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流動與重塑,我們與世界的鏈結
利物浦雙年展2021
以藝術翻轉城市文化體質
國際間城市以藝術為手段再造城市人文風景的案例比比皆是,英國利物浦雙年展應是其中佼佼者。利物浦是英國第十大城市,18世紀工業革命帶動城市經濟起飛,做為一個佔有國際航運樞紐位置的海港,利物浦成為煤礦、棉花和奴隸交易的中心。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利物浦榮光不再,甚至成為落後和危險的代名詞,後來地方政府以產業升級再造和文化創意兩個方向奮力擺脫這些負面標籤。創始於1998年的利物浦雙年展,在多年發展後已成為英國規模最大的視覺藝術雙年展。它以藝術做為軟性溝通橋梁,將原本已經褪色的城市賦予豐富的人文深度,連結在地社區共識、吸引不同族群前去參觀和消費、帶動地方觀光產業,可說一舉數得。
利物浦雙年展最大的特色是「藝術家介入社區」,讓藝術創作與城市和居民產生關聯和互動;另一個特色是委任製作,讓藝術家獨一無二的作品能深入利物浦城市的歷史和人文脈絡,進而產生共鳴。儘管在2008年因國際金融危機,英國保守黨進行一連串財政緊縮政策,連帶影響對文化產業的投資,利物浦地方政府仍使命讓藝術成為地方文化的代言人;從2004年讓整個利物浦市中心和港口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到爭取成為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最近更宣布利物浦國立博物館群(National Museums Liverpool)徵求設計團隊進行為期十年的大改造計畫,證明利物浦相信文化和藝術是翻轉後工業城市命運的契機。
歷屆利物浦雙年展與許多國家的外交和文化單位合作,除了減輕藝術品製作預算,更重要的是拓展雙年展的國際參與度及知名度,使之有更多元的文化包容性。過去幾屆利物浦雙年展與台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和文化部積極合作,讓不少優秀的台灣藝術家站上這個國際舞台。曾經參與的藝術家包括:袁廣鳴(2004)、陳界仁(2006)、李明維(2006、2010)、崔廣宇(2006)、謝德慶(2010)、謝英俊事務所(2012),以及許家維、邱承宏、陳嘉壬(2012)、陳瀅如(2016)、周育正(2018)和今年的羅智信。策展人李佳玲和徐文瑞亦曾參與2006年的策展工作。
重塑與流動的身體和世界
原本應該於去年舉辦的第十一屆利物浦雙年展,因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關係延期到今年春季。此次雙年展主題為「胃與港」(The Stomach and the Port),由厄瓜多籍策展人曼努埃拉.莫斯克索(Manuela Moscoso)策畫,旨在探討身體的觀念以及身體與世界鏈接的方式。由於英國目前仍在半封城狀態,雙年展分為兩個階段展開,首波「外部」篇章從3月20日開始,展出包含戶外雕塑與裝置、數位作品和線上節目。第二階段待於5月中旬室內展館解封後,所有的展覽將對大眾開放一直到秋天結束。
在封城狀態下,利物浦雙年展透過線上直播方式進行媒體預展。
策展人曼努埃拉.莫斯克索向媒體記者解釋展覽的企圖和遭遇的挑戰。
莫斯科索在展覽導言中強調此次雙年展希冀以非西方的思維展開,藉由提出的問題:身體是什麼?身體對人的意義是什麼?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將身體比擬成人與環境和社會的關係進行探索,視身體為一個由環境不斷重塑和流動的有機體,而利物浦的城市歷史剛好與此議題提供了相應的背景。展覽從三個方向切入:胃(The Stomach)、孔隙率(Porosity)和親屬(Kinship)。「胃」被視為與環境交流、吸收和轉換的中樞;「孔隙率」是身體對邊界和環境做出的反應;「親屬」則是重新審視社會關係和組織。
特蕾莎.索拉 破骨細胞(我不知道我如何上了這艘船,我方舟的肚臍) 2021 於交換旗識大樓(Exchange Flags)現場一景
(Photo: Mark McNulty)
此次雙年展邀請卅個國家共逾五十位藝術家參與。西班牙藝術家特蕾莎.索拉(Teresa Solar)為雙年展特別製作〈破骨細胞(我不知道我如何上了這艘船,我方舟的肚臍)〉,由五個外形像人類骨頭的紅色橡皮艇組合而成。人類骨骼裡有血管、神經,傳輸重要的養分和資訊通往全身,回應利物浦做為貿易商港的角色,不只是資訊和物件的流通,也是人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起點或終點。移動和轉變雖然因為新型肺炎影響而按下暫停鍵,但「變動」始終是生命進行的常態。(全文閱讀552期藝術家雜誌)
【五月專輯│上海、光州與利物浦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