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下城區「海報屋」首檔開館大展「慕夏:新藝術與新女性」,是將近一世紀以來美國首次針對慕夏海報藝術的大型展出,展覽專注討論慕夏在巴黎工作的這段時間,是如何由無名小卒而一夕聲名大噪,乃至蒸蒸日上的事業軌跡。
「海報屋」開館的首檔大展選介慕夏(Alphonse Mucha)這位引領「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捷克藝術家,進而探討:一、海報這項新興媒介,如何將新藝術的反工業藝術風格,從上流社會的小眾文化,有效推廣成為家喻戶曉的時興美學;二、海報如何在慕夏的畫筆下,於世紀之交的關鍵年代,成為鞏固早期女性主義運動──「新女性」(nouvelle femme)運動──的關鍵平台。
世紀之交的「新藝術運動」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社會發明日新月異,電燈、留聲機、電影帶來新穎的娛樂與空前的便利。然而工業革命這把雙面刃也為社會的各個層面造成前所未見的衝擊。時間變成生產單位的代名詞,工人們成為資本家賺錢的工具,商品產製、包裝、運銷日趨標準化,機器、命令、效率成為社會服膺的教條。
「新藝術」與全球商品的發展以及現代廣告的興起密不可分,在藝術史上用以泛指世紀之交蔚為風潮的美學風格。「新藝術運動」興起的訴求旨在改變工業革命帶來的扁平化美學,頌揚自然的生命力以及恣意不受限的情感,設計中大量運用自然母題,包含花卉、植物及藤蔓枝葉等有機意象,藉由不對襯的曲線,力求畫面的活潑與動感,影響範圍外溢至建築、平面繪畫、工業設計及裝飾藝術等生活的多重面向。
「新藝術運動」雖拒絕工業革命的美學,但不排斥運用新興的機械化複製科技,例如在設計中運用銅柱等耐用的工業材料新寵、借助大量印刷等現代廣告常見的再製傳播新技術等,以便擴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