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健全的藝術與文化產業生態系
《藝術家》雜誌專訪文化部長李永得
文化部長李永得接受《藝術家》雜誌專訪(攝影:徐曼淳)
5月20日,新任文化部長李永得從擔任部長四年的鄭麗君手上接下印信,正式上任。李永得過去曾任報社記者、總編輯及公共電視總經理等媒體工作,2008至2014年間任高雄市副市長,2016年起任客家委員會主委,早前亦於行政院客委會擔任副主委、代理主委和主委等職,在文化藝術領域深耕多年。李永得在客家委員會耕耘長達八年時光,期間經營客家族群文化的傳承、推廣和發展卓然有成。在文化部長交接儀式致詞時,李永得表示前任部長鄭麗君以文化治理的理念建立起堅實的架構基礎,未來將繼續秉持這個理念,以守護藝文創作自由與完善藝文支持體系、結合創新與創生傳承文化,以及打造臺灣文化國家隊品牌等三大面向為核心主軸,加倍努力。
文化部長李永得在6月1日接受《藝術家》雜誌專訪,以下為本次訪問內容。
問 李永得部長原本擔任客家委員會主委,長期投入客家族群的事務,成果與貢獻有目共睹;而文化部負責全國性的文化政策事務,如何成為一個「全民」的文化部長?
答 要做為一個臺灣全民的文化部長,當然要從「臺灣」的角度來看,而全臺灣的文化,是包括本土所有不同族群的文化。過去在擔任客委會主委時,我是從「臺灣客家」以及「世界客家」的角度,並優先從臺灣客家出發。客家文化的振興非常重要,它在過去的五、六十年間在政府不適當的政策下慢慢地消失,像這樣相對弱勢的文化,政府需要以公部門的資源來協助並鼓勵他們,給他們信心,例如客家藝術家的支持、客家相關產業的推動、客家語言的復振等。早期我們很多人甚至不太願意承認、認同自己是客家人,到後來大家漸漸覺得身為客家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為了讓文化能由下而上產生影響與擴延,進而達致文化民主化、落實文化公民權,在前任部長鄭麗君就任期間,文化部自2016年起推動辦理文化論壇,於次年(2017)召開「全國文化會議」,制定文化政策白皮書。《文化基本法》也終於完成,於2019年6月5日公布施行,並明定每四年召開「全國文化會議」,明年2021年將再次舉辦。《文化基本法》開宗明義指出:「國家應肯認多元文化,保障所有族群、世代與社群之自我認同,建立平等及自由參與之多元文化環境;國家應保障與維護文化多樣性發展,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務,鼓勵不同文化間之對話、交流、開放及國際合作;人民享有之文化權利,不因族群、語言、性別、性傾向、年齡、地域、宗教信仰、身心狀況、社會經濟地位及其他條件,而受歧視或不合理之差別待遇。」過去我向來秉持多元文化的理念,現在來到文化部,我也特別強調「多元文化」,「全民的文化部長」即是著眼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多元文化,推動全民共享的文化政策。
問 請部長談談當前臺灣文化發展、特別是在視覺藝術界有哪些須推展的問題?
答 視覺藝術是整體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展現國家文化實力與文化品牌最直接也最容易接觸人群的媒介。以現階段來說,臺灣的藝術、電影、攝影、漫畫等創作在國際上各有相當突出亮眼的表現,目前各類型的相關推廣也有不錯的實踐。例如在國際藝術盛會的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分別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和國立臺灣美術館策辦臺灣館,於國際場域介紹臺灣的藝術家和建築師/團隊,促進臺灣與國際的雙向交流;另外也透過駐外機構與單位舉辦各種藝文活動,抑或在館內空間展示來自臺灣的作品,提昇我們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成就的能見度。臺灣在攝影創作上也有許多傑出人才,以前我在客委會時也邀請國外攝影家共同以客家文化為主題創作(例如到台三線拍攝),而這些國際攝影家將這些經驗和作品帶回國,例如在馬來西亞、巴黎的國際場館和機構展出。
電影多被認為是政府資源挹注較偏重的領域。一來電影投入的資本相較來說更高,並需要不同專業人士來集體製作;二來電影或許可以說是各種藝術類型的總和,在親近性和觸及率上與一般民眾也更為貼近,而它的商業產值同時具有較大潛力,也因此長期以來電影擔當領頭羊的角色,我們將會繼續重視臺灣的電影產業。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國片的產製量有限,在票房、接受度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不過近兩年來非常不一樣,像是我們從當前流行的影音串流平台網飛(Netflix)上可以看出「臺流」正慢慢形成。
由此可見「臺灣文化國家隊」的型塑與深耕,在近兩三年來更為顯著,它需要各個領域的傑出人士共同組就,將來可以此做為整體的國家品牌形象進軍國際版圖,進行文化外交、拓展國際市場。近期臺灣電影成績斐然,更重要的是如何結合人才、政府相關政策和民間資源的挹注與支持,才能建構出健全的文化內容生態系,而它也確實正在成形。去年成立的文化內容策進院(以下簡稱「文策院」),以及鼓勵企業結合企業社會責任(CSR)支持藝術文化發展(2017年起文化部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及臺灣證券交易所啟動協調,2019年6月證交所函復文化部,同意將「促進文化發展」納入《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等,均有助於這個生態體系的啟動和運作。臺灣不乏好的作品,在資源充足和創作環境到位的沃土下,將會吸引更多人才投入,進而形成良性的發展和循環。
以視覺藝術中的繪畫為例,過去我在客委會時常常舉辦客家畫家的畫展,但單是舉辦畫展其實並不足夠,因為畫展對於畫家的幫助多是在於宣傳層面,對吸引人才投入和作品價值發展有限,也未能形成成熟的市場。除了在培養人才、讓藝術家有更好的展示空間之外,如何為繪畫市場引進活水,進而在國際上發揚?自上任部長以來,我已向多位專家諮詢意見,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臺灣的繪畫被嚴重低估,此外,臺灣的市場不夠國際化,且市場機制與產業鏈尚未健全。這方面的根本問題為何,要如何振興?原本在臺灣經濟發展最為蓬勃的時代,於1992年吸引國際拍賣公司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龍頭進駐,最後因為稅制問題而先後撤出臺灣、轉往香港,使香港成為世界藝術交易的市場中心之一,卻也阻礙了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流通;今年國際情勢風起雲湧,臺灣在這個歷史的轉捩點上,視覺藝術產業體系的建構,也是未來文化部將要深入研議的方向。
總言之,文化部將來很重要的一項任務之一,是要在國際場域建立臺灣文化品牌,以型塑臺灣文化國家隊為目標,拓展臺灣在地的各類型作品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例如能經常在重要場館展出、發表,讓國外也能看到來自臺灣的好作品;同時,國內文化內容生態系、視覺藝術產業體系必須建立,所以市場機制也要能和國際接軌,以強化文化外交網絡。(全文閱讀542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