和李鐘文亞洲藝術文化中心任命李昭玲擔任館長兼首席執行官 |
雷菲克.安納多爾創辦全球首座A.I.藝術博物館 | |
唐寧街10號撤換伊莉莎白一世肖像,改掛寶拉.雷戈作品 | |
007 | 邦妮.布倫南接任佳士得新行政總裁 |
洛杉磯野火肆虐 藝術文化地標遇險 | |
費城柯爾達花園將於9月開幕 | |
義大利博物館以「狗狗看護」服務吸引訪客 | |
文物專欄 | |
008 | 從一尊珍貴關公像,談刮骨療毒 ◎戴忠仁 |
藝術龍門陣 | |
010 | 江兆申藝文散葉(之三) ◎熊宜敬 |
藝術焦點 | |
012 | 穿越時光的畫筆,以吉維尼花園定義印象派的巔峰 ──光與色的終章,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莫內:睡蓮的時光」展 ◎洪昱溱 |
藝術視界 | |
020 | 無底之井,無法預知的蛻變 ──馬丁.蓋福德《繪畫如何發生及其為何重要》對創作本質的探索 ◎林芝禾 |
Art History Now | |
024 | 藝術史,連結過往與未來的知識宇宙(二) ──探索創造力、圖像學、精神世界與文化價值的研究之路 ◎陳玟妤 |
藝術焦點 | |
026 | 錢不是萬能,沒有金錢萬萬不能 ──《藝術中的金錢:從硬幣到加密貨幣》揭示金錢與藝術的共生 ◎高慈敏 |
藝術焦點 | |
034 | 行過地獄之路 ──森美術館的路易絲.布爾喬亞回顧展 ◎黃士誠 |
藝術大觀 | |
042 | 以自身的感知,作為重新定義世界與時空的起點 ──安東尼.葛姆雷藝術中的知與未知 ◎林純雅 |
048 | The Art of Gathering 和合與共,當代策展的思辨與實踐 ◎林志鴻 |
050 | 藝術的價值在於啟動思考,讓眾人照見彼此 ──陳暢談藝術策展中的多元平權實踐 ◎陳玟妤 |
058 | 「所有令人屏息的」──透過集體視野,書寫亞洲的時代備忘錄 ——方彥翔談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策展理念 ◎陳玟妤 |
060 | 「讓介於懸浮與靜止的滯育狀態,化為重啟想像的時刻 ──安妮.戴維狄安分享理想的集體策展模式 ◎韋怡忻 |
062 | 藝術史的書寫與塑造,當代議題通連的場域 ──金海主解讀雙年展多重敘事交織的複調現象 ◎韋怡忻 |
064 | 疏通相互理解的路徑,由動盪中重煥生機 ──艾斯莉.西文解析策展潛藏的藝術與文化生態 ◎韋怡忻 |
066 | 母土、他鄉、第三種文化,以聲音與物質文本解讀身世符碼 ──墨夫.艾斯賓納談例外群體與流動的身分建構 ◎陳玟妤 |
068 | 人機協作共創,迎向未知未來的奇點 ──蔡宏賢談AI時代的藝術、文化、策展與美學新篇 ◎陳玟妤 |
珠寶美學 | |
074 | 啟航的悸動,深藏著揚帆遠颺的夢想 ──梵克雅寶「金銀島」高級珠寶系列的探奇映美 ◎林純雅 |
工藝美學 | |
080 | 為戰功立心,為工藝審美賦理: 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威武奢華:跨文化禮儀兵器藝術展」 ◎洪昱溱 |
藝術視界 | |
086 | 文化的穿越之旅,關於私密的時代定義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親密,從臥室到社交網路」展 ◎詹育杰 |
當代藝術 | |
088 | 虛構遊戲與烏托邦的侷限 ──佐迪.科洛莫回顧展「正面照,未來信仰派對」 ◎詹育杰 |
綠與野專欄 | |
090 | 李重重的抽象水墨,若重重筆墨森林 ◎古碧玲 |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 |
94 | 凡茶宜錫,去燥生津──品武夷、藏錫罐,得真味 ◎池宗憲 |
建築觀點 | |
96 | B+W之都市情境主義建築 ◎黃健敏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098 | 從廢棄工廠到文化地標的蛻變──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 |
099 | 城市生活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願景──BIG建築事務所哥本哈根總部 |
100 | 萬物和諧共生的縮影──星合.生活美學社區 |
101 | 自然意象的重塑,商業空間的藝術再造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102 | 從宇宙星光到微觀珠寶,天穹之眼的視幻空間/日常經驗與感知狀態,何翔宇探索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關係 |
103 | 杏仁奶油,燭火繾綣的冬日氣息/動靜間的詩意,風動藝術雕塑〈風之漩舞〉 |
104 | 悠然之境,百年經典的剪裁之藝 |
105 | 山與海相逢,華人餐桌的豐饒滋味 |
藝想創見 | |
106 | 於幽邃的黑白裡,尋未竟的故事 ──瑪麗亞.古圖視界所及的迷茫 ◎林志鴻 |
疊合交感的文化感知
藝術,是與時代連動的感性鏈結、智性表達,而策展的脈絡,往往是從未知逐步展開的探索歷程。所有複雜的情感表達,或許最終都歸結為面對生活的深度思索,每件作品都是人與意識深入對話的見證。作品的完成象徵著過去時間的總結,在時空位移後,展覽當中的觀看則讓過去與現在不斷相遇,而策展撬動了人的感知,在往復之間,構築起隱於其中那些具體而微的表述、密集而曲折的思想鍛鍊,讓跨越文化的經驗與記憶,成為可感的存在,產生疊合的可能,藉以編織未見,由此聚焦未來。2月專輯「和合與共,當代策展的思辨與實踐」深入探索策展的多重意義,以及對應時代軌跡的觀點共生與互動。
在傾斜的世界之中尋求新的平衡與共生可能,始終是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當代藝術主管與資深策展人陳暢關注的核心,她思考與實踐的關鍵在於:如何藉由藝術和策展,使被邊緣化的群體獲得表達的途徑與歸屬感?透過實際策展案例與理念分享,探討當代藝術如何為人類構築更美好精神家園的願望,形塑有效的路徑。
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由台灣策展人方彥翔擔任召集人,聯手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策展人安妮.戴維狄安(Anne Davidian)、金海主(Haeju Kim)、艾斯莉.西文(Asli Seven)、墨夫.艾斯賓納(Merv Espina)組成策展團隊。展覽以「所有令人屏息的」為題,深刻探索在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衝突交織的局勢中,「屏息」這源自亞洲的吐納與調息練習,或短暫閉氣的方法,如何成為充滿危機與變化的2020年代緩衝與儲備希望的可能。方彥翔與我們分享,如何以集體策展的策略與實踐,拓展「亞洲」的框架、觀點與方法。
2016年,頂尖棋士李世乭在對戰電腦圍棋軟體AlphaGo時吞下敗局,這場人工智慧擊敗人類智慧的巨大衝擊讓世人為之震驚。隨著人工智慧迅速發展迭代,2022年ChatGPT免費向公眾開放,人類浸淫的網路世界更仰賴演算法推送內容,人工智慧愈發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鑽研AI主題領域的策展人蔡宏賢表示:「再過3年,ChatGPT的平均智商或達145,超越人類130的天才智商標準。意思是,屆時我們所面對的人工智慧有著天才的程度。然而,人類不僅有智商,還具備意識與情感等影響思考和行動的重要特質。但AI是否擁有後者?」從此框架探討AI,或許能得到具啟發性的視角。
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如同以哲學為核心所啟動的網絡,他充分理解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其思想歷程中提出的著名觀點:「語言是存在的棲所。」而他的雕塑世界,大體上是一個充滿了刻意以求、甚至震耳欲聾的寂靜的場域——而這種沉默本身便滿布著思索的路徑,導向存在本身的意涵。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舉辦「莫內:睡蓮的時光」展,適逢巴黎首屆印象派展覽舉辦150週年,作為慶誌印象派誕生的輝煌里程,展覽聚焦於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晚年的創作。透過這些作品,觀眾將見證莫內如何從「印象派」走向「超越印象派」的巔峰,並從中捕捉到他的畫作如何逐步邁向更為抽象與情感豐富的境界,領略他在人生旅途終點所抵達的超凡境界。
「路易絲.布爾喬亞展:我剛從地獄歸來,真是美妙」展覽標題與著名的蜘蛛雕塑,令人想起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蜘蛛之絲》。在那篇佛教寓言式的故事裡,引渡救贖的細線,近似於布爾喬亞的蛛絲,象徵恢復與重生。在全球普遍分裂與衝突擴張之際,重新審視布爾喬亞的作品,也許能為當今社會帶來生存的啟示。
藝術熱新聞 | |
006 |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和李鐘文亞洲藝術文化中心任命李昭玲擔任館長兼首席執行官 |
雷菲克.安納多爾創辦全球首座A.I.藝術博物館 | |
唐寧街10號撤換伊莉莎白一世肖像,改掛寶拉.雷戈作品 | |
007 | 邦妮.布倫南接任佳士得新行政總裁 |
洛杉磯野火肆虐 藝術文化地標遇險 | |
費城柯爾達花園將於9月開幕 | |
義大利博物館以「狗狗看護」服務吸引訪客 | |
文物專欄 | |
008 | 從一尊珍貴關公像,談刮骨療毒 ◎戴忠仁 |
藝術龍門陣 | |
010 | 江兆申藝文散葉(之三) ◎熊宜敬 |
藝術焦點 | |
012 | 穿越時光的畫筆,以吉維尼花園定義印象派的巔峰 ──光與色的終章,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莫內:睡蓮的時光」展 ◎洪昱溱 |
藝術視界 | |
020 | 無底之井,無法預知的蛻變 ──馬丁.蓋福德《繪畫如何發生及其為何重要》對創作本質的探索 ◎林芝禾 |
Art History Now | |
024 | 藝術史,連結過往與未來的知識宇宙(二) ──探索創造力、圖像學、精神世界與文化價值的研究之路 ◎陳玟妤 |
藝術焦點 | |
026 | 錢不是萬能,沒有金錢萬萬不能 ──《藝術中的金錢:從硬幣到加密貨幣》揭示金錢與藝術的共生 ◎高慈敏 |
藝術焦點 | |
034 | 行過地獄之路 ──森美術館的路易絲.布爾喬亞回顧展 ◎黃士誠 |
藝術大觀 | |
042 | 以自身的感知,作為重新定義世界與時空的起點 ──安東尼.葛姆雷藝術中的知與未知 ◎林純雅 |
048 | The Art of Gathering 和合與共,當代策展的思辨與實踐 ◎林志鴻 |
050 | 藝術的價值在於啟動思考,讓眾人照見彼此 ──陳暢談藝術策展中的多元平權實踐 ◎陳玟妤 |
058 | 「所有令人屏息的」──透過集體視野,書寫亞洲的時代備忘錄 ——方彥翔談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策展理念 ◎陳玟妤 |
060 | 「讓介於懸浮與靜止的滯育狀態,化為重啟想像的時刻 ──安妮.戴維狄安分享理想的集體策展模式 ◎韋怡忻 |
062 | 藝術史的書寫與塑造,當代議題通連的場域 ──金海主解讀雙年展多重敘事交織的複調現象 ◎韋怡忻 |
064 | 疏通相互理解的路徑,由動盪中重煥生機 ──艾斯莉.西文解析策展潛藏的藝術與文化生態 ◎韋怡忻 |
066 | 母土、他鄉、第三種文化,以聲音與物質文本解讀身世符碼 ──墨夫.艾斯賓納談例外群體與流動的身分建構 ◎陳玟妤 |
068 | 人機協作共創,迎向未知未來的奇點 ──蔡宏賢談AI時代的藝術、文化、策展與美學新篇 ◎陳玟妤 |
珠寶美學 | |
074 | 啟航的悸動,深藏著揚帆遠颺的夢想 ──梵克雅寶「金銀島」高級珠寶系列的探奇映美 ◎林純雅 |
工藝美學 | |
080 | 為戰功立心,為工藝審美賦理: 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威武奢華:跨文化禮儀兵器藝術展」 ◎洪昱溱 |
藝術視界 | |
086 | 文化的穿越之旅,關於私密的時代定義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親密,從臥室到社交網路」展 ◎詹育杰 |
當代藝術 | |
088 | 虛構遊戲與烏托邦的侷限 ──佐迪.科洛莫回顧展「正面照,未來信仰派對」 ◎詹育杰 |
綠與野專欄 | |
090 | 李重重的抽象水墨,若重重筆墨森林 ◎古碧玲 |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 |
94 | 凡茶宜錫,去燥生津──品武夷、藏錫罐,得真味 ◎池宗憲 |
建築觀點 | |
96 | B+W之都市情境主義建築 ◎黃健敏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098 | 從廢棄工廠到文化地標的蛻變──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 |
099 | 城市生活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願景──BIG建築事務所哥本哈根總部 |
100 | 萬物和諧共生的縮影──星合.生活美學社區 |
101 | 自然意象的重塑,商業空間的藝術再造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102 | 從宇宙星光到微觀珠寶,天穹之眼的視幻空間/日常經驗與感知狀態,何翔宇探索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關係 |
103 | 杏仁奶油,燭火繾綣的冬日氣息/動靜間的詩意,風動藝術雕塑〈風之漩舞〉 |
104 | 悠然之境,百年經典的剪裁之藝 |
105 | 山與海相逢,華人餐桌的豐饒滋味 |
藝想創見 | |
106 | 於幽邃的黑白裡,尋未竟的故事 ──瑪麗亞.古圖視界所及的迷茫 ◎林志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