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0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4月 #151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4月 #151 1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4月 #151

第151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51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手記
  • 目錄

取鑑天地的悠然造物

 高第(Antoni Gaudi)說:「人類創造的所有東西,都已在大自然的偉大之書中了。」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名言:「人類是萬物的尺度。」藝術家以創作再造自然景象的恢弘之美,是為了讓世人更懂得珍視自然。4月專輯「自然劇場」回返啟蒙人類智慧與審美的天地場景,或鉅觀,或微視,一探所有將創作化現為歲月的見證。

 

 「什麼職業比植物學者更辛苦?哪一門科學比植物學更令人疲累?」18世紀的瑞典科學家暨現代植物學之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以此道盡從事植物採集的箇中甘苦。在21世紀的當代,有無數的「神選者」,命中注定地扮演著人類與植物世界的中介創作者角色。夏沐日光、冬覆霜雪,在藝術家手筆下的大地圖像集錦,有著渾然天成的優美靜謐,洋溢著源自萬物靈魂深處的寧靜與睿智。天地成了綿延於藝術家心海之上的畫布,任其於森川里海之間疊加無限可能的元素。當那養眼的綠在眾人心中萌長之時,就是創作者人生中最為美好的時刻。

 

 在畢卡索的創作世界裡,「紙」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畢卡索與紙材」一展精彩捕捉了畢卡索對於紙張的實驗。他對於紙材的探索,具體而微地反映了藝術家對於現象世界源源不絕的生命熱忱,這樣的初心,貫穿了畢卡索的一生。

 

 另一方面,畢卡索創作於1926至1930年、多以人物為主題的立體派風格「魔術畫」系列作品,靈感源自其對非洲或大洋洲藝術的迷戀。畢卡索於20世紀初葉便開始收藏來自非洲的作品,對非洲面具尤其著迷,而這也鮮明地反映在魔術畫的強烈表現手法之中。他如此表述自己的創作信念:「繪畫不是一個審美過程;它是一種存在於敵對宇宙與我們之間的魔術形式,一種把握力量的方式,一種施加於我們的恐懼和慾望的形狀。當我明白這一切時,我曉得,我找到自己的道路了。」

 

 梵谷一生短暫而悲涼,生前畫作無人問津,身後聲名鵲起,如今一畫難求。人們動容於他對生命的熱愛及對藝術的執著,而他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應當歸功於三個人──弟弟西奧、弟媳喬,以及與梵谷同名的侄子文森。如今的梵谷美術館儼然全球最熱鬧的藝術聖地之一,它與荷蘭國家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三足鼎立於阿姆斯特丹,已然是荷蘭的驕傲。

 

 專業唐卡畫師的養成,一是在於精進手上畫藝,一是在於對佛教經文有深刻領悟並熟記《度量經》。傳統唐卡嚴格要求佛菩薩造像必須遵循《度量經》法度,但背景細節與部分主題可以讓畫師發揮想像,甚至鼓勵創新。中國畫界講究畫品如人品,品畫如品人,唐卡藝術的鑑賞亦同此理。唐卡繪畫與佛教精神密不可分,畫師本身的修煉自然對應於畫作之中。

 

 專業的責任有多重,藝術的紓懷就有多深。文心建設總經理葉曉甄用一棟棟建築,訴說對台灣都會天際線的期許。初藏夏卡爾(Chagall)、趙無極,至今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道格.艾特肯(Doug Aitken)、梁慧圭(Haegue Yang)、傅丹(Danh Vō)⋯⋯,粹取經典之華,將當代藝術收藏出一片唯美舒心的風格,透過「文心藝所」專業策展,攀越精益求精的國際收藏視野。

 

 在貝里尼與提香這威尼斯畫派兩大宗師的師徒合璧之作〈諸神之宴〉中,眾神手中所持器物為明代的青花瓷器,神妙的畫中元素,似乎意指此物只應天上有。當折射出玻璃光澤的陶瓷,在千年前首度穿越中國國界而進入西方審美眼界,頓時便引發了國際轟動,其漣漪效應遠遠超出了亞洲。瓷器與絲綢、茶葉等商品的全球流行與貿易,都是為了滿足特定的市場需求而生,但其不同於絲綢與茶葉之處,在於瓷器在跨文化審美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使其穩穩立於東、西藝術史的殿堂級品項門類之目。

藝術熱新聞
008 文化部藝文紓困補助即日起至4月10日受理申請
  新青綠山水─鄭百重
  盛放南國:臺灣美術院十週年院士大展
009 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美術館及藝文活動
  在家抗疫不無聊 全球各大美術館線上展廳免費參觀
010 培根晚期畫作:存在與虛無
  丟勒之旅: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之遊
  克里夫蘭美術館獲贈60年來最大禮物
011 香港蘇富比春拍移師回香港並延至七月舉行
  蘇富比慈善拍賣支援抗疫
  佳士得臨時關閉部分拍賣中心及辦事處
   
藝術龍門陣
012 疏影暗香逸興長─探望陶晴山.追憶江兆深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沒小鳥的男人才能飛上枝頭當官 ⊙戴忠仁
   
翫藏雜記
016 從一場洪瑞麟與盧奧的展覽說起 ⊙黃議震
   
哈佛隨筆
018 梵谷生命中的貴人 ⊙魏蔚
   
畢卡索特別報導
028 畢卡索與紙材 ⊙李二
034 手持畫筆的魔法師─畢卡索.魔術畫作展 ⊙黃其安
   
藝術大觀
040 視覺與觸覺的共舞─富表現力的身體:記憶、奉獻、慾望 ⊙陳瑜
   
藝術焦點
044 再探現代主義陰鬱之光─瓦拉東的影中獨白 ⊙賴志婷
   
藝術人物誌
050 面對歷史,反抗語言─約瑟夫.鮑爾的多元創作 ⊙游騰緯
   
藝術視界
055 超級流行的領航者菲利浦.考爾伯特 ⊙陳瑜
056 對話的色彩─淺談袁旃的龐畢度中心個展「時代色彩」 ⊙黃建宏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60 唯珍入眼─葉曉甄的當代藝術收藏 ⊙詹立群
   
四月專輯
066 Beyond the Earth自然劇場
068 創意手做的童真之心─走入Zim & Zou的紙雕森林 ⊙周伶芝
074 圈豢於博物館中的世界森林 ⊙施雅恬
078 亞諾瑪米 自然與文明間的抗爭 ⊙林純雅
   
女性、身體與文化意識特別報導
082 女性生命的見證─孕體的描繪:從霍爾拜因到社群媒體 ⊙張韞
086 伊斯蘭女性主義的當代藝術風貌
─席琳.納莎特《沒有男人的女人》影像世界 ⊙鄭芳婷
090 科學與藝術中性別二元論的顛覆與重塑 ⊙施雅恬
   
藏地唐卡之祕(續)特別報導
094 以純淨而虔誠的心面對創作─西藏唐卡畫師次仁旺加 ⊙許玉鈴
098 自我修煉是精進畫藝的關鍵─西藏唐卡畫師塔杰桑布 ⊙許玉鈴
102 因繪畫而豐富的人生─西藏唐卡畫師索朗旺拉 ⊙許玉鈴
106 傳統規範與藝術想像的調和─西藏唐卡畫師邊巴次仁 ⊙許玉鈴
   
日用之飾特別報導
110 異域東方的瓷器之美─普拉達藝術基金會「瓷屋:中國外銷瓷器」 ⊙洪昱溱
118 風華絕冠.東西匯流─中、日女性衣飾美學的演變 ⊙洪昱溱
   
珠寶美學
124 TEFAF歐洲藝術博覽會 名家珠寶競賽 ⊙林純雅
   
山海經.風土考
128 春天的項鍊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32 喝茶抗疫?─老武夷茶裝的見證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36 澳洲現代主義建築師 哈利.塞德勒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38 連結台南運河網絡身世的「河樂廣場」 ⊙Jade Hong
139 當代美學的東方神韻 ⊙Jade Hong
140 以夢為馬,方得其所─陽朔驥馬花夢間酒店 ⊙Jade Hong
141 湄南河畔的自然奇觀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42 我的有色眼鏡:看迪化街 ⊙林志鴻
143 尼克.奈特的創意影像演繹 ⊙林志鴻
  高級訂製時裝屋浪凡130週年紀念 ⊙林志鴻
144 綻現星辰之夢幻天際 ⊙林志鴻
  瑰美水晶雕塑花簇宇宙 ⊙林志鴻
  香水成詩 夏洛特.貝里安的生命歷程 ⊙林志鴻
145 英倫風衣的進化宣言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46  Daniel Arsham丹尼爾.阿爾軒 復活島之見 ⊙林志鴻


編輯手記

取鑑天地的悠然造物

 高第(Antoni Gaudi)說:「人類創造的所有東西,都已在大自然的偉大之書中了。」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名言:「人類是萬物的尺度。」藝術家以創作再造自然景象的恢弘之美,是為了讓世人更懂得珍視自然。4月專輯「自然劇場」回返啟蒙人類智慧與審美的天地場景,或鉅觀,或微視,一探所有將創作化現為歲月的見證。

 

 「什麼職業比植物學者更辛苦?哪一門科學比植物學更令人疲累?」18世紀的瑞典科學家暨現代植物學之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以此道盡從事植物採集的箇中甘苦。在21世紀的當代,有無數的「神選者」,命中注定地扮演著人類與植物世界的中介創作者角色。夏沐日光、冬覆霜雪,在藝術家手筆下的大地圖像集錦,有著渾然天成的優美靜謐,洋溢著源自萬物靈魂深處的寧靜與睿智。天地成了綿延於藝術家心海之上的畫布,任其於森川里海之間疊加無限可能的元素。當那養眼的綠在眾人心中萌長之時,就是創作者人生中最為美好的時刻。

 

 在畢卡索的創作世界裡,「紙」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畢卡索與紙材」一展精彩捕捉了畢卡索對於紙張的實驗。他對於紙材的探索,具體而微地反映了藝術家對於現象世界源源不絕的生命熱忱,這樣的初心,貫穿了畢卡索的一生。

 

 另一方面,畢卡索創作於1926至1930年、多以人物為主題的立體派風格「魔術畫」系列作品,靈感源自其對非洲或大洋洲藝術的迷戀。畢卡索於20世紀初葉便開始收藏來自非洲的作品,對非洲面具尤其著迷,而這也鮮明地反映在魔術畫的強烈表現手法之中。他如此表述自己的創作信念:「繪畫不是一個審美過程;它是一種存在於敵對宇宙與我們之間的魔術形式,一種把握力量的方式,一種施加於我們的恐懼和慾望的形狀。當我明白這一切時,我曉得,我找到自己的道路了。」

 

 梵谷一生短暫而悲涼,生前畫作無人問津,身後聲名鵲起,如今一畫難求。人們動容於他對生命的熱愛及對藝術的執著,而他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應當歸功於三個人──弟弟西奧、弟媳喬,以及與梵谷同名的侄子文森。如今的梵谷美術館儼然全球最熱鬧的藝術聖地之一,它與荷蘭國家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三足鼎立於阿姆斯特丹,已然是荷蘭的驕傲。

 

 專業唐卡畫師的養成,一是在於精進手上畫藝,一是在於對佛教經文有深刻領悟並熟記《度量經》。傳統唐卡嚴格要求佛菩薩造像必須遵循《度量經》法度,但背景細節與部分主題可以讓畫師發揮想像,甚至鼓勵創新。中國畫界講究畫品如人品,品畫如品人,唐卡藝術的鑑賞亦同此理。唐卡繪畫與佛教精神密不可分,畫師本身的修煉自然對應於畫作之中。

 

 專業的責任有多重,藝術的紓懷就有多深。文心建設總經理葉曉甄用一棟棟建築,訴說對台灣都會天際線的期許。初藏夏卡爾(Chagall)、趙無極,至今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道格.艾特肯(Doug Aitken)、梁慧圭(Haegue Yang)、傅丹(Danh Vō)⋯⋯,粹取經典之華,將當代藝術收藏出一片唯美舒心的風格,透過「文心藝所」專業策展,攀越精益求精的國際收藏視野。

 

 在貝里尼與提香這威尼斯畫派兩大宗師的師徒合璧之作〈諸神之宴〉中,眾神手中所持器物為明代的青花瓷器,神妙的畫中元素,似乎意指此物只應天上有。當折射出玻璃光澤的陶瓷,在千年前首度穿越中國國界而進入西方審美眼界,頓時便引發了國際轟動,其漣漪效應遠遠超出了亞洲。瓷器與絲綢、茶葉等商品的全球流行與貿易,都是為了滿足特定的市場需求而生,但其不同於絲綢與茶葉之處,在於瓷器在跨文化審美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使其穩穩立於東、西藝術史的殿堂級品項門類之目。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文化部藝文紓困補助即日起至4月10日受理申請
  新青綠山水─鄭百重
  盛放南國:臺灣美術院十週年院士大展
009 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美術館及藝文活動
  在家抗疫不無聊 全球各大美術館線上展廳免費參觀
010 培根晚期畫作:存在與虛無
  丟勒之旅: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之遊
  克里夫蘭美術館獲贈60年來最大禮物
011 香港蘇富比春拍移師回香港並延至七月舉行
  蘇富比慈善拍賣支援抗疫
  佳士得臨時關閉部分拍賣中心及辦事處
   
藝術龍門陣
012 疏影暗香逸興長─探望陶晴山.追憶江兆深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沒小鳥的男人才能飛上枝頭當官 ⊙戴忠仁
   
翫藏雜記
016 從一場洪瑞麟與盧奧的展覽說起 ⊙黃議震
   
哈佛隨筆
018 梵谷生命中的貴人 ⊙魏蔚
   
畢卡索特別報導
028 畢卡索與紙材 ⊙李二
034 手持畫筆的魔法師─畢卡索.魔術畫作展 ⊙黃其安
   
藝術大觀
040 視覺與觸覺的共舞─富表現力的身體:記憶、奉獻、慾望 ⊙陳瑜
   
藝術焦點
044 再探現代主義陰鬱之光─瓦拉東的影中獨白 ⊙賴志婷
   
藝術人物誌
050 面對歷史,反抗語言─約瑟夫.鮑爾的多元創作 ⊙游騰緯
   
藝術視界
055 超級流行的領航者菲利浦.考爾伯特 ⊙陳瑜
056 對話的色彩─淺談袁旃的龐畢度中心個展「時代色彩」 ⊙黃建宏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60 唯珍入眼─葉曉甄的當代藝術收藏 ⊙詹立群
   
四月專輯
066 Beyond the Earth自然劇場
068 創意手做的童真之心─走入Zim & Zou的紙雕森林 ⊙周伶芝
074 圈豢於博物館中的世界森林 ⊙施雅恬
078 亞諾瑪米 自然與文明間的抗爭 ⊙林純雅
   
女性、身體與文化意識特別報導
082 女性生命的見證─孕體的描繪:從霍爾拜因到社群媒體 ⊙張韞
086 伊斯蘭女性主義的當代藝術風貌
─席琳.納莎特《沒有男人的女人》影像世界 ⊙鄭芳婷
090 科學與藝術中性別二元論的顛覆與重塑 ⊙施雅恬
   
藏地唐卡之祕(續)特別報導
094 以純淨而虔誠的心面對創作─西藏唐卡畫師次仁旺加 ⊙許玉鈴
098 自我修煉是精進畫藝的關鍵─西藏唐卡畫師塔杰桑布 ⊙許玉鈴
102 因繪畫而豐富的人生─西藏唐卡畫師索朗旺拉 ⊙許玉鈴
106 傳統規範與藝術想像的調和─西藏唐卡畫師邊巴次仁 ⊙許玉鈴
   
日用之飾特別報導
110 異域東方的瓷器之美─普拉達藝術基金會「瓷屋:中國外銷瓷器」 ⊙洪昱溱
118 風華絕冠.東西匯流─中、日女性衣飾美學的演變 ⊙洪昱溱
   
珠寶美學
124 TEFAF歐洲藝術博覽會 名家珠寶競賽 ⊙林純雅
   
山海經.風土考
128 春天的項鍊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32 喝茶抗疫?─老武夷茶裝的見證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36 澳洲現代主義建築師 哈利.塞德勒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38 連結台南運河網絡身世的「河樂廣場」 ⊙Jade Hong
139 當代美學的東方神韻 ⊙Jade Hong
140 以夢為馬,方得其所─陽朔驥馬花夢間酒店 ⊙Jade Hong
141 湄南河畔的自然奇觀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42 我的有色眼鏡:看迪化街 ⊙林志鴻
143 尼克.奈特的創意影像演繹 ⊙林志鴻
  高級訂製時裝屋浪凡130週年紀念 ⊙林志鴻
144 綻現星辰之夢幻天際 ⊙林志鴻
  瑰美水晶雕塑花簇宇宙 ⊙林志鴻
  香水成詩 夏洛特.貝里安的生命歷程 ⊙林志鴻
145 英倫風衣的進化宣言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46  Daniel Arsham丹尼爾.阿爾軒 復活島之見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3月 #150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2月 #149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月 #148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