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展後觀察
撰文│李二.圖版提供│Art Basel in Hong Kong(《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5月號140期)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盛況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由2013年的6萬參觀人次,增長直至去年突破8萬人次的大關,今年又以8萬8000人次的紀錄創下新高。除了公眾日的一般民眾外,根據報導,展會每年更於開幕期間帶來超過4萬名的藝術專業人士,匯聚藝術市場產業鏈上、中、下游各層面的人潮與間接的商機。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觀察淺談
2019年甫結束的香港展會由於中國大陸整體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中、美的貿易戰持續延燒,來自中國大陸的藏家在展會開幕當天的活動不如過去那麼活躍,頂級市場的表現也沒有去年來得搶眼,但總體而言,展會現場仍然充滿了嘉年華式的熱情。畫廊在經濟前景不穩定的當下,許多不願意大量端出好菜,避免出價端因為銀彈不足而影響未來藝術品的行情,也間接造成展會現場呈現相較往常而言顯得平淡,呈現模式與選件邏輯稍趨保守,主打以銷售為主的大師安全牌。
策略布局
除了頂級市場的焦點外,今年亞洲中型畫廊表現亦可圈可點,世界畫廊帶來的五件馮鐘睿作品以10萬至100萬港幣不等的金額成交,而旗下代理的吳季璁七件新作亦售罄,最高一件達到港幣26萬元的銷售成績。
頂級市場之外激烈的割喉競爭令畫廊各自思索布局策略,有些瞄準立即的個人藏家銷售,有些則決定換個角度思考,作品展陳策略改以突顯藝術家創作的規模、企圖和深度為原則,運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這個曝光度極高、同時間匯聚全球專業人士的平台,鋪墊機構人脈,並透過吸引專業藝術社群的目光,建構長遠的夥伴和研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