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國際傳真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國際傳真
國際傳真
文化遺產管理的風向儀––博物館體系公義多元兼容原則的實踐(下)
道德歸還議題反應的是文化管理與博物館行政對於公義多元兼容原則的反省,映照出實踐者針對文化遺產所有權、論述權、知識權、展示權的反思。博物館從業者通過重新省視與文資源出社群之間的關係,積極地將與社群的長期夥伴關係視為藏品管理、詮釋及展示的活化策略。
文化遺產管理的風向儀––延伸討論:藏品研究、知識轉移、衍生權利(中)
除了行政、法律規範修訂,政府與文化機構也通過補助和研究合作進一步推動藏品研究,做為執行積極道德歸還的基礎。文化遺產的研究管理與應用也產生漣漪效應,深化對於知識權力、研究量能等衍生領域的討論,擴大展現公平互惠原則,以回應社會改變中的訴求
文化遺產管理的風向儀––道德歸還(上)
8月初,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針對轄內文化機構公布〈文化遺產歸還要點:英格蘭博物館實用導引〉。做為廿年來首度的觀點修正,〈要點〉不僅更新歸還申請案件的處理建議,也包含案件處理流程圖、自我檢核表以及相關法規彙整等實用工具包。這次建議更新昭示了文資界重大的態度轉變,對於文物歸還申請案件的處理原則由過往消極應付轉為積極溝通。
如何提高藝術家的收入?––法國文化部推動「作品公開展出權」的實踐
前法國國家圖書館主席布魯諾.拉辛(Bruno Racine)於2018年在文化部長的要求下,進行當代藝術家生活收入與經濟環境的調查,並在2019年年初對外公開其研究報告《作者與創作行為》(又名為《拉辛報告》〔Rapport Racine〕)。他在其中揭露當今藝術家脆弱的工作身分、不穩定的經濟收入以及保障不足的社會福利,很快地引發藝壇各界人士的討論與支持,並要求政府必須強化藝術家的工作和社會福利保障。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