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發現美術館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發現美術館
發現美術館
現代藝術的源頭活水──蒙馬特博物館保存的時代氛圍
蒙馬特是巴黎非常著名的一個小區,其山丘頂端的聖心堂更是觀光客的重要打卡景點,雖然這座小山丘高度只有130公尺,但就像整個巴黎一樣,其歷史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現代人已難以想像此地曾興建戰神廟及修道院,並且也是重要的礦石場跟磨坊區,一直到1860年被併入巴黎市之後,各樣小酒吧以及陸續進駐的藝術家才真正讓它開始聲名遠播延續至今日。
從臨港的「大房間」再出發──八戶市新美術館的未來航線
1670年,自山形縣啟程、沿青森縣繞行津輕海峽,而後由太平洋南下航往江戶(現東京)的東迴航路開通。位於青森東南端的八戶港(舊稱鮫浦)成為連接日本東北地區與關東地區的重要樞紐,三百多年來吞吐無數豐富貨物,吸納四方新知快訊,其腹地「八戶市」至今仍持續以港口機能為重心蓬勃發展。
城中城裡畫中畫──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的多重宇宙
日本本島最北邊的青森縣有個美麗的「肚臍眼」,即廿萬年前火山運動後形成的火口湖「十和田湖」。唯一與十和田湖相連的河川「奧入瀨溪流」將靜謐湖水織成滾動的綢緞,依附崎嶇地勢向下游鋪成一階又一階的瀑布,穿越台地、灌溉十和田地區,而後湧入北太平洋。
記憶發酵中──弘前當代美術館的藝術釀造
日本東北青森地區,古稱「津輕」。17世紀江戶時代初葉,「弘前城」與其周邊的城下町建設完成後,因晉升為津輕的首善之都而繁榮昌盛。19世紀中末期,明治政府決議將縣廳搬遷至青森市,終止了弘前做為津輕政治中心的歷史。儘管城市定位180∘翻轉,從建藩到近代化兩百多年間積累的涵養似乎孕育了某種酵母,持續為這座城市進行發酵,助其改變性質與樣貌。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