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擴張的無產階級物
第十六屆伊斯坦堡雙年展「第七大陸」
丹尼茲.阿卡達西 希望的墳墓 2019 墨水紙本 120×310cm
於伊斯坦堡國立繪畫與雕塑博物館展場一景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artSümer
2014年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試圖檢視在西方思想界一片關於思辨唯實論的哲學潮流中,當代藝術如何因應人類世議題,以及對於物種位階的重新反省;展覽探索人類、動物、植物、機器、產物與物之間的新結盟關係。五年之後,布西歐在2019年伊斯坦堡雙年展延續對主體和生態的思考,以當今的海洋垃圾為名,「第七大陸」意指大面積漂浮於海平面的塑料垃圾,根據科學家的統計數據,目前已累積大約土耳其國土面積五倍的範圍;這是資本主義社會下大規模製造、生產、消費、廢棄的貪婪證明,是物質慾望豢養出的產物。於此,很難不令人聯想到德國導演麥克.漢內克(MichaelHaneke)拍攝於1989年的同名電影,呈現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在疏離和心靈空虛狀態下走向毀滅的過程,而電影尾聲,家庭成員一一撕毀、擊碎所有象徵現代生活的家用物品,相簿、衣物、電話、電視、音響、時鐘變成碎裂的廢物,家庭空間宛如擱淺的「第七大陸」。
約翰尼斯.布特納 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體現在我朋友臉上的著火警車
2019 陶土、灰塵、硫酸鈣、引擎、感應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於伊斯坦堡國立繪畫與雕塑博物館展場一景 Courtesy the artist
過去數年間,西方學界關於人類世(Anthropocene)和生態轉向(Ecological turn)的人文研究持續發酵,氣候變遷議題的棘手爭論也吸引相關研究型藝術實踐、投入。2016年,藝術史家德莫斯(Thomas J. Demos)的《解殖自然:當代藝術和生態政治》,針對交鋒於藝術史、生態研究、視覺文化、環境政治和地理的藝術實踐進行系譜性的理論化研究,進一步提供對於生態永續和基進政治的想像,行動主義者與藝術家的結盟再次找到介入的空間。然而,政治議程不是當代藝術的唯一責任,布西歐在本屆伊斯坦堡雙年展中,將全球暖化下的藝術視角轉向前現代式敘事,展覽專文中提到,當代社會的藝術家必是他們各自部族的野蠻人,並且寫道:「半人類、半居民⋯⋯,未被文明傳統完全馴化成他們與生俱來的模樣,時而游牧式地遊蕩、時而按圖索驥,成為一個形式的採獵者。」布西歐更進一步指出,他認為新世代的藝術家正在重新創造「微型人類學」,關注人類在宇宙世界留下的後續影響、足跡、印記,以及這些效應與非人類之間的互動關係;有些藝術家透過微粒化、碎片化的擾動過程解構日常,體現在以物質、灰塵、液體、團簇為形態的創作,抵抗資本主義邏輯之下的巨大耗費本質。在此邏輯之下,布西歐將「第七大陸」視為人類世時代的解殖空間,而「廢料」(waste)就是其中的無產階級,並且持續擴張中。
喬納瑟.貞德拉吉 O Peixe(魚) 2016 單頻道錄像 37'00”
於伊斯坦堡國立繪畫與雕塑博物館展場一景
Courtesy the artist, Galeria Vermelho, Galleria Continua and Alexander & Bonin
當展覽主題圍繞在廢棄物和生態秩序的重整,一個意外的事件預先操演了環境危機。原訂做為主要展場之一的伊斯坦堡造船廠,在建設過程中發現大量含有毒素的石棉,基於安全考量,主辦單位在展覽開幕前一個月發布緊急聲明,宣布將會場移至伊斯坦堡國立繪畫與雕刻博物館(İstanbul Resim ve Heykel Müzesi)。毒石綿的新聞成為「第七大陸」開幕前的最佳宣傳公關,策展人布西歐在開幕記者會中以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的電影「陸上行舟」當作開場白,畫面中一群原住民族在雨林間推運著一艘大船前進,藉此譬喻一個月內要將四十件作品重新規畫、搬運至新展場的浩大工程。(全文閱讀535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