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閉館近三個月,還因此取消5月歡慶十週年藝術盛會的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正式於6月12日重新對外開放,並藉此推出數場全新特展。
法國羅浮宮朗斯分館現正舉辦的「黑色太陽:從埃及到蘇拉崎,黑色的史詩」特展,以「黑」與「太陽」命名,討論「黑」這個色彩單一又多元的特質、多重的矛盾性,以及它在社會與文化中的象徵、印象與意義,還有啟發藝術家的各種方式。
2019年11月,位於京都嵐山地區的福田美術館召開記者會,說明該館發掘若冲於卅歲左右繪製的作品〈蕪菁田中的雙雞圖〉,並在今年3月底舉辦「若冲誕生:內心糾結的彼岸」,邀請大眾見證新發現。展覽前後期共展出四十九件若冲作品及四十件同時代畫家的創作。
地景藝術家克里斯多2020年5月31日於紐約逝世,享壽八十四歲。克里斯多1935年生於保加利亞北部的加布羅沃(Gabrovo),為逃脫共產政權,並接觸畢卡索、康丁斯基等現代藝術,他自1957年離開母國,輾轉流離於布拉格等地,短暫進入維也納藝術學院後又到了日內瓦,最後在巴黎遇見其終身伴侶珍─克勞德.德納德吉爾朋。
今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致使整個地球村打破了疆域界線,各國民眾一同過著與以往有著巨大變化的生活。於此,韓國順應疫情變化推出的眾多線上展中,值得介紹的是由韓國藝評家兼高麗大學客座教授趙恩廷自主架設的展覽「美術館的和平戰士」。展覽邀請居住在不同城市的四位韓國藝術家,不受距離限制一同展出作品。
柏林版畫素描博物館(Kupferstichkabinett)推出「紙上普普─從沃荷到李奇登斯坦」,首次展示歐洲最重要的普普藝術收藏之一,呈現館方於1970至2002年收藏美國普普藝術的成果,展覽涵蓋廣泛的主題和風格,探討普普藝術的經典核心元素是如何與大量生產的美國消費社會圖象結合。
2020年的開始,澳洲便面臨了來自天候、經濟的夾擊。在全球疫情的壓力與不確定性之下,第廿二屆雪梨雙年展依舊於3月14日如期開展。延續過去多場館模式,雪梨雙年展串聯了六個橫跨雪梨市中心與外圍的展場,集結一百零一位/組來自卅六個國族、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圍繞著年度的主題「NIRIN」展開對話。
唐納.賈德是美國戰後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紐約現代美術館今年初春盛大舉辦唐納.賈德回顧展,是美國近卅年來首度完整回顧賈德生涯,也是館方在擴建工程結束重新開幕後的第一檔大規模特展,展覽集結七十件賈德作品。
「我不是很擅長詮釋他人的夢境;我本身有太多自己的夢。」比利時畫家萊昂.斯皮里亞埃爾(Léon Spilliaert)曾如此表示。他是一名做夢者,筆下的時空似夢似幻地,將日常片刻灑上染有他內在情感波動的粒子。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於今年初推出斯皮里亞埃爾的回顧展,是其藝術創作首次在英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