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全知的多元宇宙
阿麗佳.柯維德的裝置實驗
撰文│林純雅.攝影│Hyla Skopitz.圖版提供│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0月號145期)
波蘭裔德國籍藝術家阿麗佳.柯維德於大都會博物館的屋頂花園,展出〈ParaPivot I〉與〈ParaPivot II〉兩件雕塑作品 Alicja Kwade, The Roof Garden Commission: Alicja Kwade, ParaPivot. Installation view,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19. Courtesy of the artist; 303 Gallery, New York; KÖNIG GALERIE, Berlin/London; and kamel mennour, Paris/London. Image credi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hotograph by Hyla Skopitz
波蘭裔德國籍藝術家阿麗佳.柯維德(Alicja Kwade)擅長運用各種媒材,創造出兼具詩意聯想與批判洞察的體驗性裝置雕塑,藉以傳達抽象的時空感與科學探究,同時對於那些深不可測的天文系統提出質疑。
大都會博物館屋頂花園以紐約市極具代表性的天際線與中央公園作為背景,在彭博慈善基金會(Bloomberg Philanthropies)、李奧.波爾斯基與辛西婭.哈森.波爾斯基基金會(Cynthia Hazen Polsky and Leon B. Polsky Fund)的共同支持下,展出波蘭裔德國籍藝術家阿麗佳.柯維德(Alicja Kwade)兼容藝術、科學與天文史觀等多元視野的雕塑作品,她擅長運用視感錯覺及細緻的布局,來傳達人類在宇宙中所占位置的不穩定性與未知性,提醒人們莫忘欣賞那無可測量的宇宙之美。
在大都會博物館的屋頂花園,柯維德創造了〈ParaPivot I〉與〈ParaPivot II〉兩件雕塑作品,以傾斜角度錯合的雕塑由粉末塗層鋼架組成,九個巨大的球體,呈現出飄浮的失重狀態,卻又在整個框架中維持巧妙的平衡關係(冥王星在2006年被除名前,太陽系的行星數量共有九個),每個球體如同經過雕刻、拋光的寶石,各自具有獨特的顏色與繁複的圖紋。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9年10月號145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相關報導:
【10月│物之魅力特別報導】物質誘惑──淺探中國當代藝術「媒材」的主體性格
【10月│物之魅力特別報導】在物之形象與文化本質之間──馬里納里尼.穆克吉「非凡的自然」展覽
相關報導:
【10月│物之魅力特別報導】物質誘惑──淺探中國當代藝術「媒材」的主體性格
【10月│物之魅力特別報導】在物之形象與文化本質之間──馬里納里尼.穆克吉「非凡的自然」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