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誘惑
淺探中國當代藝術「媒材」的主體性格
撰文│李二.圖版提供│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0月號145期)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物之魅力:當代中國大陸材質藝術」展場空間
一提到藝術使用的「媒材」,人們腦中通常浮現的是:大理石、油彩、銅、陶土等較常見的傳統材料。曾否好奇,蠶絲、火藥、香菸、人體毛髮……,如何進入當代藝術的語境,成為創作的材料來源?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簡稱LACMA)現正展出「物之魅力:當代中國大陸材質藝術」(The Allure of Matter: Material Art from China),呈現21位藝術家的35件作品,探索中國大陸當代藝術過往40年的發展,延伸出對於「質地」(texture)的實踐與操作脈絡。展覽突顯在概念性的追求以外,創作媒材在中國大陸作為研究主體的發展軌跡,藉以捕捉作品投射出的集體意識與文明精神。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物之魅力:當代中國大陸材質藝術」展場空間
材料藝術
「物之魅力:當代中國大陸材質藝術」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專門研究中國大陸當代藝術的巫鴻教授策畫,攜手斯馬特美術館(Smart Museum)與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策展人共同籌組,選介許多大師作品,包含極具影響力的蔡國強、艾未未、宋冬、徐冰、張洹等藝術家,並將於加州的展覽結束後,巡迴至芝加哥、西雅圖以及波士頓近郊的賽林(Salem)。本次展覽著力突顯當代藝術於中國大陸的特殊性。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9年10月號145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相關報導:
【10月│物之魅力特別報導】在物之形象與文化本質之間──馬里納里尼.穆克吉「非凡的自然」展覽
【10月│物之魅力特別報導】顛覆全知的多元宇宙──阿麗佳.柯維德的裝置實驗
相關報導:
【10月│物之魅力特別報導】在物之形象與文化本質之間──馬里納里尼.穆克吉「非凡的自然」展覽
【10月│物之魅力特別報導】顛覆全知的多元宇宙──阿麗佳.柯維德的裝置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