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執照:古根漢收藏六面觀
撰文│李二.圖版提供│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2月號149期)
「藝術執照:古根漢收藏六面觀」展場空間 Installation View: Artistic License: Six Takes on the Guggenheim Collection,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May 24, 2019– January 12, 2020. Photo: David Heald©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藝術家身兼策展人的角色策畫展覽,如此的角色轉變,在21世紀的當下或許毫無特別之處。但是,倘若不僅是藝術家操刀擔任策展人,邀請機構更開放自家美術館的典藏庫房,邀請藝術家入庫研究,這或許就有點意思了。若再加碼:這座美術館是紐約名頭響亮的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擁有傲視全球、收藏歷史超過90個年頭的豐富館藏,是否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古根漢基金會的改革之路雖以龜速前進,為慶祝建館60週年,美術館於2019年不僅大動作由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挖角人才,成為古根漢首位全職非裔策展人;更積極邀約六位當代藝術家操刀策展,期望通過創作者的視角,重新思索古根漢美術館的典藏脈絡,帶來首檔藝術家策畫的實驗典藏展覽「藝術執照」,借重藝術家的眼睛,重新抽繹美術館長達90年的典藏歷史,活化館方早自上個世紀之交(19世紀末、20世紀初)、下溯20世紀晚期的全球藏品。
「藝術執照」邀請六位在古根漢美術館展覽史上具開創意義的藝術家,包含:蔡國強、陳佩之(Paul Chan)、珍妮.霍澤(Jenny Holzer)、朱麗.梅勒杜(Julie Mehretu)、理查.普林斯(Richard Prince)與凱莉.梅.維姆斯(Carrie Mae Weems)等六人。藝術家們在機構策展人以及典藏管理員的陪同下,受邀深入古根漢的庫房,進行研究。藝術家們各自迥異的生命歷史與藝術實踐,激發出與典藏品別具新意的對話,這六位藝術家由庫房挑選了將近300件媒材各異的作品,分別由一位藝術家策畫一層樓、一個展覽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