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藝術家走在前面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藝術能量
採訪撰文/陳琬尹.圖版提供/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家2017年5月504期)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鄭雅麗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陳泰松
2001年,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吳東亮資助成立「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台新藝術」),迄今已邁入第十六年。不同於許多民間企業以公益、慈善為主要項目籌辦組織,董事長吳東亮與夫人彭雪芬對於藝術、文化的濃烈興趣,讓台新藝術能夠得到長遠、穩定的發展。
在台新藝術的首屆董事名單中,可以看見當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卸下館長職務的林曼麗,而藝術總監一職則是由策展人石瑞仁擔任。回顧當時的台灣美術界發展:1996年,北美館首度舉辦台北雙年展,並以「台灣藝術主體性」為題,開始正視本地的藝術生產脈絡,而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之後,新興的社會氛圍下,石瑞仁、倪再沁、林曼麗、黃海鳴等策展人和學者,在2002年規畫了「CO2台灣前衛文件展」,企圖為年輕的創作者提供發表平台。「CO2台灣前衛文件展」由文化總會與台新藝術共同主辦,成為當時年輕創作者彼此交手、結識的重要藝術事件。也正是同一年,台新藝術正式成立第一屆「台新藝術獎」。
2015年舉辦ARTalks短片徵件評審合影,左2為時任藝術總監李玉玲。
除了積極參與視覺藝術圈的線上計畫,台新銀行的許多分行,也成為台新藝術能夠延展藝術能量的場域,現任台新藝術執行長鄭雅麗回憶起前總監石瑞仁,提到當年曾於不同分行策畫藝術展覽,例如:「浩宇星河—陳庭詩」、「詩意的託辭—李足新個展」等,提供台新行員能於日常生活接觸藝術的機會。
2009年,由李玉玲(現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接任藝術總監一職,進而提出「計畫導向」的想法,開始與不同的藝術家構思創作計畫,舉辦了「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周育正個展」、「Between Q&A─王虹凱個展」、豪華朗機工的「天氣好不好,我們都要飛」長程發展藝術計畫等。其中,周育正以台新銀行的英文字母縮寫「TS」,進行字型顛倒、挪用為「gS」,有「取之於社會」(take from society)與「回饋於社會」(give back to society)的意涵,並特製了兩百張限量版畫,提供台新職員以員工價格購買、收藏。
除了展覽、與藝術家合作的計畫之外,始創於2002年的「台新藝術獎」,是國內關注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以及重視跨領域創作精神的獎項。執行長鄭雅麗表示,從草創時期,在新光三越租借展場、使用台新金控二樓空間,至第六屆開始,與台北當代藝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北師美術館合作,一路走來,可以看見一個民間藝術獎項的專業度與公信力普遍獲得藝文界尊重的過程。「早期我們的觀展人數大約三千多人,經過時間慢慢經營,後來進入高雄市立美術館時,已達三萬多的觀展人次,從私人展場到官方專業場館,館方的重視與觀眾的回饋,對一個純粹由民間力量支持的獎項,也是很大的肯定與鼓舞。」執行長鄭雅麗回憶當時展覽的經驗。
2010年第9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拉黑子的作品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
台新藝術獎的變革
今年邁入第十六屆的台新藝術獎,至今已經歷兩次評選改制,最初為「視覺藝術獎一名、表演藝術獎一名、評審團特別獎一名」,為提昇不分類評選的重要性,於第十二屆改為「年度入選獎五名,從中選出年度大獎一名」,此制度歷經三屆評選之後,年度大獎得主皆為視覺藝術領域的創作者,使得台新藝術進一步反思不分類評選的模式,並細緻地審視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領域之間的差異性,進而在第十五屆再次變革:「視覺藝術獎一名、表演藝術獎一名、(不分類)年度大獎一名」。
多次擔任台新藝術獎評審,現任藝術總監的陳泰松認為,可以將這三個評選階段,視為台新藝術獎面對台灣當代藝術創作類型思考的「正、反、合」辨證過程:在最初的版本中,是以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為主要分類,各自組成評審團選出最優者,直到2013年宣布於第十二屆改制,評審才開始不分領域、共同討論出進入複選的名單,但是,評選出唯一年度不分類大獎的結果,似乎無法涵蓋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領域的差異性,例如:劇場作品,會因特定的演出時段而受到時、地的限制,不同於視覺藝術展覽的展期設計,於是,再度將獎項調整為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各保障一名大獎的制度。雖然,看似回到初期的類型劃分,但最大獎仍是不分領域的作品,在執行層面上,卻是更加強化了不分領域的創作精神。
執行長鄭雅麗表示,從廿多年前開始,就陸續出現關於跨領域藝術的討論,而藝術家創作思維的敏銳其實走得很前面,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不同的表演者與藝術家聯合創作,相較之下,評選的觀察提名團,其實在專業領域的分野上還是有距離存在。鄭雅麗認為台新藝術獎的整套評選過程,最大的引動是在藝文評論的角色上,例如:在最初分類評選的過程中,也曾出現一些作品,因受到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兩方評審的提名,而面臨歸類上的困難。「所以,每一次的改制,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因應我們面對藝術家與評論者的第一線執行經驗,進行調整。或者,更應該說,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與藝術家一起走在前面。」執行長鄭雅麗說道。
2013年ARTalks網站開站發表會現場合影
評論的能量
2013年2月,隨同台新藝術獎第十二屆的改制,設立了台新藝術獎專網「ARTalks」,網站平台發布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評論文章、啟動「藝論紛紛」、「Art &___」等多項單元,建立公眾參與藝術討論的管道。
2016年陳泰松接任藝術總監;身為藝評人,同時也於藝術學院任教,陳泰松認為,台新藝術獎自第十二屆改制以來所設立的「Artalks」網站,是獎項之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項目;「在學校授課時,我時常向學生強調,ARTalks網站上的評論文章,不是一般學術性的藝評,觀察委員所寫的文章都是針對展、演作品現場的註記,並具有強烈田野性格的藝術評論,所以也不用面面俱到、引經據典,重要的是確立個人的美學判斷、藝術品味,以及他對作品的評價。在篇幅並不龐大的文章架構之下,也不需要以過多的學術術語讓讀者一一破解。這樣的評論和判斷過程,是鮮活的、經驗的,也因此,評論的重要性在於評論者的立場,並依此標準與作品和其他評論進行對話。所以,我也經常告訴學生,台新藝術網站上的文章,可以提供他們了解『論文』和『評論』的差異。評論文章具有強烈的對話性格,它允許不斷地修正立場,辨證、討論。」
藝術總監陳泰松以近期幾篇關於無垢舞蹈劇場作品《潮》的評論文章為例,說明針對一件作品所產生的不同觀點交會,是很重要的評論經驗。他強調:「必須多看,才能夠產生評論知識和視野,這是鑽研再多書本知識都讀不來的。」
目前,在台新藝術獎專網「ARTalks」上的「Art&____」專欄,陳泰松以「主體與檔案熱」為命題,邀請陳譽仁、郭昭蘭、王柏偉、王聖閎四位藝評人各自以一篇評論文章回應題旨,並企圖於未來規畫評論者之間的實體「Talk」。
何曉玫的舞作《親愛的》於第12屆台新藝術獎大展開幕進行演出
2016年第14屆台新藝術獎大展,「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展場一景。
屬於台灣的觀點
隨著當代藝術視野,面臨中國民間藝術基金會崛起(伴隨種種國際藝術評選獎項)、東亞和東南亞的藝術串聯,以及台灣內部的藝術建制轉變,台新藝術如何思考身處此時代潮流中的自我定位?藝術總監陳泰松首先表示,台灣擁有複雜的國際政治關係和特殊的文化體質,它很難像一般國家,以開放性的態度,關照全球視野下的藝術表現,而台新藝術長期以來著眼於台灣本土藝術發展、扶持的工作,這樣的取捨策略,他個人非常認同;尤其,陳泰松認為台灣的國家定位不明確,在充滿政治策略的國際文化交流事務中,本地藝術家很容易受到忽視,因此特別需要內部的支持系統,讓藝術家透過國際評選的機制,有機會與其他機構建立關係。
執行長鄭雅麗補充道,經過多年的台新藝術獎執行經驗,她認為台新藝術獎不以被動徵件方式,而是主動提名、藝評發表、不分類評選等連動機制,對執行單位以及評選委員而言,都是挑戰與跨越,之所以能夠以現有的規則和資源持續舉辦下去,也是奠基在台灣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條件。「因為台灣地理環境小,所以評審團們還能夠跑得動。」鄭雅麗開玩笑地說道。事實上,綜觀台灣的政經發展,藝術類型基金會對台灣社會貢獻很大,執行長鄭雅麗表示,民間基金會是社會裡重要的活流,台新藝術也非常樂見有更多輔助台灣藝文生態的獎項出現。
「然而,這並不表示獎項所關注的藝術家,其創作內容是屬於台灣內部的事情,他們的藝術更應該是世界性的。」藝術總監陳泰松提出此核心準則,並以本屆入圍藝術家許家維的作品為例,認為他的作品早已跨越台灣疆界。「台新藝術獎所鼓勵的,並非以台灣題材為內容的作品,而是能夠透過創作,呈現出具有台灣觀點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