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波流轉下的西洋古典繪畫
出生在義大利半島的古羅馬著名政治人物與哲學家西塞羅(Cicéron)曾提到:「如果面容是靈魂的鏡子,那雙眼則是它的詮釋者。」這個句子放在現今的健康安全考量下,似乎更彰顯了所言者的真知灼見;特別是在強制佩戴口罩的情況下,雙眼已成了旁人唯一可以直接「接觸」到的五官。但西塞羅並不是唯一、更不是最早提出如此見解的哲學家,年長他兩百多歲的孟子在《離婁篇》中更精確地指出:「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很顯然地,東西方的哲學家都早在幾千年前就點出了眼神所能夠傳達出的各類訊息,而其重要性也絕不亞於以生理為出發點的工具用途。但在這些智識菁英的精闢言論之前,用繪畫、雕塑來傳達訊息的藝術家們卻已經理解到這個「細節」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而透過畫龍點睛所能夠牽引出的效果更是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們致力達到的目標。
林堡兄弟(Les Frères de Limbourg) 貝里公爵的最美時禱書(局部) 羊皮紙細密畫 法蘭西學院藏
《玫瑰傳奇》插圖(局部) 15世紀 羊皮紙手抄書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藏
這些透過眼神來傳達內容的敘事作品可以遠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與壁畫,儘管能夠完整流傳至今的例子極為罕見,但屈指可數的作品(例如龐貝古城的壁畫)已足以讓人驚豔。中世紀時期的宗教藝術乍看之下似乎沒有提供藝術家太大的發揮空間,但從流傳至今的「祈禱書」或是以宮廷情愛為主題的「手抄本」中卻可以發現,這些匿名的畫師們並沒有忽略面部表情的種種細節,特別是在狹小的空間跟繁複的線條之中,眼神之間的表達更展現了作品的細膩之處。文藝復興對於西方藝術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轉捩點,整個社會除了逐漸跳脫中世紀以宗教和封建形式為主的規範外,對於古老文明的探索與研究更開啟許多新的視野;儘管絕大多數的藝術作品還是以宗教為主題,但在表達的形式上更貼近凡夫俗子的日常所見,而不僅只是高掛在牆面上的莊嚴聖像。
右/老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 莎樂美與施洗者約翰的頭顱 1530年代 油彩木板 87×58cm
布達佩斯國家美術館藏
最著名的例子當然就是由米開朗基羅所繪製的西斯汀教堂壁畫。無論是先知、聖人甚至是造物主都是以結實的血肉之軀來展現,但也因為完美的肢體線條而讓絕大部分的觀眾忽略了作者在人物眼神上的處理,每當提到著名的〈創造亞當〉時,最先被提及的一定是兩條懸空的手臂,但更重要的其實是連貫兩者眼神接觸的空間。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知名的〈蒙娜麗莎〉身上,眾人都只看到她的微笑,卻忽略了那雙不斷投射在觀眾身上的神祕目光。「文藝復興三傑」中年紀最輕的拉斐爾也不遑多讓,在〈雅典學院〉中已經明確地藉由眼神的投遞來傳達人物之間的關聯;而在〈聖凱瑟琳〉這幅作品中,他更是直接用那傾倒的眼神來闡述這位年輕女子殉道的決心。同樣是畫家們喜愛的宗教主題,但「莎樂美」的眼光在這個時期多半被表現得空洞而無神。因為她雖然得到施洗者約翰的頭顱做為賞賜,但這並不是她所期盼的,只是遵照母親的指示,用誘人的舞蹈來獲得希律王的獎勵。要等到19世紀的文學作品介入之後,這個沒有主見的年輕女孩才在作家的筆下轉變成具有致命吸引力的女人。(全文閱讀553期藝術家雜誌)
【六月專輯│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