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6|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
首頁
專題文章
藝術家專輯
2021年藝術家專輯
6|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
6月專輯︰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
5月專輯
|
7月專輯
呈現那些不可見的內在──查理.勒布朗的表情研究面相學
人的「內在」要如何視覺化?內在是一種看不見的東西,難以在繪畫或雕塑中被捕捉。但西方繪畫中,人往往是繪畫最重要的主角,而他們的內在要如何外顯,對於某些歷史、肖像甚至是風俗繪畫的製作可謂至關重要。因此,藝術家常常需要細膩地觀察、比較、分析人類的面部表情與其相應的心理狀態,並努力將這些人的內在用面部的表情突顯出來。
達爾文與19世紀末科學攝影──以《人類和動物的表情》為例
自希臘羅馬時期起,關於人類面部表情的研究即備受西方哲學和醫學界重視。人們相信透過面部表情可以了解被觀察對象的身分、性格、情緒以及社交特性。19世紀下半葉,主張「進化論」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也曾涉獵於研究面部表情,他於1872年出版著作《人類和動物的表情》,意圖揭示人類表情「普世性」的特徵。該著作是首部利用攝影作品做為插圖的科學研究著作之一。
眼波流轉下的西洋古典繪畫
出生在義大利半島的古羅馬著名政治人物與哲學家西塞羅(Cicéron)曾提到:「如果面容是靈魂的鏡子,那雙眼則是它的詮釋者。」這個句子放在現今的健康安全考量下,似乎更彰顯了所言者的真知灼見;特別是在強制佩戴口罩的情況下,雙眼已成了旁人唯一可以直接「接觸」到的五官。
藝術視角下社會底層的神情
對於了解各時期的社會階層真相,繪畫或許不是最嚴謹忠實的史料,各種歷史材料也有其建構性與特定觀點。試想,社會的低下階層既然不是精緻藝術典型的心頭好,一旦他們入了畫,這些人物將被賦予什麼樣的面貌?雅俗的元素如何在畫面裡區分或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