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Mr. Wing Gallery推出傅作新個展,聚焦藝術家有別於以往風格的新作。〈中途.途中〉為藝術家回望過往,周旋於外在現世變化及探索內在心靈的感悟。傅作新總是全神貫注未有懈弛,其創作不以賞心悅目或虛無飄渺的抽象感為標的,而是在實相非相間,彰顯藝術創作的真相。
本次「放。逐」Exile-鄭立禹創作個展於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共展出29件作品,分為三大系列,分別為「具象」、「象徵」與「抽象」。這次展覽是鄭立禹的階段性集大成,彙整自2018年至2021年的作品,鄭立禹也以其獨特的藝術語彙來闡述這三大系列。鄭立禹應用大畫在形式、媒材及技法上追求新的突破,逐步在抽象領域中找到屬於自身的繪畫語彙。
繪畫的表現往往來自於個人內心對生活歷程的深刻體會。在這過程中,生活的歷練、個性與價值判斷和各種外在環境因素,在內心交互影響,進而形塑出對外在形象的認知與見解,並展現個人的美感架構。因此同樣的題材形式會在思維的演化推進中,產生不同的觀點與不同的表現結果。
歐麗珠是一位來自澎湖的「生活藝術家」,童年成長於湖西鄉沙港村,那裡硓石厝群林立、農田聚集而依山傍海,壯麗遼闊的海景、渾然天成的地景自此銘刻在腦海裡。這些兒時的景象一幕幕都在她的腦海中,不曾離開過,成為其日後繪畫創作不歇的靈感泉源。
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拓展當代水墨與書法藝術的視界,「寫我胸中丘壑」勾勒齊榮豪一個面向的創作軌跡,各種新而未定的可能性與變動性,展現創作的主體性,發展個人風格及軌跡的思考脈絡,以及個人作品整體的力度與美學。
「石火之機─日用之美特展」意義在於面對當前疫情的突發,藝術文化面臨第一、也是最大衝擊的情況下,猶如火石的相擊與火花的發生,是一種瞬間當下的意義,也寓意一種轉機。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隆重推出「歲時經緯─人間國寶邀請展」,邀請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刺繡」劉千韶、「緙絲」黃蘭葉兩位藝師,聯合展出藝師的成長、成藝、成就歷程及作品……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年度大展「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由C-LAB策展人吳達坤與客座策展人蔡宏賢共同合作,以「未來」為命題,邀請國內外23組藝術家、24件作品,並舉辦系列講座與工作坊……
由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新北市美展已邁入第33個年頭,本屆新北市美展徵件類別為水墨、書法、篆刻、膠彩及雕塑(含立體複合媒材)等5類。參賽作品無論在創作主體與手法媒材上,較過往來得更加多元、創新,參賽者無不投注許多心力與巧思,創作出獨特且別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