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我們一個更綠化的未來?
淺談「畫廊氣候聯盟」的成立
在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世界後,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組織與慈善團體開始重新審視環保議題。這場全球公衛危機被視為一個契機,當然藝術產業早在多年前就開始探討環保議題與永續發展的趨勢,但僅有絕少數付諸實際行動。關心氣候變遷對生態造成的深遠影響,一群倫敦的畫廊業者與斐列茲藝術博覽會(Frieze)聯合組建「畫廊氣候聯盟」(Gallery Climate Coalition,以下簡稱「GCC」)。創始成員由畫廊主湯瑪斯.岱恩(Thomas Dane)、凱特.麥蓋瑞(Kate MacGarry)、賽迪.柯爾斯(Sadie Coles)和里森畫廊(Lisson Gallery)的克雷格.希爾蒂(Greg Hilty)、斐列茲藝術博覽會聯合創始人馬修.斯洛托弗(Matthew Slotover)與總監維多莉亞.希德(Victoria Siddall)、記者露易莎.巴克(Louisa Buck)和黛西.哥奈特(Daisy Garnett),以及藝術軟體公司Artlogic的聯合創辦人彼得.查特(Peter Chater)等人組成。
GCC於2020年10月在倫敦成立,2021年成立柏林分部,其目標是為促進環境保護和可永續發展的藝術世界提供重要資訊和必要工具,以期能夠讓藝術界至2030年未來十年(與《巴黎氣候協定》一致)的基礎上,將碳足跡減少近50%,同時實現近乎「零浪費」的做法。GCC的官方網站計畫在未來提供各種具體實踐方案,包括運輸、包裝、回收等作業如何減碳;GCC也創建專門針對藝術行業的線上免費「碳排放計算機」(Carbon calculator),為會員提供監控碳足跡的方法。這個碳排放計算機之精準,讓畫廊與各機構可以適當地核算一年的碳用量並估算未來可能會消耗的碳用量,達到「碳補償」(carbon offset,為個人或機構透過他/它們自己行動抑或透過碳補償服務者代為處理,而達到減少淨碳排放量的過程)的目的。當前藝術世界面臨最急迫的環保問題即:穿梭在國際各大藝術博覽會、雙年展與各種大大小小展演活動中的藝術從業人員,將如何實踐降低碳排放、貫徹碳補償?減少旅行次數與運輸量,是否就能讓整個藝術世界更加綠化?如何通過補償碳排放量實現「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畫廊氣候聯盟官方網站中「碳排放計算機」頁面
GCC透過架設網站,希望環保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付諸實踐,實現節能、減少碳足跡的具體方案,會員均可在GCC的官方網站上獲取及共享相關資訊。理想上,GCC企圖連結整個歐洲的畫廊與機構,未來有望愈來愈多單位、藝術家和個人加盟,目前GCC的畫廊會員已多達一百餘間,其中包括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塔德斯.侯巴克畫廊(Galerie Thaddaeus Ropac)、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等擁有多個國際據點的知名畫廊,以行動響應藝術世界綠化的目標。舉例來說,在GCC的網站上,畫廊可以刊登其要從柏林運送幾件作品到巴黎或倫敦的日期,尋找同時需要運作品到同一城市的畫廊共享一台卡車或是貨櫃箱,如此的確能夠省下多餘的能源消耗。並且,GCC宣導海運優於空運,儘管海運仍然會製造汙染,但通常被認為比空運或陸運更來得環保。
在GCC官網的「資源」子頁中可以清楚看到各項分類,包括「運輸」、「差旅」、「回收利用」等。在「回收利用」的項目下,畫廊可在此分享不再需要的台座或是欲丟棄的投影機等物件,透過上傳物件圖片與其詳細說明,徵詢是否有其他畫廊有意接收使用,或是以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器材,如此一來每間參與的畫廊或機構都可以回應環保、零浪費的策略,改善藝術產業過度浪費與資源無法共享的問題,同時也試圖消弭畫廊之間彼此競爭的常態,以共享資源達到一種環保的合作模式,在「不浪費」為前提之下照樣能成功舉辦完整的展覽。運輸與包裝其實是藝術世界裡面最耗能的一個環節,但它們又是無法省略或避免的必要程序,唯透過各畫廊與機構分享資訊與資源才能提昇節省資源的效率。(全文閱讀554期藝術家雜誌)
【7月專輯│從藝術再探人與自然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