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2018年10月 #521
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於8月24日展出「荒木飛呂彥原畫展 JOJO冒險的波紋」,根據日本NHK報導,荒木飛呂彥是首位以現役漫畫家的身分於日本國家級美術館舉辦原畫展,過去亦曾於羅浮宮展出,其藝術性受到國際矚目。
漫畫長期以來做為一種創作形式的他者,人們時常用視覺藝術、文學、攝影,甚至電影等創作面向去切入辨證漫畫的特質,因為與商業產製關係密切,以及其可親易讀的軟性,使漫畫長期被視為屬於娛樂消遣的讀物。漫畫做為一種文化產物,近年隨著國內外愈來愈多博物館、美術館開始推出漫畫展覽,例如展出具有靈光的原畫,或是結合館內文化資源與之對話;另一方面,在政府推動國家漫畫博物館成立之際,10月專輯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李衣雲,撰述當漫畫進入所謂傳統美術殿堂的場域,在大眾與高級文化之間如何自處,又如何面對上述刻板印象的觀看限制,以及討論對於漫畫博物館而言的漫畫定位。董怡彣的文章以日本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常設展和特展為案例,論述該館如何以多元的展覽策略與展示技術書寫大眾文化史。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於6月獲得一批數量可觀的普普藝術家羅伊.李奇登斯坦作品,駐紐約作者謝佩君就此談論藝術家挪用漫畫元素的創作手法,以及該館過去與漫畫相關的展覽,討論漫畫、藝術以及美術館之間的關係。而在博物館範疇之外的漫畫展示,如歐陸漫畫大國法國早在1974年即於安古蘭成立國際漫畫節,台灣自2012年加入至今成績亮眼。10月專輯邀請旅法漫畫家林莉菁為文介紹法語漫畫發展與台法漫畫交流,文中可知台灣漫畫家在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的活躍參與及出色表現。而面對政府近期推行多項關於漫畫的文化政策,專輯採訪前台北市漫畫工會理事長鍾孟舜淺談現階段台灣漫畫產業的發展;同時採訪五位台灣當代漫畫創作者:李隆杰、61Chi、彭傑、葉羽桐和劉倩帆,試圖透過創作者角度的自觀,來看他們對於漫畫創作的理念、作品獨特的美學與各自的藝術堅持。
本期呈獻多篇特別報導單元:臺南市美術館1館於10月中旬展開試營運,推出典藏捐贈展、典藏修復展以及原臺南警署建築修復展,本期有專文介紹;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的推行已有十四年,本期專訪國藝會獎助組總監藍恭旭,以及獲去年補助、現正展出的兩項展覽策展人黃建宏與吳尚霖,回溯該專案成立宗旨並分享現今成果;2018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即將於10月底展開,本期也為讀者介紹台北藝博以及參展畫廊將展出的作品;今年是巴黎畫派大家藤田嗣治歿後五十年,日本推出一系列紀念展向其致敬,本期選介兩檔於東京都美術館和東京藝術大學展出的藤田嗣治特展。
浮世繪為流行於江戶時代的大眾藝術,描繪生活情景及風俗畫等,同時如演員畫的「役者繪」也做為廣告功能,日後更影響至歐洲印象派的發展;「漫畫」一詞的由來即來自浮世繪大家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雖不具現代漫畫的故事情節,但畫風近似現代漫畫筆觸。名家傑作呈現日本浮世繪大師溪齋英泉,梵谷曾為其作〈雲龍打掛的花魁〉著迷而進行臨摩與創作,本期介紹他的生平及其代表性的美人圖與風景畫。
162 | 10月專輯 |
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 | |
164 | 是大眾的記憶場域,還是高級文化的殿堂?─從國家漫畫博物館談起 ⊙李衣雲 |
168 | 博物館如何再現漫畫─以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展示為例 ⊙董怡彣 |
178 | 做個好夢吧,寶貝─從李奇登斯坦基金會的解散看漫畫與美術館之間 ⊙謝佩君 |
184 | 台灣漫畫前進歐洲─法語漫畫介紹及台法漫畫交流簡述 ⊙林莉菁 |
192 | 為漫畫發聲─專訪前任台北市漫畫工會理事長鍾孟舜 ⊙蔣嘉惠 |
193 | 過去與現在永無止盡的對話─李隆杰的匠心獨具 ⊙羅珮慈 |
194 | 在國際中追尋自我─61Chi的安古蘭經驗 ⊙羅珮慈 |
195 | 以漫畫與世界對語─探訪彭傑的創作初心 ⊙高慧倩 |
196 | 追逐心之所向─葉羽桐的貓與女人 ⊙高慧倩 |
197 | 漫畫的可能性─劉倩帆與數位漫畫 ⊙蔣嘉惠 |
124 | 特別報導─臺南市美術館 |
鳳凰花的盛放─臺南市美術館館試營運 ⊙莊東橋 | |
127 | 相挺Your Support─臺南市美術館典藏捐贈展 ⊙常鴻雁 |
130 | 修復記事─臺南市美術館典藏修復展 ⊙杜玫 |
134 | 體趣─原臺南警察署建築修復展 ⊙徐嘉晨 |
252 | 特別報導─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 |
策展做為一種方法學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組總監藍恭旭談「視覺藝術策展專案」 ⊙蔣嘉惠 |
|
256 | 專業展覽的幕後推手─策展人黃建宏漫談展覽策畫與策展專案 ⊙高慧倩 |
258 | 從地方到他方的跨域故事─吳尚霖的策展經驗 ⊙羅珮慈 |
308 |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Art Taipei 201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屹立亞洲.前進廿五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
400 | 特別報導─藤田嗣治歿後50年 |
向「被祖國拋棄的畫家」致敬 ─東京都美術館舉行「歿後50年.藤田嗣治展」 ⊙邱馨慧 |
|
408 | 東京藝術大學致敬藤田嗣治 ⊙邱馨慧 |
99 | 藝術風景 |
梵谷之夢 | |
100 | 巴黎隨筆 |
趙無極向克勞德.莫內致敬 ⊙李明明 | |
101 | 美學漫遊 |
城鄉的「形」涵養工藝品質 ⊙李仁芳 | |
102 | 美術之眼 |
上班族的收藏夢 ⊙陳長華 | |
103 | 香港視線 |
東京 ⊙卓有瑞 | |
104 | 藝術焦點 |
藝術家開會 ⊙李維菁 | |
105 | 藝術新聞 |
2018台北雙年展公布參展名單 | |
106 | 台北市立美術館公開說明擴館計畫 |
當代館「低限命題.感性空間」 | |
107 | 北師美術館「謝春德—天火」 |
2018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 | |
108 |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推出首波展演活動 |
文化部2018MIT新人推薦特區 | |
109 | 2018楊英風紀錄片首映會 |
觀唐藝術區首屆藝術季「桃花源」 | |
110 | 松美術館「感同身受」 |
大衛.史瑞格里個展「亂了,亂了」 | |
111 | 安妮.艾伯絲英國首次回顧展 |
柏林世界文化之家「最危險的遊戲」 | |
112 | 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10月登場 |
113 | 2018新加坡國際攝影節 |
阿拉瑪雅尼、李明維、河原溫個展 | |
138 | 水墨畫世界 |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張大千的中期作品〈山水畫帖〉 ⊙北辰 | |
152 | 藝術著作 |
學院藝術三百年─學院主義的誕生及藝術實踐(一) ⊙楊墀 | |
158 | 手繪古建築 |
山西太原晉祠─蟠龍列柱引水借氣的宋代道觀 ⊙李乾朗 | |
198 | 台灣抽象藝術史 |
現代雕塑中的抽象表現(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廿一章 ⊙蕭瓊瑞 | |
210 | 台灣美術 |
揮別東洋的大告別時代─台灣美術變貌(廿一) ⊙潘(示番) | |
222 | 藝術現場 |
莉莉.凡.德.史托克「好友善」 | |
398 | 第卅三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情感的親和力」 |
225 | 圍場散步 |
解構「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石隆盛 | |
228 | 畫廊圈 |
四十週年的回顧與傳承─專訪阿波羅畫廊負責人張凱迪 ⊙高慧倩 | |
230 | 大師開講 |
達利:我回歸到量子化的神祕主義 ─現代藝術旗手之卅一 ⊙皮耶.阿斯提爾、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示番) |
|
236 | 藝評選讀 |
藝術的分析、闡釋與評論─淺說現代藝術的緣起之十五 ⊙菲利浦.耶納畹 編譯/羅珮慈 | |
240 | 評藝廣場 |
虛幻中的真實─胡文賢的廢墟美學 ⊙蕭瓊瑞 | |
244 | 交陪美學論 |
組織的弔詭─無政府主義者的觀點 ⊙龔卓軍 | |
248 |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
當代藝術紀錄影像的未來事件─做為另類台灣藝術史的「藝術很有事」 ⊙孫松榮 | |
260 | 聚焦當代 |
尋找圖象的力場─許唐瑋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 |
114 | 國際藝壇 |
融貫東西的抽象表現主義─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趙無極─無言的空間」特展 ⊙編譯/葉姵妤 | |
266 | 想像物與它的再想像─巴黎中世紀博物館「神奇的獨角獸」展 ⊙劉京璇 |
272 | 眾生的絢彩國度─巴黎小皇宮美術館「伊藤若冲—動植綵繪」 ⊙唐忠珊 |
274 | 以我眼中的美,對抗整個世界的惡意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大衛.瓦納羅維奇:歷史讓我徹夜未眠」回顧展 ⊙賴懷宇 |
282 | 追尋精簡傳神的極致美感─紐約現代美術館布朗庫西雕塑展 ⊙周東曉 |
290 | 風箏不斷線─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吳冠中:文心與畫境」 ⊙鄧聿檠 |
294 | 浪漫主義先驅─香堤伊堡孔德博物館「傑利訶特展」 ⊙廖瓊芳 |
300 | 跨時代的多元藝術宴饗─愛丁堡視覺藝術季(二) ⊙方秀雲 |
470 | 從英國看見的荷蘭風光─海牙莫里斯宮「來自英國鄉村別墅的荷蘭繪畫」 ⊙編譯/高慧倩 |
336 | 藝術視界 |
風流才子眼中的18世紀歐洲─加利福尼亞榮耀宮「卡薩諾瓦:歐洲的誘惑」 ⊙編譯/高慧倩 | |
346 | 地景藝術 |
「方丈記私記」經典新銓─2018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下) ⊙邱馨慧 | |
356 | 當代設計 |
傳統底蘊處 綻放精采─「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主視覺設計之藝術性內涵 ⊙徐婉禎 | |
358 | 文化行政 |
從實驗→實踐的現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訪談 ⊙蔣嘉惠 | |
360 | 策展論述 |
201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陶藝的人文回歸:從藝術的精神原點談起 ⊙邵婷如 | |
366 | 夏陽觀.遊.趣之藝術歷程 ⊙劉永仁 |
380 | 藝術家評介 |
西班牙鄉土畫家哈維爾.巴西亞諾 ⊙周芳蓮 | |
386 | 展覽評介 |
藝生易時的詩篇─藝術家林莎 ⊙劉永仁 | |
388 | 2018「動漫藝擺─好玩到嘉」三部曲 ⊙好思當代 |
390 | 台灣攝影的今天─Inside / Outside─第六屆台灣文化光點計畫 ⊙佐藤時啟 編譯/王憶冰 |
392 | 創作自述 |
曾長生的文明反思─從童年到數位靈光 ⊙曾長生 | |
396 | 藝術動態 |
探索變異人性的新思維與新走向─賞析第十七屆彩墨新人賞得獎作品 ⊙黃朝湖 | |
412 | 名家傑作 |
日本浮世繪畫師溪齋英泉─頹廢美感中的細緻 ⊙羅珮慈 | |
442 | 塞尚傳記 |
《塞尚傳記》翻譯者的導讀 ⊙潘(示番) | |
446 | 發現美術館 |
守護心靈財富的基地─日本兵庫縣立美術館 ⊙吳偉蘋 | |
450 | 纖維藝術 |
2018葡萄牙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 ⊙康雅筑 | |
454 | 西域佛畫 |
釋迦如來與多寶如來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 編譯/林保堯 | |
460 | 創意陶藝 |
真實的記憶VS.感性的呢喃─陶藝家王怡方的對話創作實驗 ⊙莊秀玲 | |
464 | 當代新陶 |
今野朋子×謝蘿.安.湯瑪斯 ⊙邵婷如 | |
468 | 誌上話陶 |
焦慮感與魅力兼具的瓷都:景德鎮 ⊙黎翠玉 | |
506 | 新書出版 |
象徵主義代表畫家─《世界名畫家全集—魯東》 ⊙何政廣 | |
508 | 藝術新刊 |
觸動心感受 相約國美館─《國美藝誌》第四期出刊 ⊙賴岳貞 | |
471 | 藝展目錄 |
472 | 藝展報導 |
482 | 藝術快遞 |
484 | 展覽月報 |
490 | 藝術市場行情表 |
494 | 藝術家圖書目錄 |
500 | 藝術線上 |
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於8月24日展出「荒木飛呂彥原畫展 JOJO冒險的波紋」,根據日本NHK報導,荒木飛呂彥是首位以現役漫畫家的身分於日本國家級美術館舉辦原畫展,過去亦曾於羅浮宮展出,其藝術性受到國際矚目。
漫畫長期以來做為一種創作形式的他者,人們時常用視覺藝術、文學、攝影,甚至電影等創作面向去切入辨證漫畫的特質,因為與商業產製關係密切,以及其可親易讀的軟性,使漫畫長期被視為屬於娛樂消遣的讀物。漫畫做為一種文化產物,近年隨著國內外愈來愈多博物館、美術館開始推出漫畫展覽,例如展出具有靈光的原畫,或是結合館內文化資源與之對話;另一方面,在政府推動國家漫畫博物館成立之際,10月專輯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李衣雲,撰述當漫畫進入所謂傳統美術殿堂的場域,在大眾與高級文化之間如何自處,又如何面對上述刻板印象的觀看限制,以及討論對於漫畫博物館而言的漫畫定位。董怡彣的文章以日本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常設展和特展為案例,論述該館如何以多元的展覽策略與展示技術書寫大眾文化史。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於6月獲得一批數量可觀的普普藝術家羅伊.李奇登斯坦作品,駐紐約作者謝佩君就此談論藝術家挪用漫畫元素的創作手法,以及該館過去與漫畫相關的展覽,討論漫畫、藝術以及美術館之間的關係。而在博物館範疇之外的漫畫展示,如歐陸漫畫大國法國早在1974年即於安古蘭成立國際漫畫節,台灣自2012年加入至今成績亮眼。10月專輯邀請旅法漫畫家林莉菁為文介紹法語漫畫發展與台法漫畫交流,文中可知台灣漫畫家在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的活躍參與及出色表現。而面對政府近期推行多項關於漫畫的文化政策,專輯採訪前台北市漫畫工會理事長鍾孟舜淺談現階段台灣漫畫產業的發展;同時採訪五位台灣當代漫畫創作者:李隆杰、61Chi、彭傑、葉羽桐和劉倩帆,試圖透過創作者角度的自觀,來看他們對於漫畫創作的理念、作品獨特的美學與各自的藝術堅持。
本期呈獻多篇特別報導單元:臺南市美術館1館於10月中旬展開試營運,推出典藏捐贈展、典藏修復展以及原臺南警署建築修復展,本期有專文介紹;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的推行已有十四年,本期專訪國藝會獎助組總監藍恭旭,以及獲去年補助、現正展出的兩項展覽策展人黃建宏與吳尚霖,回溯該專案成立宗旨並分享現今成果;2018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即將於10月底展開,本期也為讀者介紹台北藝博以及參展畫廊將展出的作品;今年是巴黎畫派大家藤田嗣治歿後五十年,日本推出一系列紀念展向其致敬,本期選介兩檔於東京都美術館和東京藝術大學展出的藤田嗣治特展。
浮世繪為流行於江戶時代的大眾藝術,描繪生活情景及風俗畫等,同時如演員畫的「役者繪」也做為廣告功能,日後更影響至歐洲印象派的發展;「漫畫」一詞的由來即來自浮世繪大家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雖不具現代漫畫的故事情節,但畫風近似現代漫畫筆觸。名家傑作呈現日本浮世繪大師溪齋英泉,梵谷曾為其作〈雲龍打掛的花魁〉著迷而進行臨摩與創作,本期介紹他的生平及其代表性的美人圖與風景畫。
162 | 10月專輯 |
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 | |
164 | 是大眾的記憶場域,還是高級文化的殿堂?─從國家漫畫博物館談起 ⊙李衣雲 |
168 | 博物館如何再現漫畫─以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展示為例 ⊙董怡彣 |
178 | 做個好夢吧,寶貝─從李奇登斯坦基金會的解散看漫畫與美術館之間 ⊙謝佩君 |
184 | 台灣漫畫前進歐洲─法語漫畫介紹及台法漫畫交流簡述 ⊙林莉菁 |
192 | 為漫畫發聲─專訪前任台北市漫畫工會理事長鍾孟舜 ⊙蔣嘉惠 |
193 | 過去與現在永無止盡的對話─李隆杰的匠心獨具 ⊙羅珮慈 |
194 | 在國際中追尋自我─61Chi的安古蘭經驗 ⊙羅珮慈 |
195 | 以漫畫與世界對語─探訪彭傑的創作初心 ⊙高慧倩 |
196 | 追逐心之所向─葉羽桐的貓與女人 ⊙高慧倩 |
197 | 漫畫的可能性─劉倩帆與數位漫畫 ⊙蔣嘉惠 |
124 | 特別報導─臺南市美術館 |
鳳凰花的盛放─臺南市美術館館試營運 ⊙莊東橋 | |
127 | 相挺Your Support─臺南市美術館典藏捐贈展 ⊙常鴻雁 |
130 | 修復記事─臺南市美術館典藏修復展 ⊙杜玫 |
134 | 體趣─原臺南警察署建築修復展 ⊙徐嘉晨 |
252 | 特別報導─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 |
策展做為一種方法學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組總監藍恭旭談「視覺藝術策展專案」 ⊙蔣嘉惠 |
|
256 | 專業展覽的幕後推手─策展人黃建宏漫談展覽策畫與策展專案 ⊙高慧倩 |
258 | 從地方到他方的跨域故事─吳尚霖的策展經驗 ⊙羅珮慈 |
308 |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Art Taipei 201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屹立亞洲.前進廿五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
400 | 特別報導─藤田嗣治歿後50年 |
向「被祖國拋棄的畫家」致敬 ─東京都美術館舉行「歿後50年.藤田嗣治展」 ⊙邱馨慧 |
|
408 | 東京藝術大學致敬藤田嗣治 ⊙邱馨慧 |
99 | 藝術風景 |
梵谷之夢 | |
100 | 巴黎隨筆 |
趙無極向克勞德.莫內致敬 ⊙李明明 | |
101 | 美學漫遊 |
城鄉的「形」涵養工藝品質 ⊙李仁芳 | |
102 | 美術之眼 |
上班族的收藏夢 ⊙陳長華 | |
103 | 香港視線 |
東京 ⊙卓有瑞 | |
104 | 藝術焦點 |
藝術家開會 ⊙李維菁 | |
105 | 藝術新聞 |
2018台北雙年展公布參展名單 | |
106 | 台北市立美術館公開說明擴館計畫 |
當代館「低限命題.感性空間」 | |
107 | 北師美術館「謝春德—天火」 |
2018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 | |
108 |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推出首波展演活動 |
文化部2018MIT新人推薦特區 | |
109 | 2018楊英風紀錄片首映會 |
觀唐藝術區首屆藝術季「桃花源」 | |
110 | 松美術館「感同身受」 |
大衛.史瑞格里個展「亂了,亂了」 | |
111 | 安妮.艾伯絲英國首次回顧展 |
柏林世界文化之家「最危險的遊戲」 | |
112 | 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10月登場 |
113 | 2018新加坡國際攝影節 |
阿拉瑪雅尼、李明維、河原溫個展 | |
138 | 水墨畫世界 |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張大千的中期作品〈山水畫帖〉 ⊙北辰 | |
152 | 藝術著作 |
學院藝術三百年─學院主義的誕生及藝術實踐(一) ⊙楊墀 | |
158 | 手繪古建築 |
山西太原晉祠─蟠龍列柱引水借氣的宋代道觀 ⊙李乾朗 | |
198 | 台灣抽象藝術史 |
現代雕塑中的抽象表現(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廿一章 ⊙蕭瓊瑞 | |
210 | 台灣美術 |
揮別東洋的大告別時代─台灣美術變貌(廿一) ⊙潘(示番) | |
222 | 藝術現場 |
莉莉.凡.德.史托克「好友善」 | |
398 | 第卅三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情感的親和力」 |
225 | 圍場散步 |
解構「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石隆盛 | |
228 | 畫廊圈 |
四十週年的回顧與傳承─專訪阿波羅畫廊負責人張凱迪 ⊙高慧倩 | |
230 | 大師開講 |
達利:我回歸到量子化的神祕主義 ─現代藝術旗手之卅一 ⊙皮耶.阿斯提爾、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示番) |
|
236 | 藝評選讀 |
藝術的分析、闡釋與評論─淺說現代藝術的緣起之十五 ⊙菲利浦.耶納畹 編譯/羅珮慈 | |
240 | 評藝廣場 |
虛幻中的真實─胡文賢的廢墟美學 ⊙蕭瓊瑞 | |
244 | 交陪美學論 |
組織的弔詭─無政府主義者的觀點 ⊙龔卓軍 | |
248 |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
當代藝術紀錄影像的未來事件─做為另類台灣藝術史的「藝術很有事」 ⊙孫松榮 | |
260 | 聚焦當代 |
尋找圖象的力場─許唐瑋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 |
114 | 國際藝壇 |
融貫東西的抽象表現主義─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趙無極─無言的空間」特展 ⊙編譯/葉姵妤 | |
266 | 想像物與它的再想像─巴黎中世紀博物館「神奇的獨角獸」展 ⊙劉京璇 |
272 | 眾生的絢彩國度─巴黎小皇宮美術館「伊藤若冲—動植綵繪」 ⊙唐忠珊 |
274 | 以我眼中的美,對抗整個世界的惡意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大衛.瓦納羅維奇:歷史讓我徹夜未眠」回顧展 ⊙賴懷宇 |
282 | 追尋精簡傳神的極致美感─紐約現代美術館布朗庫西雕塑展 ⊙周東曉 |
290 | 風箏不斷線─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吳冠中:文心與畫境」 ⊙鄧聿檠 |
294 | 浪漫主義先驅─香堤伊堡孔德博物館「傑利訶特展」 ⊙廖瓊芳 |
300 | 跨時代的多元藝術宴饗─愛丁堡視覺藝術季(二) ⊙方秀雲 |
470 | 從英國看見的荷蘭風光─海牙莫里斯宮「來自英國鄉村別墅的荷蘭繪畫」 ⊙編譯/高慧倩 |
336 | 藝術視界 |
風流才子眼中的18世紀歐洲─加利福尼亞榮耀宮「卡薩諾瓦:歐洲的誘惑」 ⊙編譯/高慧倩 | |
346 | 地景藝術 |
「方丈記私記」經典新銓─2018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下) ⊙邱馨慧 | |
356 | 當代設計 |
傳統底蘊處 綻放精采─「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主視覺設計之藝術性內涵 ⊙徐婉禎 | |
358 | 文化行政 |
從實驗→實踐的現場─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訪談 ⊙蔣嘉惠 | |
360 | 策展論述 |
201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陶藝的人文回歸:從藝術的精神原點談起 ⊙邵婷如 | |
366 | 夏陽觀.遊.趣之藝術歷程 ⊙劉永仁 |
380 | 藝術家評介 |
西班牙鄉土畫家哈維爾.巴西亞諾 ⊙周芳蓮 | |
386 | 展覽評介 |
藝生易時的詩篇─藝術家林莎 ⊙劉永仁 | |
388 | 2018「動漫藝擺─好玩到嘉」三部曲 ⊙好思當代 |
390 | 台灣攝影的今天─Inside / Outside─第六屆台灣文化光點計畫 ⊙佐藤時啟 編譯/王憶冰 |
392 | 創作自述 |
曾長生的文明反思─從童年到數位靈光 ⊙曾長生 | |
396 | 藝術動態 |
探索變異人性的新思維與新走向─賞析第十七屆彩墨新人賞得獎作品 ⊙黃朝湖 | |
412 | 名家傑作 |
日本浮世繪畫師溪齋英泉─頹廢美感中的細緻 ⊙羅珮慈 | |
442 | 塞尚傳記 |
《塞尚傳記》翻譯者的導讀 ⊙潘(示番) | |
446 | 發現美術館 |
守護心靈財富的基地─日本兵庫縣立美術館 ⊙吳偉蘋 | |
450 | 纖維藝術 |
2018葡萄牙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 ⊙康雅筑 | |
454 | 西域佛畫 |
釋迦如來與多寶如來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 編譯/林保堯 | |
460 | 創意陶藝 |
真實的記憶VS.感性的呢喃─陶藝家王怡方的對話創作實驗 ⊙莊秀玲 | |
464 | 當代新陶 |
今野朋子×謝蘿.安.湯瑪斯 ⊙邵婷如 | |
468 | 誌上話陶 |
焦慮感與魅力兼具的瓷都:景德鎮 ⊙黎翠玉 | |
506 | 新書出版 |
象徵主義代表畫家─《世界名畫家全集—魯東》 ⊙何政廣 | |
508 | 藝術新刊 |
觸動心感受 相約國美館─《國美藝誌》第四期出刊 ⊙賴岳貞 | |
471 | 藝展目錄 |
472 | 藝展報導 |
482 | 藝術快遞 |
484 | 展覽月報 |
490 | 藝術市場行情表 |
494 | 藝術家圖書目錄 |
500 | 藝術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