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9月 #132
探奇取藝的創意地誌學
童年為你我揭開了探奇之路。「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的建構者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寶寶也是哲學家》中指出,兒童的大腦構造遠不同於成年人,具有更多靈活的神經網絡,如果瀏覽嬰兒的大腦構造圖,它看起來像是古老的巴黎地圖,充滿著蜿蜒曲折卻四通八達的小巷。高普尼克提出了有趣的類比:「孩子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研發部門,也就是提出前瞻性想法的理論家或獻計者,成人則是製造與行銷部門。孩童提出發現,成人負責落實這些創見。他們想出百萬個新點子,絕大多數毫無用處,我們則負責將其中三、四個好點子實現成真。」兒童是你我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們所知有限,卻擁有令人驚奇的想像力及創造力,而這便為9月專輯「童萌會」開展了多元化的無盡視野。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於2014年重新開館,以其豐富的館藏,主導「畢卡索:地中海2017-2019」系列大展,吸引環繞地中海的眾多國家、60多個美術館與基金會共襄盛舉,歷經兩年60多場展覽,帶動國際藝壇的畢卡索熱潮。南法蒙佩里埃市法布爾美術館選擇14個具有代表性的關鍵年代,展現「百變畢卡索」77年創作的面貌梗概。
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是一位具有強烈信念的畫家,堅持長時間在同一個地點、反覆畫同一個主題,以詳實捕捉瞬息萬變的光線與色彩,而他探索繪畫可能性的一貫重心,便在於「色彩與光線至上」。在倫敦國家藝廊近期的「莫內與建築」(Monet and Architecture)展中,我們首先留意到的便是莫內對色彩與光線的探索,在他的畫裡,建築是近乎工具般的存在,其表面質地與構造是反映和吸收光線的物質,同時蘊含著莫內調和人為與自然的繪畫觀。對他來說,人造建物與自然景物無論何其相異,都能以色彩化為和諧的繪畫現實。 莫內與金錢(Monet and Money)之間一個字母之差,證實了蘇富比印象派專家菲利普.胡克(Philip Hook)曾在莫內風景畫中看見一排樹逐漸變形成一個「閃爍但清晰的美元符號」的印象。2018年5月初於紐約佳士得舉槌、為期三天的「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珍藏精選」拍賣會,締造了8.326億美元的拍賣記錄,一舉成為拍賣史上單一收藏家拍賣總金額最高的拍賣會,其中最為亮眼的是一組莫內的作品,僅結算這三件莫內的作品拍賣金額就高達1.34億美元,再度證明了莫內當是「藝術拍賣高價俱樂部」中的首席成員。
「生為盲人該多好。」莫內曾如此感嘆。若生為盲人,當自己的眼睛某一天突然能看見這個世界,視覺不受記憶與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就能純粹地觀看眼前的一切,並且以自己的方式對這些影像進行組構和理解。朱燁編造出的世界,就像是讓人們見到了不同於現居地的化外之境,那裡的事物不受控於同一地心引力,是以一種新的邏輯組織排列,他將生命體與物體以另一種方式組合,或者將其最強烈的生物特徵強化後提取呈現,用一種不同於既有認知的圖像,模擬另一種文明的世界之景。
在第 16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伊馮娜.法瑞爾 (Yvonne Farrell) 與雪莉.麥克納馬拉 (Shelley McNamara)的觀點裡,建築是一種全新的地誌之學。她們企圖探求作為基礎設施的建築與該地環境之間的關係,堅信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從建築中獲益。她們強調:「建築是一齣關於光線、太陽、陰影、月亮、空氣、風與重力的戲劇,它以多元化的方式揭示了世界的神祕,而所有這些資源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建築慷慨體貼的充分體現。」她們所創立的格拉夫頓建築事務所,所有設計無不重視空間的親密感,希望使建築成為自由慷慨、與人為善的「空間贈予」,而這也是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自由空間」主題的意涵所在。
藝術熱新聞 | |
008 | 正藝美學空間「正藝文化祭」 |
穿越─正義:科技@潛殖 | |
「但丁的迷林」黃武芃創作展 | |
010 | 蘇富比秋季拍賣預告─中國藝術/中國書畫 |
012 | 林布蘭特:英國藝術的靈感之源 |
著迷:克林姆、席勒與畢卡索筆下之裸 | |
16件巡展的梵谷作品全數「回家」 | |
藝術視界 | |
013 | 奇胡利工作室的藝術展望 ⊙黃其安 |
藝術龍門陣 | |
014 | 邵仄炯山水畫境的內蘊(下) ⊙熊宜敬 |
市場專欄 | |
015 | 肉身英倫一百年 ⊙陸潔民 |
文物專欄 | |
016 | 把內褲當遺產的拿破崙 ⊙戴忠仁 |
特別報導:聚焦莫內 | |
018 | 人與自然的調和─倫敦國家藝廊「莫內與建築」展 ⊙謝汝萱 |
030 | 莫內畫作的市場前景 ⊙黃其安 |
藝術焦點 | |
038 | 百變畢卡索─南法蒙佩里埃市法布爾美術館畢卡索回顧展 ⊙廖瓊芳 |
藝術大觀 | |
044 | 從瓦德穆勒到克林姆的維也納花卉繪畫 ⊙游騰緯 |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 |
050 | 擁美藏精─許宗煒的藏藝之道 ⊙詹立群 |
影像美學 | |
062 | 再見乍現的靈光─馬瑄「台灣舞孃」攝影系列 ⊙謝佩霓 |
藝術家工作室 | |
066 | 轉動次元的世界之景─《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朱燁 ⊙許玉鈴 |
九月專輯 | |
076 | Childhood童萌會 |
078 | 探尋感知的無盡詩性─巴黎東京宮「童年」展 ⊙林純雅 |
084 | 柯莉塔.肯特 純真普普的美學信仰 ⊙賴志婷 |
088 | 勾勒小宇宙的夢幻世界─李子勳的機械美學 ⊙黃以曦 |
當代藝術 | |
092 | 以數位科技漫步典藏 ⊙楊爾寧 |
114 | 眾聲交雜.南行覓跡─香港M+藏品中的東南亞 ⊙李二 |
特別報導:國際雙年展 | |
098 | 美麗世界何在?探訪英國利物浦城市雙年展 ⊙施雅恬 |
102 | 行星花園.培養共存─歐洲聲言展在巴勒摩 ⊙施雅恬 |
106 | 親愛的歷史,我們不需要另一個英雄─柏林雙年展紀錄 ⊙施雅恬 |
藝術人物誌 | |
110 | 情境描像的折射─歐拉夫.尼可萊的感知異界 ⊙陳庭榕 |
文化時潮 | |
114 | 重思「四大自由」的當代意義─洛克威爾的作品意涵 ⊙吳礽喻 |
文化與創意 | |
124 | 凝結舞動瞬間─劉振祥框取動靜之美 ⊙詹立群 |
時尚美學 | |
128 | 1968.美學思潮的同溫層 ⊙林純雅 |
珠寶美學 | |
132 | 芭蕾伶娜流光翩躚 ⊙林純雅 |
特別報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 |
134 | 自由空間的場景意識─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洪昱溱 |
142 | 建築名家的人文視野 ⊙洪昱溱 |
建築觀點 | |
146 | 嬉皮建築師安東尼.皮達克 ⊙黃健敏 |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 |
148 | 京都天滿宮茶具尋寶教戰 ⊙池宗憲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 |
154 | 於非洲莊園重尋曠野之心 ⊙Jade Hong |
155 | 「中美洲伊甸園」伊斯潘托島 ⊙Jade Hong |
156 | 萊茵河畔的創意奇境 ⊙Jade Hong |
157 | 串連華夏文明的絲路盛景 ⊙Jade Hong |
創意萬象 | |
158 | 尋訪「南方以南」的在地藝術視角 ⊙林志鴻 |
160 | 偏執狂藏家的美學集會 ⊙林志鴻 |
靈動喜燕翔飛之美 ⊙林志鴻 | |
161 | 煉金術士的祕密花園 ⊙林志鴻 |
藝想創見 | |
162 | 安娜.福克斯 中產階級的影像觀看之道 ⊙林志鴻 |
探奇取藝的創意地誌學
童年為你我揭開了探奇之路。「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的建構者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寶寶也是哲學家》中指出,兒童的大腦構造遠不同於成年人,具有更多靈活的神經網絡,如果瀏覽嬰兒的大腦構造圖,它看起來像是古老的巴黎地圖,充滿著蜿蜒曲折卻四通八達的小巷。高普尼克提出了有趣的類比:「孩子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研發部門,也就是提出前瞻性想法的理論家或獻計者,成人則是製造與行銷部門。孩童提出發現,成人負責落實這些創見。他們想出百萬個新點子,絕大多數毫無用處,我們則負責將其中三、四個好點子實現成真。」兒童是你我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們所知有限,卻擁有令人驚奇的想像力及創造力,而這便為9月專輯「童萌會」開展了多元化的無盡視野。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於2014年重新開館,以其豐富的館藏,主導「畢卡索:地中海2017-2019」系列大展,吸引環繞地中海的眾多國家、60多個美術館與基金會共襄盛舉,歷經兩年60多場展覽,帶動國際藝壇的畢卡索熱潮。南法蒙佩里埃市法布爾美術館選擇14個具有代表性的關鍵年代,展現「百變畢卡索」77年創作的面貌梗概。
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是一位具有強烈信念的畫家,堅持長時間在同一個地點、反覆畫同一個主題,以詳實捕捉瞬息萬變的光線與色彩,而他探索繪畫可能性的一貫重心,便在於「色彩與光線至上」。在倫敦國家藝廊近期的「莫內與建築」(Monet and Architecture)展中,我們首先留意到的便是莫內對色彩與光線的探索,在他的畫裡,建築是近乎工具般的存在,其表面質地與構造是反映和吸收光線的物質,同時蘊含著莫內調和人為與自然的繪畫觀。對他來說,人造建物與自然景物無論何其相異,都能以色彩化為和諧的繪畫現實。 莫內與金錢(Monet and Money)之間一個字母之差,證實了蘇富比印象派專家菲利普.胡克(Philip Hook)曾在莫內風景畫中看見一排樹逐漸變形成一個「閃爍但清晰的美元符號」的印象。2018年5月初於紐約佳士得舉槌、為期三天的「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珍藏精選」拍賣會,締造了8.326億美元的拍賣記錄,一舉成為拍賣史上單一收藏家拍賣總金額最高的拍賣會,其中最為亮眼的是一組莫內的作品,僅結算這三件莫內的作品拍賣金額就高達1.34億美元,再度證明了莫內當是「藝術拍賣高價俱樂部」中的首席成員。
「生為盲人該多好。」莫內曾如此感嘆。若生為盲人,當自己的眼睛某一天突然能看見這個世界,視覺不受記憶與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就能純粹地觀看眼前的一切,並且以自己的方式對這些影像進行組構和理解。朱燁編造出的世界,就像是讓人們見到了不同於現居地的化外之境,那裡的事物不受控於同一地心引力,是以一種新的邏輯組織排列,他將生命體與物體以另一種方式組合,或者將其最強烈的生物特徵強化後提取呈現,用一種不同於既有認知的圖像,模擬另一種文明的世界之景。
在第 16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伊馮娜.法瑞爾 (Yvonne Farrell) 與雪莉.麥克納馬拉 (Shelley McNamara)的觀點裡,建築是一種全新的地誌之學。她們企圖探求作為基礎設施的建築與該地環境之間的關係,堅信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從建築中獲益。她們強調:「建築是一齣關於光線、太陽、陰影、月亮、空氣、風與重力的戲劇,它以多元化的方式揭示了世界的神祕,而所有這些資源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建築慷慨體貼的充分體現。」她們所創立的格拉夫頓建築事務所,所有設計無不重視空間的親密感,希望使建築成為自由慷慨、與人為善的「空間贈予」,而這也是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自由空間」主題的意涵所在。
藝術熱新聞 | |
008 | 正藝美學空間「正藝文化祭」 |
穿越─正義:科技@潛殖 | |
「但丁的迷林」黃武芃創作展 | |
010 | 蘇富比秋季拍賣預告─中國藝術/中國書畫 |
012 | 林布蘭特:英國藝術的靈感之源 |
著迷:克林姆、席勒與畢卡索筆下之裸 | |
16件巡展的梵谷作品全數「回家」 | |
藝術視界 | |
013 | 奇胡利工作室的藝術展望 ⊙黃其安 |
藝術龍門陣 | |
014 | 邵仄炯山水畫境的內蘊(下) ⊙熊宜敬 |
市場專欄 | |
015 | 肉身英倫一百年 ⊙陸潔民 |
文物專欄 | |
016 | 把內褲當遺產的拿破崙 ⊙戴忠仁 |
特別報導:聚焦莫內 | |
018 | 人與自然的調和─倫敦國家藝廊「莫內與建築」展 ⊙謝汝萱 |
030 | 莫內畫作的市場前景 ⊙黃其安 |
藝術焦點 | |
038 | 百變畢卡索─南法蒙佩里埃市法布爾美術館畢卡索回顧展 ⊙廖瓊芳 |
藝術大觀 | |
044 | 從瓦德穆勒到克林姆的維也納花卉繪畫 ⊙游騰緯 |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 |
050 | 擁美藏精─許宗煒的藏藝之道 ⊙詹立群 |
影像美學 | |
062 | 再見乍現的靈光─馬瑄「台灣舞孃」攝影系列 ⊙謝佩霓 |
藝術家工作室 | |
066 | 轉動次元的世界之景─《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朱燁 ⊙許玉鈴 |
九月專輯 | |
076 | Childhood童萌會 |
078 | 探尋感知的無盡詩性─巴黎東京宮「童年」展 ⊙林純雅 |
084 | 柯莉塔.肯特 純真普普的美學信仰 ⊙賴志婷 |
088 | 勾勒小宇宙的夢幻世界─李子勳的機械美學 ⊙黃以曦 |
當代藝術 | |
092 | 以數位科技漫步典藏 ⊙楊爾寧 |
114 | 眾聲交雜.南行覓跡─香港M+藏品中的東南亞 ⊙李二 |
特別報導:國際雙年展 | |
098 | 美麗世界何在?探訪英國利物浦城市雙年展 ⊙施雅恬 |
102 | 行星花園.培養共存─歐洲聲言展在巴勒摩 ⊙施雅恬 |
106 | 親愛的歷史,我們不需要另一個英雄─柏林雙年展紀錄 ⊙施雅恬 |
藝術人物誌 | |
110 | 情境描像的折射─歐拉夫.尼可萊的感知異界 ⊙陳庭榕 |
文化時潮 | |
114 | 重思「四大自由」的當代意義─洛克威爾的作品意涵 ⊙吳礽喻 |
文化與創意 | |
124 | 凝結舞動瞬間─劉振祥框取動靜之美 ⊙詹立群 |
時尚美學 | |
128 | 1968.美學思潮的同溫層 ⊙林純雅 |
珠寶美學 | |
132 | 芭蕾伶娜流光翩躚 ⊙林純雅 |
特別報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 |
134 | 自由空間的場景意識─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洪昱溱 |
142 | 建築名家的人文視野 ⊙洪昱溱 |
建築觀點 | |
146 | 嬉皮建築師安東尼.皮達克 ⊙黃健敏 |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 |
148 | 京都天滿宮茶具尋寶教戰 ⊙池宗憲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 |
154 | 於非洲莊園重尋曠野之心 ⊙Jade Hong |
155 | 「中美洲伊甸園」伊斯潘托島 ⊙Jade Hong |
156 | 萊茵河畔的創意奇境 ⊙Jade Hong |
157 | 串連華夏文明的絲路盛景 ⊙Jade Hong |
創意萬象 | |
158 | 尋訪「南方以南」的在地藝術視角 ⊙林志鴻 |
160 | 偏執狂藏家的美學集會 ⊙林志鴻 |
靈動喜燕翔飛之美 ⊙林志鴻 | |
161 | 煉金術士的祕密花園 ⊙林志鴻 |
藝想創見 | |
162 | 安娜.福克斯 中產階級的影像觀看之道 ⊙林志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