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09|探尋藝術做為修復的方法
首頁
專題文章
藝術家專輯
2022年藝術家專輯
09|探尋藝術做為修復的方法
9月專輯︰探尋藝術做為修復的方法
8月專輯
|
10月專輯
仍然存在!──第十二屆柏林雙年展策展論述
儘管構成當前人類現實的複數世界多元且具變化,但生產掛帥、瘋狂競逐、肆虐破壞的全球資本主義,與其所產生的廢棄物及噪音仍影響著這些世界。看似無窮無盡、蔓延增生的大型展覽,等同反映了全球生產過剩的物質現象。所以,為何為此添加另一場展覽?
隱性的殖民;看不見的資本主義競賽──第十二屆柏林雙年展「仍然存在!」
今年柏林雙年展除了含括前兩屆所關心的全球南方敘事與去西方中心主義外,以更無包裝、更赤裸的方式揭露遍布全球社會階級僵化、極權主義、不斷擴張的激進資本主義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向觀展群眾丟出一記有力且快速的直球。
未解的創傷與去脈絡的藝術解讀──關於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反猶爭議的思辨
原本期待本屆由亞洲國家團隊策展的文件展是一次去歐洲中心、連接全球、跨界跨域跨文化的盛事,但今年年初就開始出現反猶主義的指控,其後,更因為印尼藝術團體稻米之牙的巨幅壁畫作品〈人民的正義〉上兩個對猶太人不友好的圖象而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反猶主義超越了其他議題,成為本屆文件展輿論的焦點。
以藝術達成紀念的多義──「記憶的再形狀─當藝術、歷史與公眾交會」側記
本文側記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繼7月初舉辦德國藝術家山謬.席格「紀念碑應答」工作坊後,在7月23日「記憶的再形狀―當藝術、歷史與公眾交會」座談邀請鄭安齊與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策展人賴依欣,以各自的研究與案例,提出關於記憶、歷史反思的不同思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