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藝術視界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藝術視界
藝術視界
像素織毯 ──辛蒂.雪曼的群中化身
丹麥奧爾胡斯現代藝術博物館(ARoS Aarhus Kunstmuseum)近期舉辦「辛蒂.雪曼──織毯」(Cindy Sherman-Tapestries)全新個展,這是辛蒂.雪曼的化身宇宙中一條新的支線。藉由攝影,這位縱橫藝壇超過40年的女性藝術家,早已透過扮裝聚合了個人的角色宇宙。
內造到外化的微觀與宏觀 ──葉子奇的「行雲.流水」
在紐約居住19年後,返回花蓮定居也已16年,歲月匆匆,日子飛逝,藝術家將這些經歷的時光與自然的邂逅轉換成一幅幅的畫作,記錄他的情感,心靈,和視覺印象所共同交互產生出來的「心境風景」(moodscape)。
收藏的力量──談收藏家的社會參與
為探討收藏對當代社會文化的影響力,特別規劃「翫藝:收藏家與藏品」座談並邀請3位收藏當代藝術的藏家,包括:文心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及執行長葉曉甄、《時尚》(Vogue)雜誌總編輯孫怡與執業醫生陳泊文。他們有各自不同的藝術養成與收藏經歷,確也擁有不同以藝術參與社會的角色。
微觀.宏圖.創域──劉俊蘭 翻轉當代美術館營運思維
桃園為「千塘之鄉」,在先民開墾貯水的埤塘畔,桃園市立美術館群於2018年成立。首任館長劉俊蘭熱愛藝術,留法取得法國巴黎索邦第四大學(Sorbonne-Paris IV)藝術史博士學位是知名的藝術史學者及藝術大學教授。在專訪中,她分享著美術館擘劃的視野和營運實績,豐沛的創作動能與土地情感,牽起如埤塘連綿的多場館與國際接軌,在疫情期間更放大地方美術館能量,舉辦橫跨歐亞的國際論壇,聚焦台灣當代藝術的潛能與實力。
1
2
3
4
5
6
7
8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