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才沒那麼簡單
工藤健志談「美少女の美術史」
說到「美少女」,你會想到什麼?無庸置疑,答案非常多元,當中可能有些形容詞彙重複,但不外乎都是個人主觀意識的美少女形象設定。那麼,當它做為要求客觀性的美術史展覽主題時,該如何呈現普遍認知?現正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舉辦的「美少女の美術史」展(以下簡稱「美少女展」),或許便提供了一種開放的梳理方式。
青森縣立美術館學藝員工藤健志接受《藝術家》雜誌採訪(攝影:羅珮慈)
「少女」是什麼?
「美少女展」原是由「三枝眼鏡研究所」(トリメガ研究所)於2014至2015年間,在青森縣立美術館、靜岡縣立美術館及島根縣立石見美術館進行的系列巡迴展。此次在北師美術館的「美少女展」,即由該團體成員之一、青森縣立美術館學藝員的工藤健志擔任策展人,他表示,當時巡迴的三間館所都屬於地方型美術館,而地方型美術館在資源較少的情況下透過館際合作巡迴展演,是日本常見的模式。不過,「一檔展覽如果維持相同組構條件至四處巡迴實屬普通,既無法體現個別館所的特殊性,也無法產生、回應館所與展覽間的對話。」於是,他和另外兩位成員:村上敬與川西由里(即另外兩館的學藝員),思考是否能讓巡迴展因應不同場域形成一種「系列」展,而非標準模式的套組。工藤健志強調:「我們希望讓地方展現特殊性,勾勒出全新觀點,所以做了許多改變與嘗試。」是以,當時展覽貫徹「哪有什麼美少女」主軸,透過各館館員自己的「料理方式」,開展出不同的敘事與觀點,而這點反映在副標題的變化:青森縣立美術館是揭開序幕的「關於『少女』所要思考的十六件事」,靜岡縣立美術館則是透過三部.十章構成「在憧憬與幻想裝飾下的我們的偶像」,從歷史面、社會面回顧少女形象,破解美少女在日本美術史中的脈絡;島根縣立石見美術館的展出則不再出現副標題,回歸到最初的提問,探求「何謂少女」。
「美少女の美術史」展場一景(攝影:黃宏錡)
要說「美少女展」的由來,先要認知三枝眼鏡研究所是以視覺文化研究為導向而成立的研究團隊,「我們認為當代人非常依賴視覺,是以視覺文化為主的生活模式,因此希望藉由爬梳近現代至今的視覺文化元素,研究當代日本人的思維與生活。」工藤健志如此說明。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發現成員間有一定程度的空間距離,不免令人好奇結識的契機,他直率地說:「坦白說,都是與身邊的人合作其實不是很有趣,而且張力會很有限。比方說我所屬的青森縣立美術館,若僅與縣內館所合作,那麼能量也只醞釀在青森縣;如果與別的地方合作,則可以擴散至全國。至於我們的合作,最初是在過往的巡迴展中結識。由於彼此具有許多共通點而慢慢熟悉、成為志同道 合夥伴,也讓我們思考一種可行 的策展方法:將共同興趣先粗淺地攤開討論,再深入進行展覽規畫,而這樣的方式便一直延續了下來。」
《少女世界》第8卷第6號 1911-1913 島根縣立石見美術館藏
在前述模式下,三枝眼鏡研究所於2010年策畫了首檔展覽「機器人與藝術─機械×身體的視覺意象」。「機器人」一詞於1920年誕生,至2010年已然見證近代乃至形構當代風貌,毫無疑問地是日本代表性文化與產業之一。他們有意從詞彙發掘、認識視覺文化,因此利用機器人切入當代人類文化,並置其所涵蓋的日本美術、漫畫、動畫、遊戲等面向,讓「機器人與藝術」成為一檔以當代單一主題呈現多元性及其影響的展覽。在這檔大獲好評的展覽之後,他們思考下一個探究面向,認為美少女同於機器人,均是影響日本文化至深的代表。
工藤健志表示,「美少女展」從提出構想到真正實踐,總共花了四年,原因是機器人具有鮮明指涉對象,但美少女是一種抽象概念,因此團隊對於哪些展品適合展出,以及展覽切入點與整體架構議論紛紛。他進一步說明,雖然展名以「美少女」(Bishojo)做為吸睛焦點,但其實談的是「少女」(Shojo)。他們跳脫以往美術史展覽由學藝員擔任策展人,以展覽替代教科書將新發現、新論述等研究成果對外公開發表的做法,「我們用一種很素人的手法來策畫。在挑選展品時,最初是直覺認為『這女生很可愛』、『這女生很有吸引力』、『她很棒』;挑了之後,我們再按照各自不同的專業來討論分類方式與論述。我覺得這是一種相較於研究者來說,更客觀而大眾化的策展視野。」換句話說,三枝眼鏡研究所有意傳達一個訊息:策展思維除了是吊書袋的客觀理性研究展現,也可以是直覺感性的模式。「美少女展」透過各領域在少女題材上的表現,藉此拉近與觀者的距離,連結個體經驗,共同探討日本社會中的少女意涵與價值。
之所以會說「共同探討」,係因三枝眼鏡研究所秉持不對事物抱持先入為主觀念的策展思維。「我不覺得做展覽是要回答什麼樣的問題,我比較希望提供給大家尋找或重新建立價值觀的場域。所以,我不預設『就是這個樣子』或者『你要記住這些』的立場,盡可能準備豐富題材與切入點,好讓每一位來到展覽的參觀者都有開展全新觀點的機會。」
在明治中期至大正年間少女雜誌附錄遊戲〈七轉八起開運出世雙六〉,
可以看到當時社會對女性生命歷程的理想期待。(攝影:黃宏錡)
日本文化中的花樣少女們
說到「美少女展」要來台灣時,工藤健志最初規畫是思考放入台灣的美少女,後來與北師美術館館長林曼麗討論後,決定專注於引薦日本文化。有鑑於此,他希望能讓台灣民眾認識當前日本正在發展中的文化面貌;考量當代藝術家利用創作映射出現下各式議題的創作特性,於是在此次增加了更多日本當代藝術作品。另外,他在討論過程中,發現台灣人基於個人興趣或學識領域,對日本近代美術家和動漫作品有一定的認識,但多半呈現較片段式的了解,因此有意藉展覽讓台灣觀眾從中發現日本視覺文化一脈相承的關聯性。
北師美術館的「美少女展」從地下一樓的「少女的誕生與開展」單元開始,透過四張展桌與牆面陳設的插畫作品,介紹「少女」概念在日本誕生的時代背景與形象投射的流變。明治時期,日本政府積極推動近代學校制度,女性受教權益在此之際愈發受到重視。明治32年(1899)在〈高等女學校令〉的頒布下,「女學生」成為校園生活的要角。這批因教育制度改進而拓展見聞的女學生被認為是懷有羅曼蒂克感性的、摩登的新興女性階級,是女學生文化、也就是少女文化形成的代表。閒暇時光是 文化形成的基底,當時閱讀、學 習、交友成為正值青春期的女學生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其中,閱讀讓女孩們在保有自我的情況下,獲得流行新知並享受到與日常生活不同的樂趣,因此當時許多出版社紛紛企畫、發行少女雜誌。好比第一張展桌即是明治中期至大正年間出刊的少女雜誌的附錄遊戲,它們著實反應了該時代對理想少女人生的期待。工藤健志認為,這是少女開始出現消費文化的時代,進而演變、影響至今。
左.竹久夢二 白梅 1927年2月 東京彌生美術館.竹久夢二美術館藏
右.高畠華宵 蝴蝶 1930年代 東京彌生美術館.竹久夢二美術館藏
牆上陳列的則是當時代在少女之間具備超高人氣的插畫家作品,如竹久夢二、高畠華宵等,他們筆下女性的時尚裝扮與個人魅力,成為少女讀者們亟欲效仿、成就的理想生活指標。工藤健志進一步提到這些在彼時社會身分被界定為插畫家的藝術家,是建立美少女形象的先驅,也是日本動漫表現的根源。(全文閱讀533期藝術家雜誌)
【十月專輯│被再現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