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那些不可見的內在
查理.勒布朗的表情研究面相學
臉(VISAGE)。……所有的情感(passions),所有靈魂的活動,皆是呈現(se peignent)在臉上的。……臉,有時被認為代表了整個人。……臉,也被當作圖象來形容,當作我們某些精神(esprit)的再現。──安托萬.福提耶(Antoine Furetière),詞條「臉」,《通用字典》(Dictionnaire universel [...]),1690
人的「內在」要如何視覺化?內在是一種看不見的東西,難以在繪畫或雕塑中被捕捉。但西方繪畫中,人往往是繪畫最重要的主角,而他們的內在要如何外顯,對於某些歷史、肖像甚至是風俗繪畫的製作可謂至關重要。因此,藝術家常常需要細膩地觀察、比較、分析人類的面部表情與其相應的心理狀態,並努力將這些人的內在用面部的表情突顯出來。然而,藝術家對表情的觀察與掌握並非在一開始就如此純熟,而是在17世紀的法國才有突破性的發展,其中首推查理.勒布朗(Charles Le Brun)的貢獻。
查理.勒布朗 波呂克賽娜的犧牲 1647 油彩畫布 171×131cm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
查理.勒布朗與其藝術面相學
查理.勒布朗出生於法國的藝術家庭中,一開始受到雕塑家父親尼古拉.勒布朗(Nicolas Le Brun)的教導,曾當過法蘭索瓦.佩希耶(François Perrier)和西蒙.烏威(Simon Vouet)的學生,更與後來的老師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一起到義大利親炙學習古代的藝術與文藝復興大師作品。1646年自羅馬回到巴黎之後,勒布朗遇上了法國開始以國家的力量挹注於發展自己的藝術的年代,他的職業生涯也因他的專業與資歷跟著扶搖直上,不僅於1663年出任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校長(directeur de l'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一職,更榮獲「國王首席畫家」(Premier peintre du Roi)殊榮。而在他的藝術生涯中,除了繪製過大量架上繪畫作品,更接獲許多由皇家發包或訂製的壁畫與空間裝飾設計委託,今日於羅浮宮、凡爾賽宮的建築中仍留下不少他經手過的作品。
自16世紀起,人類內在情感要如何從外在來觀察與解讀的問題,逐漸受到一些藝術理論家的關注,而16世紀至17世紀的畫家與雕塑家也開始懂得以更大的動作和張力再現他們所再現的角色其內在,但這些描繪未必如此實際地體現在臉部上。一直要等到1668年,勒布朗於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兩場研討會分別以「一般表情」(expression générale)與「情感表達」(expression des passions)為題的研究發表以後,才開始有跳躍性的突破。雖然西方社會從古希臘開始就已出現不少關於面相的研究,但他們重視的往往是固定的五官長相與其對應的「性格」。而勒布朗的研究突破則是在「針對表情」的面相學研究,將重心放在可以隨著心境轉換而變動的表情,來解讀人的內在「心理狀態」,而不再只是「固定不變的性格」。
對勒布朗來說,角色內在的「表達」(expression),「對於繪畫的每一個部分都是必要的;沒有它就不可能畫出完美的畫。正是它標誌著萬物的真實特徵,正是透過它,我們才得以區分出身體的本質⋯⋯」。勒布朗試著系統性地分析人們內在的活動如何體現在臉部表情上,而各種不同的情感會讓五官如何變化,如眉毛、嘴巴、鼻子、臉頰等肌肉與部位所呈現的各種角度或形狀。他甚至使用一些幾何式的基準線做參照,相當於今天的人臉智慧辨識需要用到的某些技術邏輯。而且因為勒布朗的面相研究是在藝術的領域中誕生的,合乎許多藝術家對於面部表情傳達其角色內在心理的迫切需要。(全文閱讀553期藝術家雜誌)
【六月專輯│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