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型藝術教育如何可能?
創作實踐與藝術家蒙養
創作型藝術教育範式與創作交流
個人過去在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求學過程中,從張光賓、李義弘學習書畫,也從留學西班牙的陳世明、葉竹盛、李光裕,留法的陳傳興、黃銘昌,以及留美的石守謙、陳葆真及李玉珉等諸位老師的教學風範下,從創作學習到思考邏輯的藝術氛圍中,得到諸多藝術思考啟迪。爾後,個人於1999年赴英國留學,進入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展開另一種藝術視野擴展。置身客居倫敦五年的習藝歷程,感受到英國式藝術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其開放式的思考碰撞與批判式的交流對話,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舉例來說,個人在金匠學院視覺藝術系博士班的上課氛圍中,學校除了給予每位創作者工作室空間,也有專業技術人員主持教學工作室以提供各種媒材的教學使用,滿足不同創作者在媒材上的需求。創作的上課方式則以討論形式為主,讓參與者以不同角度提出創作想法、媒材意義、理念表達等不同對話,討論中出現嚴厲批判或否定辨證是常有的情況。創作者處於這種沉浸式藝術環境,體驗自由發表言論、創作媒材、作品觀念的思辨過程,雖偶有意見上的差異衝突,卻能在討論後化解先前激烈情緒。經由長時間的思考碰撞、交叉提問等對話,透過彼此互相交流並藉由創作呈現來驗證,這段切身經歷的深化討論過程,對創作者來說實是很有價值。
在英國留學期間,我也親身現地觀察到1990年代英國yBa(英國青年藝術家)崛起所帶動的獨立作風,他們自行策展、自行宣傳、自尋場地讓展覽發生在各種空間,進而宣揚自己的創作觀念。特別的是,yBa面對當時經濟衰退的社會現象,卻能憑藉一股衝勁和開疆闢土的積極態度,追求自我表現及創作理念,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藝術創作是人類文化與當代社會的另一種思考形式,那麼,未完成前的作品雛型草稿,是否得以開放態度來討論?透過討論過程的直覺、推理、聯想與想像進行創作溝通,是否能從中獲得知識、建立價值觀?而內在的生活思想與情感的創作,是否能藉由創作者的經驗表述來回應生活、社會、環境的感知?這種源自個人內心的追問與真實感受,除了接受英國式藝術創作討論形式,深感其必要性,也讓我聯想到1933年創立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黑山學院,其教學方式以實驗創新之精神,充滿特立獨行且跳脫常規的交互學習。又如1960年代的激浪派(Fluxus)潮流,常以「事件」生產概念連結至去疆界精神的開放平台,並以開放態度「介入」跨領域創作而發展出新的形式可能。融合上述關於創作型藝術教育範式類型,可以歸納出藝術家蒙養時期,需要經由長期扶植,才能讓創作者從概念發想、媒材形式、調整思考到作品呈現,彰顯藝術家獨樹一格的創作面貌。
陳永賢2002年策展倫敦「RANDOM-IZE錄像藝術節」
實驗精神與創作思想流動
累積了金匠學院激盪式創作討論的親身經驗以及yBa、黑山學院和激浪派之於藝術創作的擴延想法,於是我於2002年在倫敦創辦「RANDOM-IZE錄像藝術節」(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前身)主要是以機動性、實驗性、流動性與創造性的藝術行動為串聯,佐以自力救濟方式自尋場地並以滾動方式介入瑞典的馬爾默(Malmö)、北京、台北等城市。繼而於2003年由我、胡朝聖與呂佩怡策展「夜視.台北─國際錄像藝術展」,在台北誠品藝文中心展出並擴及東區商業街區串聯一場跨地域的展覽,推動藝術介入社會場域之企圖,讓「RANDOM-IZE」的概念更像是一個實驗平台。在此脈絡下,於2007年得到鳳甲美術館創辦人邱再興的支持,由我籌備及創辦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提出開放性的展覽策略,試圖將展覽設計成一個多元交流平台,並於2008年開辦第一屆展覽「居無定所?」,讓藝術創作對話具有能深刻改變社會的潛在特質。個人認為,這個異質介入的特質、實驗精神和創作思想流動的力行實踐,遠比創作者閉門製造的物件還要重要。
返國任教之後,個人提倡藝術行動做為一種實踐平台、成為實驗場域,推動激盪式創作討論與跨媒材思維擴展;倡議創作討論做為一種交流平台,藉以凝聚創作者開放性態度來凝聚成長力量。因此,於2015年號召青年藝術創作者成立「游奕團隊」(Fluxx Projects),做為藝術行動的推動與創作實踐的路徑。
2018年游奕團隊進駐萬華「艋舺龍山文創B2」,進行在地文化考掘與創作實踐。
承上所述,「RANDOM-IZE」和游奕團隊分別是以一個集合體,以機動的RANDOM-IZE、流動的Fluxx思維做為自我宣示命名的團體,是由不同獨立的個體構成一個社群組織。其中,游奕團隊成員自由參與藝術行動,要求不矯飾、不商業模式,沒有地域性、具有隨機性、流動性,重視行動參與、訊息交流、社會實踐介入,結合並同時吸納各種跨領域、跨媒材、跨界的創作者而組成。此社群每一個個體各自進行個人的創作和合作,探討藝術家自身與媒材、環境或社會的關係。這種參與模式裡唯一保持不變的,是實驗精神、開放思想、創作態度和共同成長,同時也開啟不同形式且多元融合的藝術表現形式,以積極態度參與交流互動,藉此擴散社群的藝術行動及擴延力量。(全文閱讀556期藝術家雜誌)
【九月專輯│台灣藝術教育的場景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