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捕獵與印度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殖民主義圖象
著名的英國政治漫畫雜誌《Punch》在1857年8月22日刊登了一幅橫跨兩頁的老虎與獅子搏鬥漫畫。畫面中,一頭孟加拉虎捕捉到一名手無寸鐵的白人女性,女子死前仍用雙臂保護懷中嬰兒。正當老虎準備享用牠的獵物時,一頭雄壯的獅子從畫面左側急馳而來。孟加拉虎於是虎口大張,緊急回應敵人。做為政治漫畫雜誌,為何《Punch》會刊登這樣一幅猛獸搏鬥插圖?其背後有何隱喻?該作名為〈英國雄獅向孟加拉虎的復仇〉(以下簡稱〈復仇〉),旨在直接回應印度的坎普爾大屠殺(Siege of Cawnpore)。該起殖民地事件是1857年印度民眾反抗英國東印度公司一系列起義的高峰:印度軍人屠殺英國殖民者,除英國軍隊成員的死傷外,另有一百廿位英國女性和兒童慘遭殺害,嚴重打擊了英國對印度殖民的信心,此作品正是為了回應英國民眾的憤怒情緒。孟加拉虎代表了印度「暴徒」,「正義」之獅則代表了英國。畫家意圖告訴讀者,雖然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暫時受挫,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在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的英國視覺文化以及文學作品中,老虎時常被用來隱喻印度。本文從〈復仇〉一作出發,探討老虎在19世紀晚期如何被做為象徵符號,用來指涉、宣傳以及合理化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約翰.坦尼爾 英國雄獅向孟加拉虎的復仇 1870年代 水彩、不透明水彩紙本 23.1×37.4cm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復仇〉由英國插畫家約翰.坦尼爾(John Tenniel)繪製,該作彩圖被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坦尼爾因為《愛麗絲夢遊仙境》繪製插圖而聞名於後世,卻以政治漫畫為其同時代人知曉。從未親眼見過野生老虎的坦尼爾,如何得以逼真地捕捉老虎的動態瞬間?他的圖象來源為何?筆者認為,坦尼爾作品的構圖與敘事極有可能參考了英國畫家詹姆斯.沃德(James Ward)1797年的作品〈獅子與老虎打鬥〉。描繪猛獸間致命打鬥的作品興起自1790年代的英國畫壇,側面反映了同時期的政治動盪,如英國保皇派、極端派之間的衝突。相較於沃德的畫作,坦尼爾的〈復仇〉強化了政治隱喻,除了將沃德畫作中老虎身下的小鹿換作坎普爾大屠殺中的受害者外,也有意將代表英國的獅子體積放大,並在空間上將其繪製於老虎上方,使其在視覺語彙中佔有絕對的優勢。
詹姆斯.沃德 獅子與老虎打鬥 1797 油彩畫布 101.6×136.2cm 劍橋大學費茲威廉博物館藏
©The Fitzwilliam Museum, Cambridge
坦尼爾在〈復仇〉一作中以孟加拉虎隱喻印度暴徒,以此安撫 英國讀者的創傷,這說明以老虎指代印度的象徵語彙在此前已為大眾熟知。19世紀的英國人常將做為印度皇家動物的老虎與印度統治者相聯結。捕獵老虎活動是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時期印度皇室與貴族的傳統娛樂項目。英國人掌控印度後,他們希望將自己塑造成「新蒙兀兒統治者」。在確立此形象之前,他們需要肅清印度地方權力,如南印度邁索爾王國(Kingdom of Mysore)的蒂普蘇丹(Tipu Sultan)。蒂普蘇丹本人有「邁索爾的老虎」之稱,因其時常運用老虎符號象徵自己的王權。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保存了一件由法國工匠為蒂普蘇丹設計的機械玩具,描繪了象徵邁索爾王國的老虎將一位英國軍人壓在身下,在轉動手柄時,英國軍人會無助地揮動雙手並發出痛苦的呻吟。該作在英軍於1799年攻佔蒂普蘇丹的國都後被運回英國並展示於東印度公司博物館,為大眾熟知。以老虎指代「反抗的印度人」的隱喻從此更加深入人心。
實際上,老虎邪惡、恐怖的獵殺者形象在西方哲學和藝術傳統中古已有之。在亞里斯多德的動物學觀念中,動物被分為「野蠻」(wild)和「規訓」(tame)兩種。此二元對立觀念在18世紀、19世紀的歐洲深入人心。自然歷史學家威廉.斯梅利(William Smellie)在其作於1790年的《自然歷史的哲學》(Philosophy of Natural History)一書中認為老虎的野性是萬獸中最難以征服的,牠們甚至會吞食自己的幼子。愛爾蘭作家奧立佛.高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曾在1774年著作《地球的歷史》(History of the Earth)中指出,人類的規訓會帶給野蠻動物牠們所企盼的保護。換言之,他們認為動物的野性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源自對人類這種「天選物種」的反抗,所以人類需要馴化、征服這種野性。此二元對立也被用作英國的殖民主義圖象中。美國歷史學家哈麗特.里特沃(Harriet Ritvo)曾指出,大象與老虎在英國人心目中都可象徵印度,但是大象代表勤勞、溫順、服從於英國統治的印度人,老虎則象徵不服從的「野蠻」人。對於這類印度人,殖民者需要做的是「規訓」他們,使他們接受文明的教誨。(全文閱讀561期藝術家雜誌)
【2月專輯│虎年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