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4|從電腦紀元到網絡藝術
首頁
專題文章
藝術家專輯
2025年藝術家專輯
4|從電腦紀元到網絡藝術
4月專輯︰從電腦紀元到網絡藝術
3月專輯
|
5月專輯
AI當前,挖掘舊技術當中的未來──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電子夢:網際網路之前的藝術和技術」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推出「電子夢:網際網路之前的藝術和技術」,一窺過去前人眼中的未來。展覽集結1950年代至網際網路問世前七十多位國際藝術家的創作,他們從科學汲取靈感,以光學、動力學、演算法等新科技擴展感官,開創了沉浸式環境的新時代。
女性、藝術與數位技術的交會──維也納美術館「激進軟體:女性、藝術與電腦1960-1991」
1970年於紐約創辦的雜誌《激進軟體》(Radical Software),在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問世前廿年、距今五十五年前,便以開放的態度探討機械、工具等時興技術的發展。儘管雜誌在1974年停刊,但其去中心化的模式――廣泛提供如技術發展手冊般的資訊――可說是當今強調知識流通與普及理念的先驅。
演算與隨機──電腦/生成藝術先驅維拉.莫娜兒的思維機器
「如果你將『隨機』一詞替換為『直覺』,你就懂了。憑直覺,你會突然說──如果我用曲線代替直線會如何,會是什麼樣的曲線呢?然後你嘗試一下──這就是直覺。隨機性也有同樣的效果。」──維拉.莫娜兒(Vera Molnár)
如果歷史可以被書寫.網絡藝術30週年──ZKM「選擇你的濾鏡!網際網路崛起後的網絡藝術」
早在網際網路被發明的十年後,ZKM便於1999年策畫了一場關於「網絡狀態」(net_condition)的展覽,當時ZKM的館長、策展人與藝術家彼得.魏貝爾(Peter Weibel)便指出網絡藝術將成為當代藝術很重要的一股推力,它將藝術從現代藝術的美學物件,推動進入後現代開放的行動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