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潔 從「建築投影」到「環境劇場」
撰文│韋怡忻.圖版提供│陳怡潔(藝術收藏+設計 2022年2月173期)
陳怡潔的創作深刻反映大眾媒體文化,在關注色彩的訊息性之餘,連結觀者潛意識中對色彩組合最深層的集體記憶。其光雕作品所呈現的流動影像,深入探討往昔的歷史文化脈絡及風俗民情,並融合當代美學的視覺語彙,打造出大眾與空間的通透感官。從小型公共藝術、標誌性的建築投影,拓展至廣闊的自然地景,陳怡潔的光雕作品不但貫穿不同時空下的對話,也喚起了台灣永存的生命力。
陳怡潔 臺北燈節「西城大戲院-中山堂古蹟建築光雕」 建築光雕 30x60.5m 2017
問:對妳而言,光雕作品能與周圍空間和環境產生連結的關鍵為何?
答:建築投影其實更像「環境的劇場」。我們在進行各項光雕建築投影時,研究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從建築的歷史性、文化性到空間的改變皆是,若是一棟歷史建築,我們便會去了解建築現身之前的過往脈絡。以2017年台北燈節的中山堂光雕投影為例,中山堂原址的前身是清代布政使司衙門,在70年代曾是非常熱門的電影院,當我們找到這些線索後,發現中山堂以前曾是閱歷如此豐富的所在,似乎能夠透過與這段「不存在的歷史」所展開的現場對話,呈現一種集體記憶的「連連看」、一處空間場域的跨時空還原,當聽見現場60、70歲的觀眾回想起自己當年在這裡第一次約會看電影的記憶時,真的會非常感動,彷彿連結了不同時代人們的情感與思緒。
陳怡潔 跑馬古道公園+山光脈動夜間劇場 光雕 200x130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