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沒死,就是我的錶已停止。」是一句出自美國喜劇「賭馬風波」的經典台詞。在劇中,一名不務正業的獸醫煞有其事地冒充專業醫生為富有人家看病,每每須測量脈搏時,即便他無法辨識任何生命跡象,卻總是一本正經地說出這句話以博取眾人信任,繼而催生出更多令人咋舌的混亂情節。
座落於曼哈頓上東區第五大道上、緊臨中央公園的大都會美術館,一直是紐約市最受矚目的文化地標,其一百五十多萬件的藏品及廣達20萬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每年吸引全球超過七百萬的訪客。今年適逢成立一百五十週年,館方特別籌畫大型特展「製作大都會美術館:1870-2020」。
「……從窗外翩翩飛來的蝴蝶,佇足在不會呼吸的白牆上,蝴蝶的冬眠開始了,就這樣掙脫被扣上的圖釘再次起飛,自由了……。」畫家三岸好太郎所作「視覺詩」〈蝴蝶與貝殼〉的其中一段,與他於1934年繪製之代表作〈飛舞的蝴蝶〉唱和有應。
十二生肖緣起於中國古代為了測定日月、時間所制定的曆法,傳進日本後,文化大致相同,每年有所屬的生肖,在新年參拜的時候也會對應自身的生肖來祈福。藝術方面,生肖是深受日本畫家、工匠喜愛的創作題材。京都嵯峨嵐山文華館推出「動物語─十二生肖與未被選上的貓兒」,囊括成為十二生肖的動物、原本生肖熱榜的貓兒,以及棲息在嵐山周圍的生物。
成立於1824年的倫敦國家藝廊,以13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西方繪畫為主要館藏,收藏大量經典名作,無疑是世界級的重要美術館之一,若說其館藏堪比「西方繪畫史的教科書」也毫不為過。國家藝廊對於出借大量藝術品一直抱持謹慎態度,過去從未在英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舉辦大型展覽。
德國濱湖科黑爾的弗蘭茲.馬爾克美術館(Franz Marc Museum)於近日推出安森.基弗(Anselm Kiefer)個展,展出他創作於2014至2016年間的系列作品:「傑作」(Opus Magnum),其中包括廿三件雕塑和六幅攝影作品,它們在響亮卻具曖昧意義的標題下試問:何為「傑作」?什麼值得「被記住」?什麼應該「被遺忘」?
2020年5月,京都市美術館整修1930年代老建築、重振營運方針,以「京都市京瓷美術館」之姿向世界展現古都新面貌。在演繹改裝空間、揭示館藏特質與未來方向的一系列特展中,包含了自京都、東京兩地數座國家級博物館借展,活用近代和洋式空間,展現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美術發展的大展「京都美術250年的夢想」。
繪畫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尤其當我們談的是卡塔琳娜.格羅斯(Katharina Grosse)。師承抽象表現主義,慣以多彩噴漆直接施作於現實場景,格羅斯從繪畫塗層的物理特性出發,在空間中脫離二度思維構築各式「想像原型」的創作姿態,塑造出她今日多變且獨具的「繪畫世界」。
倫敦國家藝廊籌畫多時的「阿爾泰米西亞」特展在今春展開(因疫情影響將於10月重啟),擺出她卅多件傑作與幾封情書,還有其他與畫家相關的作品,除了油畫作品,有她1611年強暴法律訴訟案的血淋淋證詞,以及2011年被發掘的卅六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