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釜山海洋藝術祭作品選介
台東曙光藝術村與篤固工作室│如果沙灘上有小島
台東曙光藝術村與篤固工作室 如果沙灘上有小島 2019 韓國當地竹材、海廢塑膠、海廢魚線、鐵線
380×1300×300cm(圖版提供:TOKO Studio)
篤固工作室經營者╱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的創作長期與海洋緊密連結,不斷地將身體在撿拾、蒐集東海岸海洋廢棄物的勞動過程中所逐漸積累的感悟,轉化為創作元素,向觀者訴說自身對環境感知的所得。作品〈如果沙灘上有小島〉運用釜山的竹材,於海灘上編織、安裝了一座小島造形的空間裝置,島上的花朵是由藝術家從台灣海灘上收集而來的海洋垃圾所製成。
這座「小島」在展覽期間成為台東曙光藝術村為期十天的四種工作坊根據地,藝術家們除了分享台東的生活,也教導民眾歌唱海洋的歌曲,同時帶領參與者以回收的塑料耗材、破布等物件製作小型海洋生物,體驗從無望變成希望的過程,對當前傷痕累累的生態懷抱能夠修復的積極正面信念。
藝術到家│心碎之坑
藝術到家 心碎之坑 2019 木、鐵 160×1000×800cm Photo ©James Tapscott
於2008年成立的香港藝術組織「藝術到家」(Art Together)提出〈心碎之坑〉,在鄰近海岸線的沙灘設置了一座向下深掘1.6公尺的階梯形木結構,最底部可見以沙堆疊、象徵城市建築的立方體,每日隨著潮汐變化而流失、歸無,指涉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上升而逐漸淹沒的大量土地;當觀者在作品中上下走動的同時,實則在身體的移動間,感知了海平面上升所致的高度落差。
「藝術到家」在木結構的岸邊更架設了一個留言處,於展期推出「和風祝願」活動,提供民眾能深化對海平面上升的環境變遷感知,進而寫下對海洋、對環境等所欲傾訴、抒發的懷想,冀望這些綁在架上的文字力量乘風破浪,到達地球的每個角落。
陶格彌德希熱沃.恩和寶力道│My Ger
陶格彌德希熱沃.恩和寶力道 My Ger 2015 木、毛毯、棉花 160×250×250cm
Photo ©James Tapscott
被視為蒙古當代藝術先行者的陶格彌德希熱沃.恩和寶力道,創作靈感汲取於傳統遊牧生活,擅長搭配行為藝術對當代社會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出質疑,同時表達自我的身分價值。
此次展演的2015年作品〈My Ger〉,Ger在蒙古語裡意味「家」、「房子」,就遊牧文化而言則指稱「蒙古包」。藝術家在小巧的蒙古包前,先以馬糞燃火,利用煙熏淨化自身內在,後置身於拆解至僅剩竹結構的蒙古包內,將其以身架移至濕潤的沙地;他將一石塊置中懸吊,接著趴伏於地、以臉掘出窪地……透過一連串帶有儀式性的藝術表演,展示其如何認識陌生空間,進而逐漸形成有機關係的過程,彰顯蒙古遊牧文化移動性背後所蘊含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的交流關係。
詹姆斯.塔普斯科特│Arc Zero
詹姆斯.塔普斯科特 Arc Zero 2017 水霧、光、鐵、噴嘴、泵浦
300×600×10cm Photo ©James Tapscott
身兼墨爾本光之藝術祭(Globelight)之創辦人及創意總監,詹姆斯.塔普斯科特(James Tapscott)創作媒介多運用風、水與光,自2017年於日本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發表〈Arc Zero - Nimbus〉以來,陸續發展搭配水霧裝置的圓弧形鋼雕系列「Arc Zero」,其造形代表水循環的迴圈,在折射原理的作用下,白天可見彩虹浮動其中;夜間則以鋼雕上安裝的環形LED燈條照亮霧氣,產生如夢似幻、仿若一奇幻隧道的視覺效果。
對塔普斯科特而言,他亟欲透過簡練的造形與素材,利用自然現象創造出帶有儀式性的藝術過程,激發觀者所有身體感官,探討人與環境、物質與能量之間的關係。〈Arc Zero〉可謂是現實條件在主觀╱客觀的分界,藝術家以主觀意識形塑出一道環境與觀者之間的交感管道,透過其中客觀物理的水形態與光線效果變化的運作,讓人與自然達成物質╱精神層面的平衡。(全文閱讀534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2019秋季雙年展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