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思替代記憶
我的台灣美術史教學經驗
面對「拇指姑娘」
法國哲學家米歇.塞荷(Michel Serres)在《拇指姑娘》(Petite Poucette)一書中宣告:知識的年代終結了。他說:「理性的秩序當然還有效,只不過有時是過時的,它讓位給一種新的理性。這種理性接納個別的具體事物,所以自然是龐雜繁複有如迷宮的⋯⋯敘述。」「流通的空間,擴散的口語性,自由運動,分科教室的終結,不協調的配置,意外發現帶來的發明,光的速度,主體與客體的新形態,對另一種理性的探尋⋯⋯:知識的傳播再也不可能發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校園裡了,因為那裡井井有條,早已被一頁頁格式化,合於舊時理性,模仿古羅馬帝國的軍營。」
人類的社會從口傳到書寫,然後從書寫過渡到印刷。以往,校園就是知識傳播的場所,現在看來,校園卻堪稱舊秩序之集成,其空間形式、傳播的方法、學問的型態,無一不面臨巨大的挑戰。
塞荷問道:如今出現在大學裡的究竟是誰?
這一群飛速運用拇指即可通聯世界、取得各式各樣的知識的「拇指姑娘」,還來學校做什麼?或者,學校還能給他們什麼呢?
國立台灣美術館於7月16日推出「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線上展覽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在大學美術系的課程中,術科訓練或者關於個人創作的討論是最被看重的部分。除此之外,史論方面的素養對於創作者的重要性亦自不待言。向來,西洋美術史、中國美術史一直都被視為藝術專業者必備的涵養,近年,台灣美術史的研究漸受重視,也成為各藝術相關科系常見的課程科目。在我所任教的系所,甚至將台灣美術史列為必修課程,認為有必要提昇學生對於在地藝術歷史脈絡的認知,使其能夠從中理解自我創作所對應的歷史坐落。
然而,美術史對於學生而言,不應只是靜態而被動的學習過程。在我歷年來講授台灣美術史的經驗,發現學生對於台灣美術史發展歷程所知相對有限。當然,這門課的目的正是填補學生們對於在地藝術發展歷史的認識,從藝術家到創作,從個人的生命史到藝術家所處社會狀態,從創作的生發到群體的意識型態。但是,假使這些「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只意味著「過去曾經存在某處」的事物,對學生而言,學習歷史將是非常枯燥的過程。更何況,如今各式各樣關於台灣美術史的出版、展覽非常豐富,這些內容亦遠非課堂上講授所能追趕一二。
那麼,美術史的課堂還能做什麼呢?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發布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官方網站出版品,提供民眾線上閱讀。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反思寫作的教學
這兩年我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透過反思(reflection)的刻意練習,來建立自己和歷史的關係。所謂的反思,指的是個人對經驗、情況、事件或新訊息的一種回應形式,它同時也是一個思考和學習的「處理」階段。反思能力的定義眾多,但通常含括了審視、理解、詮釋經驗,以指導未來的行為。反思有很多落實的方式,在腦中思考、以文字記下,甚至用速寫的方式來處理,各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就學習而言,以文字記錄自己的反思過程,可以獲得具體回溯個人認知和詮釋的線索,有助於學生在一段時間之後透過回顧、分析來覺察自己思想的變化。反思寫作,即是處理個人實踐經驗以產生學習的方式,它不僅能夠辨識自我反思的路徑,也能確認個人的經驗學習成果,並依此推展自我未來獲取新知和價值的計畫。這樣的行動涉及對於事件的探索和解釋,書寫者必須試著退後一步察覺自己的想法,且需要保持嚴謹而徹底的態度。
有意識地反思,是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頗為缺乏的訓練。在今天知識取得相當容易的環境下,對於內容的識讀能力、自身的史觀卻未必能因此建立。因此,在我的課堂中除了從藝術社會學的角度進行對人物、事件、作品的講述之外,特別重視引導學生對這些人、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覺察自己好奇心的所在,到辨識判斷事物的根據和過程,理解立場,從而產生自我的觀點。(全文閱讀556期藝術家雜誌)
【九月專輯│台灣藝術教育的場景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