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藝術大觀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藝術大觀
藝術大觀
即興的運動 ──毛利悠子的機械裝置
毛利悠子主要透過裝置與雕塑的形式,賦予磁力與電流、空氣與塵埃、水與溫度等潛藏在特定空間的流動與變化現象一種具體形狀,嘗試開啟觀者有別以往的思考。聲音在感知「看不見的力量」作品中也擔任重要角色。
串連藝術機構、私人收藏與社群網路的策展行動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之羅薩里奧.德.維拉斯科展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Museo Thyssen-Bornemisza)舉辦羅薩里奧.德.維拉斯科大型回顧展,試圖讓那被時代遺忘、遭歷史抹除的女性藝術家作品,重現世人眼前。
訊息與靈魂的散播,每次的創作都是一個奇蹟 ──喬姆.普蘭薩瓶中信裡的夢與哲思
除了眾多國際藝廊與美術館展覽,普蘭薩多面向的公共藝術實踐遍及世界各處,適逢普蘭薩於富邦美術館開幕訪台期間,《藝術收藏+設計》邀請其分享〈光與愛〉雕塑背後的深層意涵、多年來的創作觀點、雕塑作為連結群體的微妙性,以及多元媒材之間的相互影響與造就。
美術館可以孕育什麼樣的未來?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X日本當代藝術家
繼東京國立博物館(橫尾忠則個展)之後,看似與日本當代藝術家作品「無緣」的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成立65年來首度舉辦展覽展出日本當代藝術家作品。
1
2
3
4
5
6
7
8
9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