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蔡忠南是位陶藝家,倒不如稱他為「陶藝茶人」來的貼切些,一句「壺為茶用」,就道盡了他虛懷若谷的胸懷,無私又真實地詮釋茶器在茶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和風畫會是以做學問般的態度,探討繪畫問題,不僅要全面觀照,還要觀察物體與空間的關係,運用點線面與色彩連結,捨棄個別形象,重新建立整體性的統合,看到的不再是任何一種物體的表現,而是形與形的堆砌,面與面的契合,筆筆相接,環環相扣,裡外進出,畫面緊密串連,又能放鬆呼吸,在毀滅建構之中,尋找一絲繪畫道理。
林慧瑾遵守古法,取今神妙,不論她的山水畫法,來自當今名師黃君璧、傅狷夫諸家再傳或書寫法書王帖、名碑的過程,即是王宗岳、李仲篪、江育民等先生引蒙或是修為過程的體悟,書畫藝術來自中國文化精神的「順乎自然」的意念,在在給予她豐盛的美學理念與創作泉源。
台灣的色彩是什麼呢?翠綠山脈、潺潺流水,或是晨曦、日午,黃昏以及夕照,甚而說是春夏秋冬四季,季節變化多端,色彩豐富;但是,色彩也因為人的感受或者喜好而有不同表現方式。色彩不只是一種生理觀看的感受,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表現。
睽違多年,珠寶詩人曾郁雯與帕莎蒂娜國際餐飲集團、新思惟人文空間再度聯手策畫推出法式美食藝術珠寶饗宴,展開一場別出心裁的跨界對話。此次展出四大主題「法式下午茶」「印象巴黎」「跳蚤市場」與「運動風潮」充滿法式童趣與韻味,為珠寶注入全新元素。
王冠棋師承江派名家陶晴山,於傳統水墨畫作鑽研已久,過去數十年間多次聯展,本次特別挑選如〈終南別居〉等畫作,「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冠棋不斷在水墨的山水裡尋找古人寄託情意的身影,無論是遠離現實的清靜自然,還是追尋物我合一的真諦,都在摹古的筆劃臨摹中,與中國傳統古今對話。
在2019年,由台灣電力公司主辦的台電高雄公共藝術祭「奧拉之城–來自電之國的邀請」,受到民眾熱烈的反應。第二季「奧拉之城2–現實終端」將在1月29日,於高雄中央公園再度回歸。在「奧拉之城」活動企劃中,策展人黃彥穎透過文化考察,結合卡牌遊戲、動畫等時下流行要素,以更貼近生活流行文化及更具身體感的互動形式,邀請各個年齡層的加入。
近年來文化部積極重建台灣藝術史,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梁永裴在2020年親自拜訪本土資深藝術家何肇衢,並邀請他舉行回顧展,展出何肇衢九十多件油畫作品,具體而微地呈現這位資深藝術家的油畫創作,展現他在藝壇七十餘年的脈絡與繪畫心境。
康木祥以101大樓電梯退役鋼索作為創作媒材,打造系列作品在歐洲與美國的許多城市與藝術節中展出,2021年11月世界巡展後,其作品在迎向海洋的城市暨鋼鐵王國港都高雄與市民朋友見面。「一線生命─康木祥雕塑展」由王焜生策展,於高雄市立美館湖畔廣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戶外草地以及中鋼總部大樓戶外空間盛大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