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歇變形體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的十年
TCAC保安街空間一景
沿著大橋頭捷運站穿行過榕樹、廟口與小吃攤,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以下簡稱「TCAC」)的玻璃落地窗在昏暗的保安街底發光,人群來來去去,坐在門口台階抽菸聊天,又或者在和小吃攤阿姨點碗鵝肉麵,拖張塑膠凳坐在街邊就這麼吃起來。玻璃窗內滿牆的書籍檔案,說明有什麼曾在此處高速運轉、反覆形變――或許也不僅止在「此處」――這個空間曾經歷過西門町、東區乃至大稻埕三次搬遷,流徙在面貌各異的台北各區,並且幾乎見證了十年之間台灣當代藝術發展,而它就在這樣親密又疏離的暗夜裡卸下任務,在2021年2月租約到期之際解散實體空間。此後台北或許不會再有一樣的地方,也或許將能以不同型態,誕生出更多這樣的地方。TCAC成立於2010年,初始由藝術家楊俊在2008年台北雙年展計畫「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提案)」出發,匯集台灣本地藝術社群,以台北市立美術館公園為據點,討論「台北為何需要一個當代藝術中心?」隔年,徐文瑞與楊俊召集卅位當代藝術工作者發起「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協會」,並在隨後獲得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空間,2012年前設址於西門町旁的城中建築,毗鄰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豪華朗機工、台灣攝影博物館與城中咖啡,形成生機蓬勃的「城中藝術區」。TCAC開幕的前兩檔展覽即以王俊傑、余政達、吳季璁、姚瑞中等藝術家的捐贈作品籌募營運經費。2012年,忠泰提供的兩年經費用罄,TCAC也搬離城中的寬裕腹地,並移駐交通方便的安東街。初期TCAC透過藝術家捐贈作品義賣募款與政府補助,籌得維繫經費,並且依靠參與者的無償勞動。直至2015年因安東街租約到期,TCAC再遷移至大稻埕保安街,落腳於老城區的僻靜巷內。
初期TCAC以「青年藝術家沙龍」、「週五夜吧Friday Bar」放映影像、音樂,並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與評論者共聚。
初期TCAC以「青年藝術家沙龍」、「週五夜吧Friday Bar」放映影像、音樂,並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與評論者共聚。
初期TCAC以「青年藝術家沙龍」、「週五夜吧Friday Bar」放映影像、音樂,並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與評論者共聚,形塑起小而可觀的藝術家社群,此外也由協會發起人之一吳瑪悧與湯皇珍、蕭麗虹等藝術工作者共組「文化政策論壇」等活動。其後,TCAC則以「策展學校」、「辛沙龍」乃至「女頭目的未來學」、「2 weeks 異度空間」、「Bit Bot Box」等帶狀節目,試圖藉由共學與協作,對與當代藝術相關的知識與議題進行探索甚至生產。而「台灣當代藝術雙年展」、「未來事件交易所」、「肖像擺」等皆以展覽打開關於策展的想像,幾次藝術家合作的捐贈義賣則以「限量版藝術品」滲入並打破拍賣市場規則。TCAC另也將觸角延伸至國際,與國外的當代藝術社群彼此串接,今年最近期的「轉向第五時代」即與印尼策展人合作,在印尼萬隆結合兩地藝術家的作品,共同提出對未來的想像。TCAC初期營運仍以理監事會核心成員為主,另聘任專職辦公室主任負責協會與空間的行政事務及活動,當時另招募實習生協助排班、卸布展。2012年空間贊助結束後,改選理監事,由鄭美雅擔任理事長,並由辦公室主任陳小雜、常務理事蘇珀琪、余政達與理事方彥翔組成工作小組。為使營運方針更為明晰,2015年後重新調整營運結構,在搬遷至保安街後,外聘總監策展人呂岱如,協同理事方彥翔與原專案經理彭若瑩組成三人團隊,也是首度由薪制工作小組而非理事會維持機構運作。至2018年,由理事長余政達協同新任策展人徐詩雨及蕭伯均各自負責方向統籌、策展與計畫執行及行政庶務工作。在數次改組之中,TCAC不斷摸索著讓組織更具獨立運作能力的可能,並且在有限的資源裡爭取生存的空間。
TCAC「女頭目的未來學#4」─Beatrice Glow─〈花語碉堡〉展場一景
在十年之間,TCAC確實曾形塑起一處獨立的位置,讓藝術相關工作者得以在其中「發表、交換、創造與分享」,甚至以開放式的空間、後期做為開放性公共資源的圖書館,以及與鳳甲美術館合作的錄像資料庫向外開敞。做為實驗基地,它更容納了美術館或藝廊較難見到、超越市場與機構限制的各種論辯與實踐。然而開敞並不意味著可被辨讀,涵容多樣未必就更易於生存。TCAC做為從「台北是否需要一個當代藝術中心?」此一提問開展的組織,在十年之間反覆因外力作用與內部調整而變化型態,直至今日取消了實體空間,恰可以讓人們重新去問「我們還需要一個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嗎?」又或者更進一步問:台北需要的是怎樣的當代藝術中心?什麼是「我們」?(全文閱讀551期藝術家雜誌)
【四月專輯│當代藝術中心啟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