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動物行為的變異談氣候變遷
瑪格麗特.玗牡
圖版提供/Marguerite Humeau and C L E A R I N G New York / Brussels(《藝術家》2019年12月535期)
瑪格麗特.玗牡(Marguerite Humeau)1986年生於法國紹萊(Cholet),現居與工作於倫敦,她的創作涵蓋雕塑、錄像及裝置。玗牡過去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學習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她主修的並不是純藝術而是設計,其作品乍看之下充滿實用主義與功能性,因為她使用思辨設計(speculative design)的方式來建構她的虛構世界,看似如設計品或家飾品的作品,背後卻飽含人文關懷與環保意識,實際上並不具有任何的功能。對她來說,她的每一件裝置都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ecosystem),而她在構思每個展覽時,總是把整個展覽視為一件巨大的作品。在過去的展覽中,她復活史前生物、與外星人交流、復興埃及豔后時代滅絕的語言,這些似乎與當下的現實產生矛盾,但卻以一種科學家的角度提醒人們追本溯源的重要性。
瑪格麗特.玗牡入圍2019年法國杜象獎(Prix Marcel Duchamp)的提名,目前在龐畢度中心展出名為「大洪水」(High Tide)的計畫,係以《聖經》中挪亞時代的大洪水為引子,暗示人類的無知與毫無節度的浪費與揮霍,將導致地球的毀滅,進而引來自身的滅亡。這固然是《聖經》中的神話,如今看來卻預示了當今全人類、甚至世上所有生命體的命運。玗牡在展覽中創造了一種看似外星生物的海洋哺乳動物,牠們全都擺出祈求與掙扎的姿勢,好像在瀕死前跳著死亡之舞,掙脫生命的桎梏,邁向死亡。她想以非人類的角度去探索,生為動物,是否有其靈性?動物的精神活動是否像人類一樣活躍?藉由提出這些問題,間接批判自以為擁有地球主控權的人類之自大無知與其盲目 追求利益而無視自然反撲的愚昧。
玗牡碩士畢業作品〈長毛象復 活計畫─亞洲象的聲帶內部〉即展現出她對史前動物、環境變遷等議題的關注,此畢業製作屬於她多年的研究,致力於復甦滅絕的史前動物──她通過重建牠們的聲帶來恢復滅絕動物的聲音。雖然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物種的滅絕與氣候變遷有絕對關係,玗牡密切地與動物行為學家、動物專家、氣候學家合作,極盡可能地去了解動物的視角,研究動物的行為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使她的創作很自然地令人聯想起前幾年策展人安森.法蘭克(Anselm Franke)在他的策展實踐中經常強調的「萬物有靈論」(Animism),所謂的「萬物有靈論」顧名思義即相信天下萬物皆有靈魂、精神與意 志。玗牡近期在布魯塞爾的展覽「薄霧」(MIST)也以非人類視角來正視環境問題,並讓人意識到人類未來即將面臨嚴重的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免不了慘遭海水淹沒的可能性。作品藉由海洋哺乳類動物的吶喊、祈禱與呼吸儀式,間接暗示人類似乎後知後覺、遲遲不肯面對自身終將步上滅絕的命運。根據《紐約時報》2019年10月30日的一篇文章指出: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的影響將是之前預計的三倍,勢必抹滅掉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沿海城市。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南北極的冰層持續融化,使得地球的海平面每年不斷攀升,不只影響人類未來的生活,所有的物種都將遭受巨大的生存挑戰。(全文閱讀535期藝術家雜誌)
【12月專輯│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