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0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2月 #159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2月 #159 1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2月 #159

第159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59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藝術收藏的時代脈動

 將流轉的時光化為無盡升騰的靈感,當今昔時序的界限消失,作品將化為引人尋思的有機立體時空。身為領航時代之人的創作者,他們搜索著自我與所屬時代的關聯,藉此證明那承前啟後的識見。

 

 12月專輯以「未來已來」為題,在當代藝術的地圖上,進行社會型態翻轉、意識型態驟變、文化藝術騷動的解碼工程,當中有著積極參與集體記憶的強烈創作意志,也有著不斷自我繁衍的藝術活體。藝術家們自發性創作產生的畫面、圖像與行動,並非抽離真實人生的視覺景觀,而是揭視了生活情景中滿溢的戲劇性細節。他們的藝術實踐,將生活週遭的事件與場景,具現為一座行動劇場,而這種宛如生命之歌的精神蔓延,以原創的藝術形式,對撞出前所未見的前衛精神結構。

 

 不論是新富,或是亞馬遜總裁貝佐斯與收購蘇富比的法國傳媒大亨德拉希等加入頂級藝術品收藏戰局的億萬富豪,富豪出手往往令人咋舌之舉,說明了拍賣行之所以持續投入高風險、低報酬的驚世高價藝術品銷售策略。就藝術市場而言,重量級拍品的成交結果,本身就是「藝術品無價」的最佳代言。當人們普遍認為藝術市場將會回落到以往的水平,藝術市場在過去幾年卻持續維持成長態勢的主要原因在於「未知的新進藏家接續湧入」,正如縱橫拍場多年的專家所說:「每一季,你總會看到一些不在預期之內的面孔現身拍場。」

 

 首屆亞洲協會三年展(Asia Society Triennial)的主題是「我們並非獨自作夢 」,靈感源自小野洋子在1967年出版的文集《葡萄柚》中的句子:「你獨自做的夢可能只是一個夢,但兩個人一起做的夢即是現實。」《葡萄柚》一書是觀念藝術中極具影響力的作品,書中提出各種可供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執行的藝術活動,使讀者能夠親身嘗試個人行動所創造出的各種可能性。亞洲協會三年展意圖在美國社會因新冠肺炎、種族衝突、總統大選而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當下,凸顯藝術對抗身體與心靈上的隔絕的力量。

 

 魏蔚在本期專欄中分享了上海藝術週所見,在藝博會如潮的人群中,她時不時有一種戲院散場被簇擁著往前走的錯覺。十里洋場在那兩週裡據說有80多場美術館及畫廊展覽,這種紮堆怒放的現象,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退之際,實屬全球罕見。魏蔚認為,藝術交易終究還是要依靠集體集會所帶來的現實體驗,而這也是為什麼藝博會承擔著畫廊銷售業績的重要份額,畢竟一場好的藝博會總能傳達正能量,藝術圈終歸是渴望熱鬧。

 

 張天幕的作品猶如一部戲,讓人在風花雪月、花花綠綠的世界裡,看到形形色色的生命體,看到曾經迷惘的自己,在寂靜中感受曾經湧動又平息的各種情緒。「我的創作是基於我不斷地成長,基於我不斷地自我認識。」張天幕表示。她嘗試塑造自己特有的形象,透過與媒材的互動明確自己的目標,進而在創作中安放自己的靈魂。

 

 畢業於劍橋大學的陸尋,自2009年開始收藏當代藝術品,2013年在南京創立四方當代美術館,邀請美國建築大師史蒂芬.霍爾(Steven Holl)設計。2015年四方當代美術館及其園區被《紐約時報》提名為「世界最佳文化景觀」。陸尋本人入選2016年倫敦知名藝術雜誌《阿波羅》評出的「亞太地區40位40歲以下最富啟發青年」,並被國際權威藝術網站Artnet.com評為世界百位藝術收藏家,他也是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收藏委員會成員。陸尋的狀態,更接近於一個創作者,他的材料,是他在南京的美術館、他的收藏、他的經驗和想像力。他說,自己「像策展人一樣去收藏」,他希望給年輕的藝術家們提供一個可以創造和成長的可能。

藝術熱新聞
008 臺南市美術館 展出洪通百歲紀念展
  張子晴小清新 ARTAGE藝術時代登場
  戰後台灣現代藝壇中獨樹一幟的畫家.莊世和離世
010 美國博物館黑人信託管理人共組聯盟推動黑人藝術
  600年的梵蒂岡圖書館 啟用AI防駭客偷館藏
  傑克梅第〈萊奧尼宮夫人〉 亞洲藏家逾7億入手
011 多伊格〈鍋爐房〉 佳士得拍出逾5.3億
  常玉〈籃中粉紅菊〉、〈八尾金魚〉 蓄勢待發
  富藝斯×保利聯名拍賣 呈獻大尺幅草間彌生作品
   
藝術龍門陣
012 假畫欺主.如真包換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還是熊的傳人? ⊙戴忠仁
   
魏蔚隨筆
016 我看上海藝術週 ⊙魏蔚
   
以收藏.致未來
020 陸尋:新的能量,新的道路 ⊙沈奇嵐
   
市場觀察
026 疫情之後,層峰再上?
─從「5000萬俱樂部」到「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概覽 ⊙林志鴻、詹立群
   
封面紀事
030 盡現詩書畫三絕的美學意境─「摩耶精舍:張大千的園林」展覽 ⊙編輯部
   
12月專輯
036 VISIONARY 未來已來
038 綿密且顫危的幻覺─托馬斯.薩拉切諾的生態危機思考 ⊙林純雅
044 圖紙上的省思與預言
─威廉.肯特里奇個展「我何須猶豫:從紙上作品到實踐」 ⊙游騰緯
050 培養皿預言 人造原生湯─工藤哲巳的實驗場 ⊙賴志婷
   
藝術博覽
056 以夢想回應現實─首屆亞洲協會三年展「我們並非獨自做夢」 ⊙林芝禾
   
藝術人物誌
062 白銀時代與分離派的藝術之橋─愛蓮娜.路克斯-馬考斯基的畫藝人生 ⊙游騰緯
   
藝術大觀
066 花都巴黎,美的居所─馬諾洛.瓦爾德斯雕塑作品於喬治五世大道展出 ⊙林純雅
   
時尚創作與收藏特別報導
072 收藏,讓生活充滿旅行的驚喜─陳季敏談美、藝術與時尚 ⊙詹立群
076 讓時尚成為21世紀的當代藝術─Daniel Wong的創作觀點與藝術收藏 ⊙詹立群
080 用收藏故事的精神,展開最天馬行空的創作─詹朴的時尚創作與收藏 ⊙詹立群
   
藝術家工作室
084 共生之界─《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張天幕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94 行吟畫布,形、色歌詠者─寫在陶文岳「不限溫度」展前 ⊙張國治
098 動即是美:俯視青山綠水間─2020臺灣銀行藝術祭攝影季比賽頒獎 ⊙詹立群
   
觀點.時潮
100 客家、基督宗教與太平天國 ⊙致穎
   
智造木構特別報導
104 木之砌.時光之楔─當代木構實踐的傳承與革新 ⊙洪昱溱
108 木之化育,永續環境的未來
─「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的策展思維 ⊙洪昱溱
   
山海經.風土考
112 從楓香種子變來的鄒 ⊙淦克萍
   
設計微言
116 從設計看教育 ⊙徐景亭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宋代團茶復活?大紅袍茶餅傳奇!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場所塑造 南加州建築師喬恩.捷德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立於時光之巔的至美傲世工藝
123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攜手打造「西岸藝島」
124 入古出新的新型態零售概念空間
125 獻禮石門百年的精心營造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狂.禪」以緻密心念,體察人生精微
127 「眾感未來」的「文化製造進行式」
  高田賢三發起「不倒翁小法師計畫」
128 方國強將不丹的幸福哲學融入珠寶創作
  傳奇黃鑽現身電影《尼羅河謀殺案》
  交融時尚與藝術展的「一夜條通」
129 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
   
藝想創見
130 一切源於烏克蘭的風土與生活─Synchrodogs的大自然現景 ⊙林志鴻


編輯手記

藝術收藏的時代脈動

 將流轉的時光化為無盡升騰的靈感,當今昔時序的界限消失,作品將化為引人尋思的有機立體時空。身為領航時代之人的創作者,他們搜索著自我與所屬時代的關聯,藉此證明那承前啟後的識見。

 

 12月專輯以「未來已來」為題,在當代藝術的地圖上,進行社會型態翻轉、意識型態驟變、文化藝術騷動的解碼工程,當中有著積極參與集體記憶的強烈創作意志,也有著不斷自我繁衍的藝術活體。藝術家們自發性創作產生的畫面、圖像與行動,並非抽離真實人生的視覺景觀,而是揭視了生活情景中滿溢的戲劇性細節。他們的藝術實踐,將生活週遭的事件與場景,具現為一座行動劇場,而這種宛如生命之歌的精神蔓延,以原創的藝術形式,對撞出前所未見的前衛精神結構。

 

 不論是新富,或是亞馬遜總裁貝佐斯與收購蘇富比的法國傳媒大亨德拉希等加入頂級藝術品收藏戰局的億萬富豪,富豪出手往往令人咋舌之舉,說明了拍賣行之所以持續投入高風險、低報酬的驚世高價藝術品銷售策略。就藝術市場而言,重量級拍品的成交結果,本身就是「藝術品無價」的最佳代言。當人們普遍認為藝術市場將會回落到以往的水平,藝術市場在過去幾年卻持續維持成長態勢的主要原因在於「未知的新進藏家接續湧入」,正如縱橫拍場多年的專家所說:「每一季,你總會看到一些不在預期之內的面孔現身拍場。」

 

 首屆亞洲協會三年展(Asia Society Triennial)的主題是「我們並非獨自作夢 」,靈感源自小野洋子在1967年出版的文集《葡萄柚》中的句子:「你獨自做的夢可能只是一個夢,但兩個人一起做的夢即是現實。」《葡萄柚》一書是觀念藝術中極具影響力的作品,書中提出各種可供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執行的藝術活動,使讀者能夠親身嘗試個人行動所創造出的各種可能性。亞洲協會三年展意圖在美國社會因新冠肺炎、種族衝突、總統大選而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當下,凸顯藝術對抗身體與心靈上的隔絕的力量。

 

 魏蔚在本期專欄中分享了上海藝術週所見,在藝博會如潮的人群中,她時不時有一種戲院散場被簇擁著往前走的錯覺。十里洋場在那兩週裡據說有80多場美術館及畫廊展覽,這種紮堆怒放的現象,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退之際,實屬全球罕見。魏蔚認為,藝術交易終究還是要依靠集體集會所帶來的現實體驗,而這也是為什麼藝博會承擔著畫廊銷售業績的重要份額,畢竟一場好的藝博會總能傳達正能量,藝術圈終歸是渴望熱鬧。

 

 張天幕的作品猶如一部戲,讓人在風花雪月、花花綠綠的世界裡,看到形形色色的生命體,看到曾經迷惘的自己,在寂靜中感受曾經湧動又平息的各種情緒。「我的創作是基於我不斷地成長,基於我不斷地自我認識。」張天幕表示。她嘗試塑造自己特有的形象,透過與媒材的互動明確自己的目標,進而在創作中安放自己的靈魂。

 

 畢業於劍橋大學的陸尋,自2009年開始收藏當代藝術品,2013年在南京創立四方當代美術館,邀請美國建築大師史蒂芬.霍爾(Steven Holl)設計。2015年四方當代美術館及其園區被《紐約時報》提名為「世界最佳文化景觀」。陸尋本人入選2016年倫敦知名藝術雜誌《阿波羅》評出的「亞太地區40位40歲以下最富啟發青年」,並被國際權威藝術網站Artnet.com評為世界百位藝術收藏家,他也是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收藏委員會成員。陸尋的狀態,更接近於一個創作者,他的材料,是他在南京的美術館、他的收藏、他的經驗和想像力。他說,自己「像策展人一樣去收藏」,他希望給年輕的藝術家們提供一個可以創造和成長的可能。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臺南市美術館 展出洪通百歲紀念展
  張子晴小清新 ARTAGE藝術時代登場
  戰後台灣現代藝壇中獨樹一幟的畫家.莊世和離世
010 美國博物館黑人信託管理人共組聯盟推動黑人藝術
  600年的梵蒂岡圖書館 啟用AI防駭客偷館藏
  傑克梅第〈萊奧尼宮夫人〉 亞洲藏家逾7億入手
011 多伊格〈鍋爐房〉 佳士得拍出逾5.3億
  常玉〈籃中粉紅菊〉、〈八尾金魚〉 蓄勢待發
  富藝斯×保利聯名拍賣 呈獻大尺幅草間彌生作品
   
藝術龍門陣
012 假畫欺主.如真包換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還是熊的傳人? ⊙戴忠仁
   
魏蔚隨筆
016 我看上海藝術週 ⊙魏蔚
   
以收藏.致未來
020 陸尋:新的能量,新的道路 ⊙沈奇嵐
   
市場觀察
026 疫情之後,層峰再上?
─從「5000萬俱樂部」到「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概覽 ⊙林志鴻、詹立群
   
封面紀事
030 盡現詩書畫三絕的美學意境─「摩耶精舍:張大千的園林」展覽 ⊙編輯部
   
12月專輯
036 VISIONARY 未來已來
038 綿密且顫危的幻覺─托馬斯.薩拉切諾的生態危機思考 ⊙林純雅
044 圖紙上的省思與預言
─威廉.肯特里奇個展「我何須猶豫:從紙上作品到實踐」 ⊙游騰緯
050 培養皿預言 人造原生湯─工藤哲巳的實驗場 ⊙賴志婷
   
藝術博覽
056 以夢想回應現實─首屆亞洲協會三年展「我們並非獨自做夢」 ⊙林芝禾
   
藝術人物誌
062 白銀時代與分離派的藝術之橋─愛蓮娜.路克斯-馬考斯基的畫藝人生 ⊙游騰緯
   
藝術大觀
066 花都巴黎,美的居所─馬諾洛.瓦爾德斯雕塑作品於喬治五世大道展出 ⊙林純雅
   
時尚創作與收藏特別報導
072 收藏,讓生活充滿旅行的驚喜─陳季敏談美、藝術與時尚 ⊙詹立群
076 讓時尚成為21世紀的當代藝術─Daniel Wong的創作觀點與藝術收藏 ⊙詹立群
080 用收藏故事的精神,展開最天馬行空的創作─詹朴的時尚創作與收藏 ⊙詹立群
   
藝術家工作室
084 共生之界─《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張天幕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94 行吟畫布,形、色歌詠者─寫在陶文岳「不限溫度」展前 ⊙張國治
098 動即是美:俯視青山綠水間─2020臺灣銀行藝術祭攝影季比賽頒獎 ⊙詹立群
   
觀點.時潮
100 客家、基督宗教與太平天國 ⊙致穎
   
智造木構特別報導
104 木之砌.時光之楔─當代木構實踐的傳承與革新 ⊙洪昱溱
108 木之化育,永續環境的未來
─「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的策展思維 ⊙洪昱溱
   
山海經.風土考
112 從楓香種子變來的鄒 ⊙淦克萍
   
設計微言
116 從設計看教育 ⊙徐景亭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宋代團茶復活?大紅袍茶餅傳奇!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場所塑造 南加州建築師喬恩.捷德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立於時光之巔的至美傲世工藝
123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攜手打造「西岸藝島」
124 入古出新的新型態零售概念空間
125 獻禮石門百年的精心營造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狂.禪」以緻密心念,體察人生精微
127 「眾感未來」的「文化製造進行式」
  高田賢三發起「不倒翁小法師計畫」
128 方國強將不丹的幸福哲學融入珠寶創作
  傳奇黃鑽現身電影《尼羅河謀殺案》
  交融時尚與藝術展的「一夜條通」
129 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
   
藝想創見
130 一切源於烏克蘭的風土與生活─Synchrodogs的大自然現景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1月 #158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0月 #157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9月 #156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