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2019年末,關於台灣科技藝術發展回顧與省思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回顧並盤整2019一整年科技藝術在台灣發展的景況,可以發現從中央到地方節慶展會依然多如繁星,其中廣納科技藝術元素的節慶展演更是有增無減。從文化部新訂高達新台幣1000萬元的「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作業要點」,聚焦科技藝術、台灣原生文化內涵與實驗精神的融合開始,似乎宣告政府對科技藝術創作實踐的高度重視;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為「北美館」)的「池田亮司個展」、「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與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的「會動的藝術」;國立台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年度科技藝術共生計畫中的「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創作補助計畫」、「數位藝術人才國外駐棧創作計畫」與「後數位人類紀─國際科技藝術展」;「白晝之夜」中的參展作品、「2019基隆潮藝術:流」、各地的地景藝術節、延續自2018年的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到台北數位藝術節等,以數位科技為創作類型的藝術實踐形式已然成為這些展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綜觀上述科技藝術的展演,我們約略可以將之歸納成兩大面向的實踐類型:「原生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實踐」與「應用數位科技進行之數位轉譯」。原生數位科技藝術創作的實踐總是在多元呈現的創製中驚豔眾人;而數位轉譯則是藉數位科技轉化傳統文化藝術成果,成就典藏或展示所需之本質。無論何種形式,當代知識體系的跨界融合現象已讓運用媒體科技成為本身創作獨有的媒介,且從創製、展演、典藏與展示皆運用數位科技形式的互動與參與特徵,本文將重點提陳年度性台灣科技藝術的發展景況。
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會動的藝術」教育計畫現場一景
(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9年的北美館在當代數位科技藝術上有著大規模的籌辦計畫。「池田亮司個展」藉由涵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及平面等奠基於程式編碼及演算法的作品,透過數學語言建構創作者的藝術理念,提供宇宙時空無垠圖象的感知想像,從中宣示一個現代美術館新時代的來臨,且池田亮司透過混合聲響、影像的沉浸設計,更促使人們對當代數位科技成為藝術主體的辨證思考,讓參與者的身體沉浸於感知物理空間、以視覺及聽覺來現實化身體所感知的世界。接續而來的同樣是國際知名的媒體藝術家暨獨立電影製作人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其以「狂中之靜」為命題的展演,透過獨到的神祕主義演繹手法,以錄像裝置、影片、平面與一系列檔案(包括影片、輸出、拍立得系列、電影腳本、書籍、漫畫、插畫、電影海報等)為作品,展出內容亦涵蓋極少曝光的實驗短片。阿比查邦的作品除了對泰國社會政治現況的批判外,亦包含其所關心的種族、權力、科學、勞工、性別與靈性等主題,藉由抽象的經驗向度,利用光、記憶與詩意,讓空間與個人精神產生錯置。此外,兒童教育也逐漸邁向新媒體科技藝術的面向,透過互動性的藝術參與,「會動的藝術」邀請徐瑞憲、邱昭財、王仲堃及盂施甫等四位當代藝術家,以作品串連與具互動性質的現地製作,呈現動力機械藝術創作實踐的諸多巧思。
概念美術館Vol.3「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展場一景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令人遺憾的是,以「再、更、新」為口號重啟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不僅失去發展數位藝術應有之「研究、發展、實驗、創新」的核心精神,更使館所應有的功能蕩然無存。儘管營運者釋放出空間看似協助了藝術家解決對創作空間的需求,使其有創作與駐棧的機會,但原獨立空間淪為可租借的工作室,卻突顯行政團隊的失能。無獨有偶的是,這兩年的台北數位藝術節似乎也成為一場薄弱的科技展示,本年度的展覽更使得許多參與觀眾在網路社群平台「靠北藝術2.0」中,針對作品展示方式、文字說明、作品穩定度、浪費經費、工作人員不熟悉作品等細節表達強烈的言辭批判,即便網絡社群言論多屬極端偏激,卻不能否認該展在展覽細節上的缺憾。
概念美術館Vol.4「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展出VR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
圖為劇照(舞者:潘柏伶、方妤婷)。©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反觀民間持續創作研發的能量則醞釀並迸發出更強大的力道,擺脫台北市文化局顢頇無理要求的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則以台灣數位藝術中心另起爐灶,新的中心以「科技實驗研發」、「學術思潮引薦」與「新媒材創作實踐」做為核心主軸,其中頗具特色的「概念美術館」強調在知識層面上為未來世代的知識與學習,以不同的技術實驗策略思考未來知識架構的嘗試,框設出「Archive or Alive」的前衛命題,持續性地進行創新實踐。概念美術館首檔展覽「穿越光牆─Archive or Alive?」以陶亞倫十年前的動力機械作品〈終結歷史之光〉為本,重新思考現代主義式博物館在典藏、展覽與教育上的功能劃分。第二檔「昨日的路徑」則是邀請新銳科技藝術家王新仁,以創作討論人們感知經驗與記憶持存的議題,展覽作品〈昨日的路徑〉VR版,根據展出空間建模VR影像空間,演算出屬於觀者個人的空間影像,讓藝術家記憶之所在、回憶抵達之處,轉化為觀者進入作品之後,身處虛擬空間中的經驗與記憶,並進而產生感知經驗的動態對話。隨後的第三檔展覽「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則以劉守曜2014年獨舞作品〈Shapde 5.5〉的三段身體表演與即興為實驗對象,從舞者「由內而外」的內在真實意識,討論虛擬典藏的可能性,其中更涵蓋身體與物質、非物質等不同面向間的關係。而接續的第四檔展覽「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則是以跨界合作的VR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為藍本,討論作品文本從新電影形式轉化為概念美術館中的科技藝術作品,邀請觀者以科技連結身體,召喚記憶的殘影,體驗靈魂湮滅前的忽悠。(全文閱讀536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19視覺藝術年度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